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夫茶是中國傳統(tǒng)的漢族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起源于唐朝。那么對于潮汕工夫茶,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潮汕工夫茶講究“八步法”,即治器、納茶、候茶、沖點、刮沫、淋罐、燙杯、篩茶。 第一步、治器 沖茶前的準(zhǔn)備,起火沖燙茶具。
第二步、納茶 將粗細不同的茶葉分開后,分別裝入茶壺,粗的先放壺底、中等的放中間、細的放最上面,茶葉裝七八成滿,不可以裝太滿。 第三步、候茶 煮水時以“蟹眼水”為度,初沸的水沖茶最好,就像蘇東坡所說的“蟹眼已過魚眼生”。 第四步、沖點 要非常講究“高沖”,即開水從茶壺邊沖入,不可直接沖壺中心,防止“沖破茶膽”,茶葉沖散,把茶沖壞。 第五步、刮沫 沖茶時冒出的白色茶沫,應(yīng)用茶壺蓋刮去,然后蓋好。 第六步、淋罐 用開水沖淋壺蓋,可以沖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壺加熱。 第七步、燙杯 用開水燙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溫,使茶生香。 第八步、篩茶 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連續(xù)不斷地把茶均勻倒入各個杯中,不能一次倒?jié)M一杯,表示“一視同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潮汕工夫茶“八步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