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藥】佩蘭·芳香化濕 醒脾開胃 佩蘭之名始于《本草再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之蘭草,列為上品,藥用菊科植物蘭草的莖葉,為中醫(yī)臨床常用藥之一。佩蘭有良好的化濕解暑之功效。辛能發(fā)散,香能去穢,故有化濕解暑的功效。 【中藥名】佩蘭 peilan 【別名】蘭草、澤蘭、圓梗澤蘭。 【英文名】Eupatorii Herba。 【來源】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 imgLoading![]()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辛。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fā)表解暑。屬化濕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多用治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 【主要成分】含揮發(fā)油;葉含香豆精、香豆酸、麝香草氫醌;根含蘭草素。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排卵?!?font color=''> imgLoading![]() 【藥理作用】 1、抗病毒 佩蘭揮發(fā)油對流感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2、其他 (1)其揮發(fā)油有祛痰作用。 (2)其煎液有促進子宮復位和增加乳汁分泌的作用。 (3)有降壓作用和抗利尿作用。 imgLoading![]() 【配伍應(yīng)用】 1、配砂仁,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化濕悅脾,理氣之功為勝;砂仁香濃氣濁,燥濕之性較強,有化濕醒脾,行氣寬中,安胎之效。兩藥配伍,芳香悅脾,可用治濕阻氣郁,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癥。 2、配木香,佩蘭氣味清香,芳香化濕,重在醒脾氣。木香氣味芳香,行氣止痛,尤善宣散上下一切寒凝氣滯,能升能降,重在調(diào)胃氣。兩藥配伍,芳香行氣。治療濕阻氣滯,胃脘脹悶,腹脹腸鳴,吐瀉,痢疾。 3、配澤蘭,佩蘭芳香化濁,解暑和中;澤蘭活血行氣解郁,通經(jīng)行水,兩藥配伍,一氣一血,芳香化濁,活血利水而消腫,對濕阻血瘀大腹水腫如肝硬變之單腹脹,跌打損傷之紅腫作痛均有效。 4、配茯苓,佩蘭芳香化濕,醒脾和中,茯苓淡滲利濕,健脾止瀉。兩藥合用,芳香既祛暑邪又健脾胃,助脾運化暑濕,暑濕去則脾更健,故治暑濕內(nèi)蘊引起的吐瀉均效。 imgLoading![]() 5、配鮮荷葉,鮮佩蘭解暑作用尤良,善芳香化濁;鮮荷葉善清夏季之暑邪,味苦性平,其氣清芳,既解暑清熱,又升發(fā)清陽,兩藥合用,清暑化濁,既清頭目又升陽止瀉。 6、配菖蒲,佩蘭氣味清香,性平不溫,芳香辟濁,化濕和中醒脾開胃;菖蒲芳香開竅,化濕濁而和中開胃。兩藥合用,芳香開胃,能治肝胃不和,濕阻脾胃,氣滯脅痛張,食欲不振,胃脘脹痛不舒,惡心嘔吐,泄瀉,苔白膩及口中甜膩等癥。 7、配黃連,二藥均可祛濕,佩蘭功在醒脾開胃化濕,黃連功在清熱燥濕,兩藥相配,有清熱化濁之功。可治脾胃濕滯的胸悶,消化不良,口苦苔膩等癥。 【使用禁忌】陰虛血燥,氣虛腹脹者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