炎炎夏日 每在街邊多站一分鐘 汗水就像擰開的水龍頭 嘩啦啦流個不停 好在扇子搖搖、空調吹吹 一會就能透心涼 若是回到古代 不知該如何度過這煩悶的夏日 給你這本帝王版消暑秘笈 看完你定會大吃一驚 【 “中央空調”房 】 從唐代開始,就有專門避暑的涼屋。這種臨水而建的屋子,有的是用水車推動風輪,將涼氣送進屋里。有的是將用機器把水傳到屋頂,讓水沿著屋檐徐徐落下,降溫力十足,非常涼爽。 明代以后,皇宮的房子都會根據(jù)太陽高度角來設計屋檐角度,保證夏至時能遮陽,冬至時又有陽光,能夠冬暖夏涼。 涼棚是指在宮殿頂上用圓木、葦席搭頂蓋。烈日當頭時遮陽,早晚收起時還通風。 【 綠色兩用冰箱 】 冰窖是專門用來儲存冬天的冰。到了夏天,可以冰鎮(zhèn)果瓜,做成冰鎮(zhèn)酸梅湯、雪泡梅花酒等冷飲。還可以在冰水中加入糖、果汁、牛奶等做成“冰酪”,很像今天的冰淇淋。詩人楊萬里曾夸道:“似賦還咸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木桶里放上冰塊 撒點鹽,降低冰的融點 將糖水鐵盒排在桶中 插上小木棍,做成冰棍 古代的冰箱又稱“冰鑒”,就是一個空盒子,“回”字形結構。外圈放冰,食物放在冰中間,就能防腐保鮮。 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冰箱是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冰鑒,可作冰酒器。清朝皇帝用的是木質冰箱,也叫“冰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箱內以鉛、錫為里。既能保鮮食物,又能散熱降溫,一舉多得,綠色環(huán)保。 【 一覺到天亮的枕頭 】 在瓷枕的枕面上一層釉,就能涼快舒爽。瓷枕形式多樣,最常見的是憨態(tài)小兒伏臥于榻上的孩兒枕。乾隆皇帝特別喜歡瓷枕,曾作詩,“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云渾不覺,夢蝶更應安?!?/p> ▲ 瓷枕 竹夫人又叫青奴,是一種中空、有網(wǎng)眼的圓柱形竹篾編制品。夏天時抱著睡,清涼解暑。 ▲ 竹夫人 【 史上最強勁的風扇 】 古代扇子又稱“搖風”、“涼友”、“快哉風”,多用竹篾編成,還可在扇上作詩繪畫。最強勁的風扇是“人工風扇”,曾有記載,長安城里專門做了七輪扇,直徑都有一丈,“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 消暑終極版,不要輕易嘗試 】 白居易有首《消暑》詩: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就像今天人們看到股票不見長,“此時身自?!?,心自然都涼了啊。 但白居易這老兒,已經(jīng)到達消暑的最高境界了。他們只需要靜坐,告訴自己心靜,心中有冰雪,自然就覺得涼快了。雖然改變不了季節(jié),但我們可以改變面對它的心境。 |
|
來自: kuailedexiao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