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51 我們兩個英文不行,無法具體輔導孩子學習英文,如果說,我們在孩子的英語學習方面還有什么“貢獻”的話,那就是我們從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英文的習慣。小時候給孩子報了劍橋英語的班,老師也是說要多讀,于是我們?nèi)晏袅藥妆境潭认喈敚ù蠹s就幾百個單詞)的英語讀物,很薄,一天看一篇。課文后有幾個很簡單的問題。參考答案在書末。我們把參考答案撕下來,并以此為依據(jù)檢查孩子閱讀的情況(無非是選A還是選B那種)。這么一天天堅持下來,孩子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臨睡前都要讀上十幾分鐘的英文才舒服。孩子大了后就不是我們給他買英文書了,而是他自己去買。記得他買過英文的《校園幽默故事》等,一個人在屋里哈哈的樂。 法則52 在初中幾門主科中,都會有以別的什么書為主,而把教材放到輔助位置的現(xiàn)象。而這一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在英語學科表現(xiàn)得似乎尤為突出。班上的學生,學《新概念》的有;買《洋話連篇》、《魔法英語》的有;看《走遍美國》的有;可就是很少有人如同吳君同學這樣真正以教材為中心,扎扎實實地學。其實,從學生本人的角度考慮,從中考實戰(zhàn)的角度考慮,抓住教材,苦背課文,因該說不失為一個聰明的選擇。 ——某著名教師點評 法則53 曾有人對北大、清華的新生做過統(tǒng)計,幾乎80%以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高中。以北京市為例,四中每年前3個班,人大附中每年前3個班,幾乎均考入北大、清華。換句話說,這兩所中學每年均有150人左右考入北大、清華??既肓诉@樣的高中,即使是在年級排在100名以后,也仍有可能考入北大、清華。北大附、清華附、首師大附等重點校比起四中、人大附要稍差一些,但每年也仍有幾十人考入北大、清華。而且這些重點校上一本線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比如首師大附中2003年高考一本率為86%,這比一些學校高考錄取率都要高了。 法則54 說到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我們確實不富裕,她媽媽每個月只有400多元的失業(yè)救濟金,目前全家每個月的經(jīng)濟收入近2000元,女兒讀書,還有老人,壓力蠻大。好在我們早已經(jīng)為女兒籌備“大學經(jīng)費”。一直以來都是女兒先起床,然后才叫我們起床。讀高三的時候,女兒每天都是6:30起來后,自己做早餐。(陳媽媽插話:高考第一天,都是她自己做的早餐面條,喝了杯茶后就去考試了。)陳靜雯經(jīng)常安慰我們,讓我們放心,她會努力讀書,到大學后,還要不斷充實自己,學習電腦知識、進修英語,她說將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報答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 法則55 古羅馬亞歷山大國王祿米跟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學習幾何學,他學了幾條定理就感到不耐煩。幾何學像一個巨大的迷宮,搞得他暈頭轉(zhuǎn)向。他問歐幾里德,有沒有簡捷的途徑,能快速學會幾何學。歐幾里德回答:“鄉(xiāng)下有兩種道路,一種是供老百姓走的,一種是供皇家走的,但在幾何學里,大家只能走同一條路,沒有皇家大道可走?!?br> ——專家觀點 法則56 初中課程與小學課程的主要差別所在,也是我們學習的規(guī)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guī)律。 進入初中后,你必須有一個思想上的準備:或許你在小學的時候曾經(jīng)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甚至在班級里一直名列前茅,你一直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但進入初中之后,你又處在一個“藏龍臥虎”、“高手如云”的班級里,你的同學也大都是來自各個小學校的“高手”,他們也曾經(jīng)是過去的“第一”,他們也曾經(jīng)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引以為豪的“神童”。 當眾多的“高手”聚在一起的時候,當眾多的“第一”排在一塊的時候,競爭就發(fā)生了,而且會非常的激烈。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呢?現(xiàn)在就下結(jié)論還為時尚早。你現(xiàn)在需要做的就是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盡快進入狀態(tài)。 ——專家觀點 法則57 進入中學之后,你對自己的要求不可能再像小學生那樣,而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所以,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轉(zhuǎn)變: (1) 在學習態(tài)度上:從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 (2) 在學習方法上:從模仿學習向理解識記的學習方法過渡。 (3) 在思維方式上: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4) ——專家觀點 法則58 有人說記筆記一定要注意書寫規(guī)范,也有人提出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說記筆記可以把字體寫的潦草一點,而且每一種觀點似乎都有合乎自己的理由。但我們認為,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差異性,每個人都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記筆記的目的只是一個,那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要能夠達到這一目的,又何必在乎書寫什么樣的字體呢? ——專家觀點 法則59 初中二年級對于你來說是學習中至關重要的時期。如果說在初中一年級時你的生理、心理上有一次重大轉(zhuǎn)折,那么初中二年級則在學習習慣上應該有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這個時候的你基本上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對學習的重要性,對父母的得體管教一般都能有正確的認識。 在我國幾乎所有地方,初中升高中都要經(jīng)過考試。所以進入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要為明年的中考做好準備了。但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也必須講究策略。不能讓自己松懈下來,也不能讓自己太累,主要是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規(guī)律。 ——專家觀點 法則60 到了初三,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初三的一年是決定你能夠進入哪所高中的一年,但最后的勝利往往屬于“堅韌”和有“方法”的人。 ——專家觀點 法則61 青少年連續(xù)學習時間應在90分鐘內(nèi) 據(jù)研究,青少年連續(xù)用腦30分鐘,血糖濃度在120毫克以上,這時大腦的反應快,記憶力強;連續(xù)用腦90分鐘,血糖降至80克左右,大腦功能正常;連續(xù)用腦120分鐘,血糖降至60毫克左右,這時大腦反應遲鈍,思維能力較差。所以連續(xù)學習的時間不宜太長,中間應有適度的休息。 ——專家觀點 法則62 學習成績總是提高不了,不是因為你比別人笨,或者你用功時間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你是否考慮過,你是否有良好的思考習慣?思考習慣對于中學的我們十分重要。因此,要想讓自己變得聰明,就必須養(yǎng)成“聰明的思考習慣”。 (1)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養(yǎng)成聯(lián)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lián)系。 (2)在系統(tǒng)的高度把握知識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tǒng),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tǒng)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3)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么內(nèi)容,都要問為什么,這樣學到的知識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專家觀點 法則63 每天進行學習內(nèi)容的自我反思 不少中學生學習效率低的原因是學習后從不“停下來,回頭看一看”,通常情況下是“只管拉車不問路”,以至于迷失了方向。 如果每一天的學習結(jié)束后,拿出十幾分鐘的時間問問自己:今天學習了多少內(nèi)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時間?這樣想一想,查一查,經(jīng)常對自我進行反思,捫心自問,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及時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滴水穿石,不斷滲透,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學習本來可以這么簡單的,考試想取得好成績也并非那么的困難。 ——專家觀點 法則64 要提高學習成績,最穩(wěn)妥的做法是以聽課為重,但前提是你最好在聽課之前將老師要講的新內(nèi)容預習一下,否則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你將無法與之進行互動。學完之后,千萬不要忘了嘗試著應用,因為不管你學什么,最重要的目的都是以應用為終極目標。通常的做法是及時的復習,將學習的要點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應用能力。 ——專家觀點 法則65 有專家做過這樣一個關于持續(xù)用腦的實驗,小學生大概可以持續(xù)三十分鐘,中學生大致是四十分鐘到五十分鐘,成年人大概是一個半小時,這當然還要考慮到具體的個人當前所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以及工作內(nèi)容等。這些情況不同,持續(xù)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每一個人最好都要了解一下自己的“集中限度”。如果集中限度只有七十分鐘的話,這樣可以在七十分鐘后設定一段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使用這種間歇性的方法,比起長期不冷不熱地在那里熬要好得多。 ——專家觀點 法則66 賞識教育,將是您和孩子溝通的最高境界,也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天才的秘密武器。賞識是一種心態(tài),是教育者的精神狀態(tài)。 賞識教育是源于對孩子真摯的愛,發(fā)現(xiàn)并遵循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具體就是落實到孩子與父母健康的互動、溝通、幸福的成長教育。 賞識不僅是教育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種教育者的思維方式、信念以及心態(tài)。觀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賞識升級為思維方式、信念和心態(tài),教育就會呈現(xiàn)出不可思議的成果。 在賞識心態(tài)下,我們自然會真誠的把孩子當成天才看待。但賞識教育并非簡單的理解為表揚加鼓勵。賞識教育其實就是對孩子的認可,您認可了他,他自然就會樂意和您進行溝通。 ——專家觀點 法則67 從你們的眼神中,我感覺到你們渴望改變,如果是這樣,請你記?。翰シN態(tài)度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命運。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你的行為,堅持某一行為就成了習慣,而習慣將決定你的命運。無論是對于現(xiàn)在的學習,還是對于將來的事業(yè),這都是一條成功的捷徑。 ——專家觀點 法則68 高考狀元笑著說:“如果說有什么秘訣,那就是我有一個好習慣。每天晚自習后回到寢室,當大家躺在床上聊天時,我卻閉著眼睛,回顧當天學過的內(nèi)容,每當我回憶不起來時,我會打開書,看看‘卡殼’的地方。三年來,我一直堅持這樣,每天15分鐘。這個習慣也促使我養(yǎng)成了另一個好習慣:上課認真聽課。因為課堂不認真,會導致‘卡殼’的地方很多,晚上就不可能回憶出來。” ——一位高考狀元的秘訣 法則69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成一個習慣大約需要21天,每天堅持某一行為到21天,這一行為就成為了習慣。習慣具有強大的慣性,它牽引著你往前走,不管是走向泥潭,還是走向光明大道。有時,你走過后都不知道結(jié)果為什么會是這樣,因為這個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 ——專家觀點 法則70 許多壞習慣一沾上就甩不掉,好習慣則有時捆都捆不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許多壞習慣往往是使人感受到即時的舒適、刺激,或者帶給人感官享受的東西,如睡懶覺、玩游戲、邊吃東西邊做作業(yè)、趴在課桌上聽課、上課想其他有趣的事情,等等;而好習慣一般要求你遠離即時的舒適或即時的快樂。然而,一個好習慣帶給你的是長遠的舒適和愉快,能幫助你走向成功。 ——專家觀點 法則71 生活就像是這樣,你不能改變的,就去適應。老師既然不可以選擇,那就試著改變你自己,去適應老師。這才是強者的行為。每位同學不要像那條躲在角落里的魚一樣,一味的抱怨老師沒有把“氧”送到你這個“被遺忘的角落”,你應該自己努力去爭取“氧”。 法則72 長期目標是遙遠的燈塔,它能給人以希冀。如果不把長期目標轉(zhuǎn)變?yōu)榻裉斓哪繕?,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被挫折所擊敗?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