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首頁 經(jīng)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專題 今人新著
卷四
後頂一穴,在百會後一寸半枕骨上。是督脈氣所發(fā)。針入四分,灸五壯。主風眩,目視,額顱上痛。 強間一穴,在後頂後一寸半,一名“大羽”。是督脈氣所發(fā)。主頭如針刺、不可以動,項如抜,不可左右顧視。灸五壯。針入二分。 腦戶一穴,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一名“仰風”一名“合顱”。是督脈足太陽之會。主目痛不能視,面赤腫,頭痛。不得灸,灸令人失音。針入三分。 瘖門一穴,一名“舌厭”。在項後,入髪際宛宛中,入係舌本。是督脈、陽維之會。仰而取之。主頭風、腦疼,失音不能言,舌急,項強不能囬頭。針入八分,徐徐出之。不宜灸,灸即令人啞,忌如前法。問曰“舌急不言,如何治?”答曰:“急針瘖門,舌緩、針風府,得氣即瀉??尚±@針,入八分。忌灸。” 大椎一穴,第一椎上,陷者中、宛宛是。三陽督脈之會。主療五勞、七傷,溫瘧?zhàn)?癘悶,項強不得四顧。針入五分,灸亦得。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主頭重,目瞑,灑浙寒熱、脊強、以頭汗不出也。灸五壯。針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jié)下間。督脈氣所發(fā)。灸五壯。主癲疾,瘈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讝言見鬼。針入五分。 神道一穴,督脈氣所發(fā)。在第五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主寒熱頭痛、進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灸三壯。針入五分。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寒熱,解爛(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懈” ,應(yīng)是。)淫樂(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淫” ,應(yīng)是。)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灸三壯。針入五分。 筋縮一穴,在第九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驚、癎,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zhuǎn)上垂。灸三壯。針入五分。 脊俞一穴,一名“神宗”,一名“脊中”。在第十一椎中中央。督脈氣所發(fā)。治風、癎、癲,邪溫病,積聚,下利。忌灸。針入五分。 懸樞一穴,在第十二椎下節(jié)間是穴。督脈氣所發(fā)。主腰脊強,腹中上下積氣。針入三分。灸三壯。 命門一穴,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下節(jié)。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瘈瘲,裏急、腰腹相引痛。針五分。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尸”。在第二十一椎節(jié)下,陷者宛宛中是。挺腹地(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挺身,伏地” ,應(yīng)是。),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然後乃取其穴。是督脈氣所發(fā)也。主腰髖疼痛,腰脊強強、而不得囬轉(zhuǎn),溫瘧痎瘧。針入八分。灸亦得。慎房事,不得擎重物。《甲乙經(jīng)》云“針入五分,灸三壯”。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隂郄”。督脈別絡(luò)。在窮骨下宛宛中是?!都滓医?jīng)》“穴在脊骶端,少隂所結(jié)”。主下漏,五痔,疳蝕下部。慝針入三分,然鍼之以痛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針。慎房事,此痔,根本是冷,慎冷。 天柱二穴,在俠項後髪際,大筋外亷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二分。主頭風、目如脫,項如抜、項疼、急、重。先瀉而後補之。灸亦得,然不及針。 玉枕二穴,在絡(luò)卻後七分半,俠腦戶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髪際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目內(nèi)連系急,頭風痛,目痛,頭寒、多汗,耳聾,鼻塞。 風池二穴者,是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項後髪際陷中?!都滓医?jīng)》云“風池穴,在顳顱後髪際陷中”。針入一寸二分。大患風者,先補而後瀉,少可患者,以經(jīng)取之。主肺風,面赤,目視,項強不得囬顧,面腫皮軟,腦疼痛。灸亦良,然不及針。問曰“如後髮際,亦有項腳長者,其毛首至頭骨;亦有無項腳者,毛齊至天牖穴,即無毛根。何而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輒定,大約如此。若的的定中,風府正相當、即是側(cè)、相去各二寸,此之定穴?!?br> 顱息二穴,在耳後青脈間,(按:《針灸甲乙經(jīng)》有“手少陽脈氣所發(fā)”句)主身熱、頭痛、不可反側(cè),小兒癎喘不得息,耳聾。針入一分,不得多出血,血多即殺人。灸三壯。 完骨二穴,在耳後入髮際四寸。足太陽、少陽之會。主風眩,項痛、頭強,寒熱。灸,即依年壯。針入二分。 大抒二穴,在項後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中。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理風,勞氣,咳嗽、氣急,頭痛,目眩,腹痛。針入五分。禁灸。 風門、熱府(按:《針灸甲乙經(jīng)》作“風門、一名熱府”)二穴,在第二椎下,兩傍一寸半。督脈、足太陽之會。理傷寒、項強、目瞑、鼻塞,風勞,嘔逆,上氣。胷痛,背痛,氣短不安。針入五分。灸五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傍相去一寸半。理癲、癎,癭氣,上氣,吐逆,支滿,脊強、寒熱,不食,肉痛,皮癢,傳屍骨蒸,肺嗽。針入三分。 厥隂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逆氣,嘔逆,牙痛,留結(jié)、胷悶。