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司馬懿飽受魏主猜忌,曹公在世,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有“狼顧之相”,心里很忌諱。對曹丕叮囑,司馬懿不會久居人臣,后必會干預吾家族宗廟之事。 有了這個背景,不妨再看看空城計的經(jīng)過,其情節(jié)為馬謖街亭失守, 司馬懿十五萬大軍直逼西城 ,諸葛亮無兵御敵,卻大開城門,并在城樓上焚香撫琴, 司馬懿大疑有埋兵,遂退兵。 過程非常精彩,彰顯了孔明的經(jīng)天緯地之才,但當時就有人質疑:司馬懿精通兵法,麾下十余萬大軍,把他圍而不攻困他十天半個月的? 或者派神箭手把諸葛亮射下來,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探查一下,則諸葛亮必被生擒,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也不至恐有詐“扭頭就跑”。 難道兩位奇士之間的對弈,如此漏洞百出?瑞哥認為,這個叫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心照不宣”。 什么意思,司馬懿有機會帶兵打仗,斬殺孟達,不就是諸葛亮把魏國打的喘不過氣了,魏主曹睿非得調司馬懿才能抵擋住嗎?試想孔明不討伐魏國,恐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睉搹乃抉R懿口中說出了。 于是,司馬懿兵臨城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不免心中苦笑,心想孔明真是高人啊,明知道我不能進城擒拿他,反倒焚香撫琴來消遣我,自古飛鳥盡彈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太多了,往往還是君臣融洽無比的那種,今魏家和我貌合神離,擒了孔明回去,不就是干掉了自己嗎?自己想反,時機又未到,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將付之東流,因此此事萬萬不可,不如詐稱有埋伏速速歸去,免得魏主知道我久據(jù)城下卻不攻城心生猜疑,這才符合司馬懿的老謀深算嘛! 當然,孔明心里也樂,今司馬懿引十余萬兵前來,卻不能勝我,自己手上也沒有兵勝他,不如撫琴一曲,引以為樂,留佳話以傳世,豈不美哉! 這就叫心照不宣,拼的是城府。這個證明夠充分了吧,不服來辯! 我是云和祥瑞,江湖人稱瑞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