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與DBZ由南向北翻越滴水巖到木城澗之間的山脊之后,他又執(zhí)著地再次探路,于是3K、SOARROW、小蛇和我一行5人一起踏上了二次集體探路的征程。除了一段沒完沒了的樹木穿插和10米斷崖徒手攀爬之外,總體探路還是比較順利的,雖然幾次DBZ都思想著折返,但大家誰也沒有喪失繼續(xù)前進的信心,如若不然,也很難與10米斷崖相遇,在他們認真研究10米斷崖徒手攀爬的過程中,我攀上了右側(cè)的與斷崖坡度相當?shù)亩钙?,雖然陡坡之上有些樹木可以借用,但它20米的高度和松滑的表土對安全還是造成不小的威脅,安全到頂后上面是一個斷崖和山頭組成的小平臺而已,沒有通往左側(cè)斷崖頂端明顯的道路,越過左側(cè)山頭那邊能不能下去還是問題,聽到他們已經(jīng)順利登上斷崖的消息,我也急忙撤退下來,對付人家已經(jīng)征服過的斷崖,面對唯一一處需要重心挪移的挑戰(zhàn),雖然感覺還可以,但沒有必要冒險,最后還是借用上面丟下的繩子安全地度過了斷崖。 斷崖之后除了還有一段右上橫切找到上次南北穿山脊右側(cè)的本次東西山脊右側(cè)的道路后,先是向左到了東部埡口探明山形之后,原路返回繼續(xù)向西到西部埡口,西部埡口西側(cè)山脊有路但DBZ說走不通,所以還是隨著從埡口南坡直矗矗地順著橫嶺溝向滴水巖走去。 通過此次穿越,才對這塊地形有了個大概了解,回想起來,老張說的那條活著的路應(yīng)該就在南面今天走過的路,加上上次在北面走過的路,之間用沒有走過的東部埡口沿著山脊往東的明顯橫切山脊路線將這兩段如何連在一起。這也許就是滴水巖到木城澗的最佳路線了,這樣即可以躲過上次天梯之下的一個個小小斷崖,又可以逃避今天的大斷崖和迷樹林。不管具體情況怎樣,春天和冬天交接的時候是這段穿越的最佳時機,其他時間受樹林密度、氣候和風(fēng)力、山石濕滑程度都會造成種種不利因素,直接妨礙穿越的安全度和時間效率。 本來DBZ打算從另外一條溝再回到千軍戶,我建議為了把握起見還是回路各莊坐948比較把握(結(jié)果因為郊區(qū)的汽車時間實在是無法確定,據(jù)說在起點站光最后幾位上車的人都等了40多分鐘才啟動,我們就更別說了,到了三岔口路各莊車站等了近一個半小時車子才到),出了橫嶺溝碰到一位自作聰明的護林人,一個中年婦女楞楚楚問我?guī)Щ鹆藳]有,斷然回絕之后,她還在辯稱是真心真意想要借火取暖,懶得理她,從滴水巖到路各莊沿途見到一路上“見煙就抓、見火就罰、見火種就沒收”的標語引證了她們的行為叵測。 一路SOARROW在不停地刻意選擇角度拍些美麗景色,但看到兩側(cè)被煤灰熏染得烏涂涂的巖石,以及村村家家門前四處亂扔的垃圾,更加深了自己對祖國未來的擔(dān)憂。此階段的國人在改革開放的腳步下,學(xué)會了緊緊跟隨美國人追求現(xiàn)實利益,卻無法體會由此對長遠利益造成的致命傷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