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引起心房負荷增重的疾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可引起左、右心房肥大或雙側心房肥大。心房肥大以后,心房除極向量增大,反映在心電圖上是P波振幅增大、P電軸偏移及P波時限延長。由于左右心房的解剖位置和激動程序不同,左心房和右心房肥大引起的除極向量亦有不同,從而發(fā)生特征性P波改變(圖1)。心房肥大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高。特別是左心房肥大及雙側心房肥大患者易發(fā)生房性期前收縮、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
A.正常 B.右房肥大,P波增大,心房除極時限不延長 C.左房肥大,P波搌幅增大不明顯,但P波時限延長,雙峰間距增寬 D.雙側心房肥大,P波增高增寬 ★ 左 心 房 肥 大 長期左心房負荷增重,為適應病理生理變化的需要,左心房隨之肥大,心房除極時間延長,而引起P波時限延長,P波雙峰間距增大。 左心房位于心臟的后方偏左。左心房肥大以后,房間傳導束的功能降低,左心房除極時間延長,使整個心房的除極時間亦相應延長,表現(xiàn)為P波時限延長、雙峰間距增大(圖2)。左房肥大常致V1導聯(lián)Ptf絕對值增大(圖3)。 圖2 左房擴大示意圖 V1導聯(lián)P波正負雙向,Ptf值增大,Ⅱ導聯(lián)P波時限增寬,雙峰間距增大,反應左房負荷增重
(一)竇性心律時的左心房肥大 1.P波時限增寬 P波時限≥110ms。左心房肥大愈顯著,P波時限延長愈明縣,但P波很少超過160ms以上。額面P波電軸輕度或中度左偏,Ⅰ、aVL導聯(lián)P波時限最寬;P波電軸正常者,Ⅰ、Ⅱ、aVF導聯(lián)或aVR導聯(lián)P波時限明顯延長(圖4、圖5)。 2.P波雙峰型 雙峰間距≥40ms,代表左心房除極的第二峰等于或大于第一峰。雙峰P波的特征在Ⅰ、Ⅱ、aVR、aVL、V4~V6導聯(lián)表現(xiàn)最典型。 3.PR間期延長 一般左心房肥大,PR間期并無明顯延長。但有一部分患者PR間期延長大于210ms,其機制可能與心房內傳導延遲或合并有房室結、希氏束或雙束支傳導阻滯等有關。 4.右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患者,常合并有程度不等的右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表現(xiàn)。但右室肥大的特征不像先心病所致的右室肥大那樣顯著。表現(xiàn)為電軸輕度或中度右偏,Ⅰ呈rS型,aVR導聯(lián)R波增大,但不一定超過同導聯(lián)中S波的振幅,V1導聯(lián)多呈Rs、RS型,V5、V6導聯(lián)呈RS或Rs型。 5.房性心律失常 左心房負荷長期增重,可引起心房肌及心房內傳導束受損,心房肌電生理異常,心房內異位起搏點自律性增高,折返現(xiàn)象或觸發(fā)活動等誘發(fā)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圖6)。
(二)特殊類型的左心房肥大 1.房性節(jié)律顯示左心房肥大 激動起源于右心房上部,顯示左心房肥大的心電圖特征與竇性P波基本相同。其形態(tài)與竇性P波略有不同。激動起源于右心房下部者,反映在左心房肥大的P'波在Ⅰ、aVL、V4~V6導聯(lián)中直立,Ⅱ、Ⅲ、aVF導聯(lián)P'波倒置。激動起源于左心房者,反映左心房肥大的P'波在Ⅰ、aVL、V5、V6導聯(lián)中倒置。房性P'R間期大于120ms。伴有預激綜合征者,P'R間期小于120ms。 2.交界性節(jié)律顯示左心房肥大 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或竇房結受到抑制時,出現(xiàn)交界性心律。伴有逆行心房傳導者,左心房肥大的特征在逆行P-波中顯示出來。P-波時間≥110ms。呈雙峰型者,雙峰間距大于40ms。 圖4 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左房肥大 女性,50歲。