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 宗伯陸公①壽九十七而嗜龍眼,龍眼遂價(jià)貴一方。又吾鄉(xiāng)一老叟,壽逾宗伯六載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飲,一嗜川椒,壽俱九十以上,旁觀者復(fù)效法之。又一老人,清晨服蜜湯一杯,倘其永壽,而諸蜂乏食矣! 嗟乎!攝生雖君子所不廢,而死生有命,圣謨洋洋②。故夫子僅登古稀,豈其養(yǎng)生之無物。顏淵早夭三十,將無簞食以傷生。而有耄耋期頤③負(fù)販于道路者,曾饘粥之不繼者也。則知宗伯以積德延壽,龍眼何與焉,又況乎金仙氏④之長生也。 ?。ㄔ茥N宏《竹窗三筆》) 【注釋】 ①宗伯陸公:宗伯,官名。古代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禮部侍郎為小宗伯。陸公,即陸樹聲,明朝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萬歷初,官至禮部尚書。為人持正,寬容樂善。享年九十七歲,卒謚“文定”。 ②圣謨洋洋:語出《尚書·伊訓(xùn)》。謨,如器之有模,立之于此,萬世之所取正。洋洋,形容美善。 ③耄耋期頤:耄耋,古稱大約七十至九十歲的年紀(jì)。期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④金仙氏:指佛。據(jù)《稽古略》上說:“宋徽宗宣和元年,詔改佛為大覺金仙?!?SPAN lang=EN-US> 【譯文】 大宗伯陸樹聲活到九十七歲的高壽,有人打聽到這位陸老先生平常愛吃龍眼,因此該地龍眼漲價(jià)特別貴。又我家鄉(xiāng)有一老大爺,壽數(shù)比陸宗伯還多六歲,而他平常愛吃蒸豚;還有二位老大娘,一位愛喝米湯,一位喜食川椒,壽數(shù)都在九十歲以上,也有不少旁觀的人效法他們的飲食習(xí)慣;又一老人,每天清晨起來服蜜湯一杯,假使也能得永壽,恐怕連蜜蜂也將沒有蜜可吃了! 唉!保養(yǎng)身體雖然也是君子所重視的,然而死生有命,圣人立??胺Q美善。即便孔夫子也只是活到古稀之年,難道是他沒有養(yǎng)生之物可吃嗎?孔夫子的弟子顏淵(即顏回)早逝,僅活至三十歲,莫非因簞食而傷生?可是世間也有活到七、八十甚至上百歲,仍挑著擔(dān)子出門做小本生意,而他們平常卻是連稀飯都吃不飽的人。由此可知宗伯陸公是因?yàn)槠匠7e德而延壽,與吃龍眼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又何況佛還有長生不死的法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