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中南是當今以書寫楷書而聞名的實力派書法家。 雖然他潛心書學,不求聞達,其書名還是不脛而走。他那獨具風格的歐體楷書越來越受到書法愛好者和收藏家的喜愛。二零零一年一月十三日盧中南在中南海受到江總書記的親切接見,江握著盧中南的手說:“你的楷書寫得真不錯?!?br> 盧中南是唐楷尤其是歐體楷書在當代書壇的守望者,他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他以“八風吹不動”的精神,在歐體楷書的領域里辛勤耕耘幾十年,通過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提高了歐體楷書在當代書壇的地位,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歐體楷書的價值,體會到了寫楷書也能出成果。 歐體楷書既有法度嚴謹、骨法勁峭的一面,也有結構拘謹生硬、缺乏溫潤之致的一面。這就給后來的學書者帶來了困難,學歐不善往往形成習氣,或流于刻露呆板,缺少流動之勢;或支離刻削,缺乏茂密氣息。 盧中南不愧為善學歐者,他從一開始就避免了學歐者易患的刻板、僵硬的習氣。通過孜孜不倦的對歐書的臨習,盧中南體會到:歐書不是死板呆滯、了無生氣的,而是相當活脫的,它有粗有細并相互輝映而形成無限的妙趣;它不是干癟如柴、瘦骨嶙峋的,而是有血有肉、生動活潑的。 這從他一九八二年臨寫的《九成宮》可以看出來他在把握歐體的特點、風格等方面有了較高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在筆法方面,他深深地體會到:在寫歐字時,決不能以“藏鋒起筆,回鋒收筆”的顏柳筆法為之,這樣寫出的字會與歐字風格背道而馳,不但結構似是而非,筆劃亦無歐書的特點;歐體之所以成為歐體,自有其獨特的風格——不同于顏、柳的地方,即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順峰入筆,捻轉筆管,提按與絞轉互用,不忌筆管歪倒。 在談到當前書壇楷書受到冷落的話題時,盧老師說,學習楷書,需要投下艱苦卓絕的功夫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態(tài),而當今的社會,競爭激烈,節(jié)奏加快,在急功近利、避難就易的惰性支配下,又有多少書法家愿意坐冷板凳呢?這就形成了當前寫楷書少、寫得好的更少的現(xiàn)象。 不過,這種現(xiàn)象只是暫時的,今后楷書將在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和傳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關鍵是我們學習楷書的同仁要堅定意志和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以求社會的公認。 盧中南始終認為寫字首先是做人,人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雅剛正之氣。字如其人,符合傳統(tǒng)的文化邏輯,也是盧中南先生的自我寫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