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蘭克林】作家、發(fā)明家、科學家、印刷商、哲學家、政治家、郵政局長、外交家等。 一個人究竟是怎么在一生之中做完這么多事的?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是如何成為一名印刷商和出版商的——這是他最開始從事的職業(yè)——這樣便能多少了解一些他的工作方式。與此同時,這也能揭示我們哪些地方做對了,哪些地方又做錯了。 1724年,本杰明·富蘭克林18歲。他已經結束了在波士頓一家印刷廠里的學徒生涯,開始在費城的一家印刷廠里獨立工作,還發(fā)表了幾篇流傳甚廣的文章。那一年他離開美國去了英格蘭,在那里,他將要向印刷業(yè)最出色的大亨學習,比如著名的印刷商塞繆爾·帕爾默。對一個有16個兄弟姐妹的窮孩子來說,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在帕爾默的工廠里工作時,富蘭克林很快就用他的聰慧和勤奮打動了一些人,也惹惱了另一些人。他的同事們從早到晚地喝啤酒,而他只喝水,這樣才能有足夠的體力表現(xiàn)得比別人更出色,還能省下一點錢。 你也許會說,在那個年代想出類拔萃要容易得多,但富蘭克林的厲害之處在于看到機會、敢于冒險,并堅持不懈。 最終,他得到了晉升的機會,跳槽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
數(shù)年之后他回到費城,打算一展宏圖,在另一個印刷商手下工作了幾年之后,借債開了自己的公司。他手上有間印刷廠,又急需錢款,這時他看到了另一個機會:出版自己的文章。 當時,費城只有一家報紙,富蘭克林覺得它“無足輕重,經營不善,一點兒娛樂性都沒有”。他很清楚,自己是這一帶唯一能寫一手好文章的印刷商,于是他便涉足了報紙發(fā)行業(yè),并最終出版了《窮查理年鑒》。除去醒目的日期以外,年鑒的版面上還有許多空白處,富蘭克林便在空白處放上了自己的諺語格言(如今它們已大大有名),這讓他的年鑒更有趣,也好賣得多。一時間,《窮查理年鑒》大為流行。 為了鞏固他的印刷事業(yè),他還在州議會里當書記員。這份工作讓他認識了很多人,那些人能夠決定政府印刷品(如選票和鈔票)的印刷廠家。最終,他得到了費城郵政局長的職位,這為他的報紙發(fā)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這些職位雖然薪水不多,還意味著他得做一些額外的工作,但能幫助他的印刷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讓他在城里變得舉足輕重。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是、現(xiàn)在也仍然是高產和成功的例證。勤奮工作,不斷地做更多工作,成功就會如影隨形。 今天,人人都以為自己要像富蘭克林那樣才能獲得成功,他們得盡其所能,而且還要做得更多才行。但事實上,就連富蘭克林自己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努力。其實,除了操心自己的收入之外,他并不會過多地關注工作。 我們很少討論這個不一樣的富蘭克林,他可不是個為工作而生的偶像。我根本不用費多少力氣來深入了解他,因為一切都寫在了他的自傳里。 他熱愛思考和創(chuàng)造,很多本可以用在印刷事業(yè)上賺錢的時間,都被他花在了各種愛好和交際上。實際上,正是這些讓他從自己的主業(yè)中分心的興趣,引領著他完成了許多令他聲名卓著的出色事跡,如發(fā)明富蘭克林爐和避雷針。 要理解他成功的秘訣,我想最關鍵的是要看看他是如何度過閑暇時光的,以及他究竟有多少閑暇時光。
每周五跟一群朋友聚會是富蘭克林年輕時主要的愛好之一。那群朋友都很熱愛讀書,喜歡聊各種點子。他們每次聚會后都會選出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留待下次聚會時聊,每個人都會盡力找到有關這個話題的書籍來閱讀,好為下次辯論做準備。但在當時,費城很難買到書,很多書都要從英格蘭訂購。富蘭克林的朋友們想,如果能把大家的書放在一起,讓大家都能輕松取閱自己和他人喜歡的書就好了——一座極具歷史意義的偉大的公共圖書館從這個理念中得以誕生,它就是費城圖書館協(xié)會。 富蘭克林25歲左右建立了這家圖書館。并不是為了在印刷業(yè)上賺錢,也不是出于自己的政府職責,只是因為他很享受跟別人一起聊想法,特別是那些能夠讓他提升自我、提升自己周圍這個世界的想法。 他熱愛文學和藝術,甚至為自己的妻子寫過音樂。另外,他還特別喜歡四處調情。在他妻子死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都沒有停止過追求女人。他還是美國第一個沉迷于各種自我提升之道的家伙。他曾經短期嘗試過素食,因為他在書上看到過這個理念——也特別愛省錢。 另外,他還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計劃,要練習他那著名的“十三條美德”。
在這十三條美德中,有一條似乎適用于那些想要把一天塞得滿滿當當?shù)娜耍河袟l理的美德(也就是井井有條)。富蘭克林稱,他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做到過這一點。在自傳中他這樣寫道:“說實話,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尊重條理性上簡直無藥可救?,F(xiàn)在我日漸年長,記性也越來越差,我便更加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的重要性?!?/span> 他以能夠享受人生的各種樂趣而舉世聞名——從學習到社交,從調情到創(chuàng)造。他在工作上碩果累累卻仍能享受那么多的愛好、休閑和社交時間,這簡直令人迷惑不解。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天,他都為達到最巔峰的高效狀態(tài)而創(chuàng)造出最好的精神和生理條件,在這樣的高效期中,他完成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工作。 他并沒有把自己印刷生意的一切事務都塞進每一個空閑時間段。相反,他在自己寫的一份日常計劃里,還算上了兩小時午餐和其他活動的時間、傍晚“聽音樂、消遣或聊天”的時間,以及一整晚充足的睡眠時間。 也許正是因為他給自己的享受、學習、創(chuàng)造、娛樂、身體健康、家庭和社交關系留出了時間,而不是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他才能在賺錢的事業(yè)上獲得那樣的成功。 如果富蘭克林想要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那他似乎應該把全部時間都花在他的印刷生意而不是其他興趣上。但想象一下,如果他真的這么做了,如果他從來沒有為他的那些發(fā)明、慈善事業(yè),甚至是他的印刷帝國留下足夠的大腦空間和能量,他大概也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出名了。 你想成為哪一個富蘭克林?那個給自己的愛好和社交休閑留出時間、不斷產生新的興趣的富蘭克林,還是那個比同行競爭者更勤勉、高效、受人尊重又有錢的生意人的家伙? 在如今這個時代,似乎沒有足夠的時間能讓你做到兩者兼?zhèn)洌晕覀冎荒苓x擇要么享受生活,要么成功。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個選擇根本不存在。只有當我們錯誤地以為高效完全依賴于擠出足夠多的時間工作時,我們才會面對這種選擇的壓力。 其實,在當今這個時代,只要你應用一些恰當?shù)牟呗?,保證你當天有足夠多大腦處在巔峰狀態(tài)的時間,每天能實現(xiàn)非常有成效的兩小時,就可以幫你完成當天最重要的任務。這樣,一天內剩下的時間,你就可以用來做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事情。 因此,今天推薦這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給你,希望也能幫你更加從容地利用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之后能夠像富蘭克林那樣變得更加多產。 █ 關于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