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儒學案
[清] 黃宗羲
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
文選唐曙臺先生伯元
醉經(jīng)樓集解
論學書
諯潔楊止菴先生時喬
文集
文定王順渠先生道
文錄
次陽明詠良知
來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庫全書類古籍》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明儒學案:甘泉學案2
知覺的是天理,便是道心,知覺的是人欲,便是人心,非概以知覺為天理、為道心也??偸怯髦钟鳎灾领痘?,為之又為,以至於忘,造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處,只好說有喻義之心而至於化,有為善之心而至...
孟子字義疏證 (清)戴震
程子、朱子見常人任其血氣心知之自然之不可,而進以理之必然;於血氣心知之自然謂之氣質,於理之必然謂之性,亦合血氣心知為一本矣,而更增一本。人之為人,舍氣稟氣質,將以何者謂之人哉?是孟子言人無...
雜學辨(附記疑)四庫本 (宋 朱熹)
愚謂此言務為高遠而實無用力之地圣賢所以告其君者似不如是也夫學圣人之道乃能知圣人之心知圣人之心以治其心而至于與圣人之心無以異焉是...
四書蒙引 卷三
君子中庸【章芟六條減二百三十八字第四條湊合】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注】本文中庸字屬君子章句乃把作道理解者蓋道理本自中庸也故承之以惟君子為能體之體之者依...
儒家內聖靜坐心法
儒家內聖靜坐心法。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yǎng)性」為工夫,為頭腦。像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
明儒學案·甘泉學案·端潔楊止菴先生時喬
《易》言“窮理”,分析乎理之謂,《大學》“致心之知者在格,萬物萬理,本於一物一理”者,意正相同,故舉以為釋,未嘗謂隨萬物而一一窮之。以上下言,知者道,由者器。似儒非儒,故闡之曰:“佛家從...
孟子私淑錄孟子字義疏證戴震
孟子私淑錄(清)戴震(此文本來源於“北大中文論壇”)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孟子私淑錄(清)戴震(此文本來源於“北大中文論壇”)簡介《孟子私淑錄》是錢穆先生在抗戰(zhàn)時得到的,原為照曠閣鈔本,...
宋明儒論《中庸》未發(fā)、已發(fā),徇流忘源,往而不返——“已發(fā)”出偏差,須回到“未發(fā)”上對治,從《大學》正...
宋明儒論《中庸》未發(fā)、已發(fā),徇流忘源,往而不返——“已發(fā)”出偏差,須回到“未發(fā)”上對治,從《大學》正...一、《中庸》為何從“喜怒哀樂”切入,以“未發(fā)”“已發(fā)”引出“中和”?《中庸》云“喜怒...
儒家圣功神化之道/蕭天石
」直心即儒家之正心與誠實心;天理之心,亦即道心。故伊川云:「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心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心不被境轉而轉境,此致知於心內之理,而非致知於心外之理也。從未發(fā)時下手,於心體上作存...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