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董源《瀟湘圖》:南宗山水的典范之作(古畫品鑒)

 吳梅楓 2016-06-18

瀟湘圖卷 董源(五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畫家董源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的作品被視為中國繪畫史的一個轉折點。在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中,王維和董源被奉為南宗文人繪畫鼻祖。藏于北京故宮的這幅《瀟湘圖》,則是董源繪畫風格的典型代表。

與董源同時代的山水畫家多表現北方雄偉壯麗之景,此畫則描繪了江南秀潤多姿的山水景色。卷首畫沙岸平坡,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邊行去,灘頭有5人擊鼓奏樂,似在迎候江上正要靠岸的小船。后段寫遠山茂林,漁人張網的情景。坡岸上幾個漁人正在撒網捕魚,有的已下到水里,似在水下安網。另有幾只小船,錯落點綴在清波之間,自在往還。畫卷下端,沙洲葦渚歷歷可見,而在坡岸后,茂林重疊,屋舍隱約可見,其后山勢連綿,蔚然深秀。人物工細設色,雖小而逼真。

瀟湘,指湖南省內瀟河與湘江,二水匯入洞庭湖,風光旖旎,是歷代文人歌詠圖畫的主題。董源此幅《瀟湘圖》,是現存最早的畫題為“瀟湘”的作品。但是此畫表現得是否為瀟湘實景呢?據臺灣學者考證,董源是江西鐘陵人,任職于金陵(今南京),一生并未到過湖南,畫的可能只是其常見的江南山水。

江南山丘低矮平緩,空氣濕潤,山間多煙霧迷蒙。為了表現這種山水特質,董源創(chuàng)造了一種重要的山水技法--披麻皴。盛唐以來,山水畫家主要集中在關陜一帶,基于北方地形地貌的特征,他們的山石線條以方硬工穩(wěn)為主。而董源則開始用松散線條描繪江南地區(qū)起伏的丘陵,這種線條松動隨意,長短參差不齊,輕松自然,形如披麻。披麻皴在描繪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時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山體輪廓顯得柔和圓潤,又層次感分明,后世許多文人畫家皆習此法。此畫中林地山巒都作概念式的圓頭三角狀,用無數濃淡不一的墨點來描繪山巒的凹凸起伏,再輔以留白處理,營造出霧氣迷蒙感與光影效果,表現出夏日江南山水間草木豐茂、云氣滃郁之景象。

畫中南方低矮的山丘、蘆洲漁浦以及描繪山石紋理的披麻皴法,都是董源山水之特色。與氣勢雄偉的北方山水畫正好形成鮮明對比,開啟了江南山水畫之先河。這種山水風格受到元明文人的追捧,明代董其昌甚至將其推為南宗之鼻祖。這幅《瀟湘圖》也成為南宗山水的典范之作。

《瀟湘圖》作為中國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被歷代文人貴族爭相收藏。該畫清代入藏于內府,溥儀出宮時帶到了長春,抗日戰(zhàn)爭后流散于民間。1952年由張大千捐賣給中國政府,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董源其人雖已不存,然而透過傳承至今的《瀟湘圖》,卻可以感知其筆下南方山水的天然之趣與悠遠意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