風心病,二尖瓣重度狹窄,左心耳內血栓形成,三尖瓣關閉不全,肺動脈高壓,心包積液,心功能不全。竇性心律,心率69bpm,P波時限0.14s,雙峰間距0.06s,左房肥大 圖5 主動脈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左房肥大、左室肥大 男性,50歲。高血壓,主動脈關閉不全,二尖瓣脫垂。右冠近段狹窄70%,回旋支狹窄50%,前降支狹窄50%,右室后支近段狹窄80%。竇性心動過緩,心率50bpm,P波時限0.15s,左房肥大。PR間期0.22s,—度房室阻滯,QRS時限0.112s,QT間期0.45s,V2導聯(lián)S=6.lmV,V5導聯(lián)R=3.25mV,左室肥大;V1~V3導聯(lián)ST抬高0.25~0.35mV。V5、V6導聯(lián)ST下降0.05~0.l25mV 圖6 心房撲動、竇性心動過緩、左心房肥大、竇性停搏 男性,71歲。高血壓,左房肥大,左室肥大。心房撲動終止后出現(xiàn)了4.4s的長間歇?;謴惋@著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28bpm,P波時限0.12s,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寬,時間延長≥1l0ms,在Ⅰ、Ⅱ、aVL、V4~V6導聯(lián)中表現(xiàn)最為典型(圖7)。 2.P波呈雙峰型,第二峰常大于第一峰,峰距大于40ms。 3.V1導聯(lián)中P波電壓增高,呈雙向P波,終未部分明顯增深,即P波終未電勢(PtfV1)負值增大。 4.風心病常合并右室肥大,高血壓常有左室肥大。 5.常伴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從房性期前收縮到心房顫動都可以見到。 6.有引起左心房肥大的病因與證據(jù),病因如風心病、二尖瓣狹窄。證據(jù)X線,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房肥大(圖8、圖9)。 圖7 房間隔缺損,雙側心房肥大 男性,36歲。先心病,原發(fā)孔型房間隔缺損32mm,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肺動脈高壓。超聲心動圖右房內徑51mm,右室內徑55mm,左房與左室大小形態(tài)正常。竇性心律,心率84bpm,PR間期0.29s,—度房室阻滯,QRS時限0.08s,QT間期0.36s。V1導聯(lián)負向P波增深 圖8 雙側心房肥大 女性,22歲。先心病,室間隔缺損,肺動脈高壓。竇性心律,心率87bpm,PⅡ=0.30mV,P波時限0.13s,雙側心房肥大。QRS電軸左偏,V2導聯(lián)R波增大,V5、V6導聯(lián)R波降低,Ⅰ、aVL、V5、V6導聯(lián)T波倒置 圖9 擴張型心肌病、雙側心房擴大 男性,46歲。擴張型心肌病。竇性心律,心率80bpm,pⅡ=0.30mV,P波時限0.l2s,雙側心房擴大,PR間期0.22s,—度房室傳導阻滯。QRS電軸-84°,左前分支阻滯。V5、V6導聯(lián)ST下降0.10mV,Ⅱ、aVF、V5、V6導聯(lián)T波倒置 1.心室預激波 預激波起始于P波的降支,且振幅較小時,P波與預激波融合在一起,酷似二尖瓣P波。 2.不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 P波特征與左心房肥大所致的二尖瓣P波大致相同或幾乎完全相同。不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主要見于冠心病,糖尿病等,臨床上無左心房肥大的證據(jù)。 凡是引起左心房負荷增重的疾病,最終都將導致左心房肥大。常見的病因是風心病、二尖瓣病變。故又有“二尖瓣型P波”之稱。其他病因有高血壓、心肌病等。常伴發(fā)各種類型的房性心律失常。左心房肥大的程度越嚴重,房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越高。藥物或電擊復律難以轉復竇性心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