針入三分。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中風、狂、癎,心氣亂;語悲泣,心腹煩滿、汗不出,結(jié)聚,寒痛嘔逆、不食、食即吐血,目痛。不可灸。針入三分。 督俞二穴,在第六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一名“髙蓋”。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禁針。 鬲(按:通作“膈”)俞二穴,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痛,痰飲,吐逆,汗出,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痎癖,氣塊、隔上痛,喉痺、身常溫、不食,切痛。針入三分。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傍合一寸半。理口乾,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疼,寒疝。針入三分。灸三壯。 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傍一寸半。理腰身黃、脹滿,腹肚洩利,身重、四支不收,黃疸,邪氣積聚,腹病,寒熱。針入三分。灸三壯。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煩滿,吐食,腹脹、不能食。針入二分。灸三壯。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水糓不消,腹脹,腰痛,吐逆。針入三分,灸三壯。 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與臍對。理虛勞,耳聾,腎虛,及水藏脹、攣急,腰痛,小便濁,隂中疼、血精出,五勞,七傷,冷嘔,腳膝拘急,好獨臥、身腫如水。針入三分,灸三壯。 氣海俞二穴,在第十五椎下,兩傍同身寸相去一寸半。理腰痛,痔病,瀉血。灸三壯。 大腸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腰痛,腸鳴、脹滿、遶臍中痛,大便下利或洩利,食不化,脊骨強。針入三分。灸三壯。 關(guān)元俞二穴,在第十七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勞,腰痛,洩利、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針入三分。 小腸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大便赤澁小便 緊急腳腫,短氣,不食,煩熱癘病大便膿血出食痔疼痛(按:似有缺、誤,不通),婦人帶下。針入三分。灸三壯。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勞,腰痛,洩利、腸痛,大小便難,尿赤,隂生瘡,少氣,足脛冷、拘急、不得屈伸,女人瘕、聚。針入三分。灸三壯。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一名“脊內(nèi)俞”。是少隂脈理(按:此處誤,應(yīng)為“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赤、白痢,虛渴、汗出,腰不得俯仰,腹脹,脇痛。針入三分。 白環(huán)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腰脊攣急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針入三分。《甲乙經(jīng)》、《甄權(quán)經(jīng)》云“挺腹地(按:應(yīng)是“挺身,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氣息,令肢肉俱緩,乃取其穴。針入八分。主腰髖疼、不遂,溫虐,腰中冷、不識眠睡,勞損,風虐。忌灸。
來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庫全書類古籍》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素問識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入舍于孫絡(luò) 甲乙。當從甲乙。奇病 張雲(yún):病在支絡(luò)。不已左取右 甲乙。甲乙爲是。取五日已 甲乙。邪客于手少陽之絡(luò) 甲乙。簡按甲乙注。熱病篇。簡按甲乙。志雲(yún):手厥陰心主主血脈。月生一日一 甲乙。高...
頭面部穴位匯解,一種針灸的小知識
大成.作耳后發(fā)際.二寸.然千金.側(cè)人明堂圖中.天沖.在懸顱.懸厘后.耳上穴明矣.別有伏人耳后六穴.此穴不與焉.素問云.兩角上各...
腰痛
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循循累累然,乃刺之。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
白朮湯治腰痛 仙鶴草治腰突
轉(zhuǎn):白朮湯治腰痛 仙鶴草治腰突。治療非器質(zhì)性腰痛,二,三付即好。1月 前于彎腰時突發(fā)劇烈腰痛,並向左下肢後側(cè)放射,不能挺腰和活動,咳嗽、噴嚏等動作均可使疼痛加重。服藥1O劑後,腰痛明顯減輕,繼...
治痛經(jīng)要穴─次 髎
腎主生殖與發(fā)育,又主二陰,膀胱主貯尿和排尿,所以《金梅花詩鈔》說:“其主治功用舉凡下焦前後陰、大小腸及腰腿諸癥,無不包羅”,而《經(jīng)穴主治癥》則云:“治男女生殖疾患、腰痛、泌尿器疾患有效”...
與大家分享女兒發(fā)燒使用原始點退燒。
當時趁女兒睡時先按推枕骨及耳後還有背部兩條筋絡(luò),給溫敷,奶加薑湯。10/12早上起床量體溫38.2,家裡長輩一直要我給退燒藥,我只能關(guān)上耳朵先帶去泡薑澡,中午喝奶加薑後小睡了一下,繼續(xù)案推枕骨及耳...
銅人針灸經(jīng)-宋-佚名
銅人針灸經(jīng)--佚名。小腸出於少澤為井,手太陽脈也,流於前谷為營,注於後溪為俞,過於腕谷為原,行於陽谷為經(jīng),入於少海為合。水勝火?!夺樉馁Y生經(jīng)·卷一》云“《銅人》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兩...
針灸心悟:古歌配方彙集
聽宮脾俞,祛殘心下之悲凄。腰痛——腎俞,腎弱腰痛不可當,施為行止甚非常,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背痛——中渚,脾疼背痛...
古代相學名著《神相全篇》卷四
詩曰:欲識人間速死期,山根青氣號魂離,少肥氣短色浮緊,眼泛神光肉似泥,蛇行腰折筋寒束,露鼻眉攢蹙似悲,中正生毛眉八字,耳薄無根肉且低,人中漸滿脣先縮,失志溶溶坐立欹,睛凸露兮項欲折,耳鼻...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