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讀者@Fei Jiang的反饋,她在看完極簡:我的家里空無一物之后,花了一周時間整理了家里。把實踐的步驟和要點寫了出來,跟大家進(jìn)行分享。 看完 極簡:我的家里空無一物 這篇文章的有幾十萬人,但有多少人看完之后,像@Fei Jiang 真的去行動了,并且讓生活立刻產(chǎn)生變化。我相信在閱讀那篇文章的時候,一定也想過要去行動,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上。 很多時候人的變化可能就在一瞬間而變得不一樣,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從閱讀到行動的轉(zhuǎn)變,當(dāng)你在這個微信上看到一篇覺得對你有幫助的文章,最好在72小時內(nèi)立刻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讓你的人生產(chǎn)生變化,期待著有一天也能收到你的好消息。 千萬不要想著一次就能做到完美,先從一小步開始行動,然后堅持下來,加油?! ?/p> 正文作者:Fei Jiang 在開始接觸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理論的時候,我腦中想的是電影Internship的辦公室里面的一張桌子。安妮海瑟薇飾演女強人Jules,經(jīng)營著一家中型規(guī)模的網(wǎng)絡(luò)電商,她瀟灑,堅強,干練,騎著一輛復(fù)古自行車在辦公室里穿梭,有可愛的女兒和愛家的全職丈夫。但她看似成功生活在她沒有察覺的地方其實一團亂。 電影中多次給了一張雜亂的大辦公桌特寫。那張書桌上擺滿了各種不知名的文件,每個人似乎都很習(xí)慣把“可能要用”的文件隨手丟在上面。那桌子上的東西實在太多,甚至所有的員工都有了一種默契就是不要去整理它。因為它已經(jīng)像游戲尾聲的抽抽樂,隨便動其中一環(huán)就有可能轟然崩塌造成大麻煩。直到“實習(xí)生”Ben,一個所有東西都在公事包里排得整整齊齊的前電話簿工廠員工,不聲不響地整理好了那張書桌,Jules的人生似乎也慢慢地從雜亂無章中抽絲剝繭,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背景以及開始現(xiàn)在的地方我一個人已經(jīng)住了三年。當(dāng)初為了追求“下班之后可以完全地放松”所以決定犧牲一點別的方面的物質(zhì)需求自己一個人住。其實我并不覺得自己的家里臟亂,那些都是能讓我感覺到輕松的一部分。工作的衣服或者健身的衣服懶得掛起來就往床上或臟衣籃里隨手一丟。洗衣籃里干凈的衣服和臟衣服混在一起,需要出門就隨手抽一件。抽屜里衣服越積越多,衣柜深層的衣服有哪些已經(jīng)不太清楚了也不想再把它們翻出來。但我堅持每周洗一次衣服,兩周清理一次廚房,換季的時候會把所有衣服疊好收起來,這樣的我應(yīng)該跟臟亂搭不上邊吧? 作為一個很容易被洗腦的行動派,我的行事準(zhǔn)則就是如果覺得一套理論有它的道理和邏輯,那就首先盲目地相信和接受它,100%地實踐它,進(jìn)行一段時間后再自然地合理懷疑。所以這篇文章里幾乎沒有什么自己的觀點,完全是按圖索驥照著書中的理論一步步進(jìn)行的。這里總結(jié)一下麻里惠理論的一些概要:
服飾鞋帽篇我有兩個小衣櫥,一個用來放上班的衣服,一個放平時的衣服,床頭的三層衣柜放一些貼身衣物襪子和運動服等。按照書中的指示把所有的衣服都堆在客廳,挨個清點數(shù)量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我所擁有的衣服比我印象中多了至少一倍。這還是在我盡量克制自己的物欲以及清理過不需要的衣物以后。一件一件地拿起來,觸摸它們,感受心動的感覺,如果沒有心動的感覺,就感謝它曾經(jīng)帶給你的快樂(哪怕只是支付成功的那十秒鐘),然后放在回收的袋子里。這個過程說實話有點小矯情,但有一種“一旦接受了這個設(shè)定其實還挺萌的”的感覺。下面總結(jié)幾點書中的關(guān)鍵的關(guān)于衣物整理和收納的地方,有些可能融合了《斷舍離》的精神和日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的情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