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真實的自我,雖然痛苦,結果卻很幸福。反過來,有些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感覺、知覺和直覺,卻經(jīng)常得到別人的否定。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保持著自我認知,但卻忍受著不被別人接受的痛苦。
有這樣一種人,無論別人如何評論,無論別人如何想要控制,他們都力爭保持自己的個性!
正如我們所見的一樣,很多人卻會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會相信別人更加了解自己,如此一來,他們就會根據(jù)外部信息反向建立自我。如果老是遭到別人的否定,一個人便很難相信自己。但一個人是應該有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自由的,我們可以把別人的言論,當成是別人自我保護的偽裝。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當用偏見來對付別人的時候,往往會先貶低別人。當人們失去了自我感覺,別人的閑言碎語,就開始塑造著他的自我認知!被控制者期望別人的理解,內心充滿了惶恐與震驚,壓力使傷害越來越復雜,常常讓他們痛苦不堪。
沒有人愿意別人給自己隨便下定義,可是,被控制者不知道控制的本質,不知道控制關系背后的強制力量,他們常常會把生命耗在改變壓制者這件事情上,或是努力去證明自己并不像壓制者說的那樣,反對別人對自己的胡亂評價。事實上,被控制者越是可靠、有力,控制者越感到受到威脅,于是,他們便加緊對被控制者的壓制。
當有人評論你時——好像他們就是你一樣。注意,他們正在試圖控制你,多數(shù)時候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人能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本性、目標、動機、想法、信念、感覺、愛好、厭惡,知道些什么,如何行事以及你是誰。有人試圖強行控制你時,要懂得保護自己!既然只有你能給自己下定論,你的自我認知就是你自己的專利。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賦予的,你沒有必要去證明或是解釋它。許多人試圖在被控制時保護自己,并且把爭辯描述成了爭吵。這是爭吵嗎?我不這么想。我把它們看成是一種斗爭,是回擊他人入侵、保護自己本性的斗爭。

如果一個人的本性常常遭到別人的否定,他就很難擁有自信。作為成年人,精神邊界會經(jīng)常遭到攻擊,受到影響,而攻擊者常常是借著出于正義、責任、關愛以及親情的考慮為理由!除非我們明白,那些人是在假裝了解我們的內心,對我們亂下評語;他們對我們的評價將會遮蔽事實,扭曲認識,模糊我們的視線。如果我們接受這些評價,黑白就顛倒了,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會依據(jù)錯誤認知進行人生選擇,最后,被別人控制在股掌之間。
每當我們接受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就把自己的體驗拋在了一邊,并且喪失了自我感覺。最終,我們失去了靠知覺、感覺、直覺和思考四種功能獲取信息的能力。然而,只有擁有這些信息,我們才能夠做出正確選擇,認識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表現(xiàn)自我。我們的祖先需要這些功能,以應對自然界的種種危險;今天,這個世界的選擇越來越多,我們同樣需要這些功能。
即使自我感受十分強烈,如果我們的精神邊界一段時間內遭受頻繁的攻擊,也會變得很不自信。我們越是對自己信心不足,就越是容易接受外來的評價,這是一個螺旋式下降的過程。
長時間的攻擊會最終動搖人們的自信心——而這是信念、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頭。雖然我們會感到十分不自信,但只要我們把精力放在不斷認識自我、保持自我感上,同時銘記別人的評價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不會輕易給別人下定論。
當一個人有壓迫心理時,往往試圖控制的是某個特定的人或群體。對于“被壓迫者”,與這種行為和平共處是極其困難的。而外人根本無法了解到發(fā)生了什么事。
1.人們評價我們實際上是在假裝知道我們的內心世界,是在對我們精神邊界進行攻擊。
2.這些攻擊如果被接受,會導致我們暫時迷失自我,屈服于別人的控制。
3.當人們長期遭到這樣的攻擊,就會最終忽視或無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處于自我分裂的狀態(tài)。
越是沒有自信的人,越是忽視自己的直覺!隨便給人下定義者,多半處于失控狀態(tài)!
在被控制者的眼里,控制者看上去非常有力量:傲慢、專橫無比,讓被控制者感到驚恐萬分。實際上,與被控制者的感覺剛好相反,控制者本人經(jīng)常感覺自己無能為力。對于控制者來說,最不希望他們的伴侶具有認識自我的力量和勇氣,因為這種個人意識就是分離的跡象。
在家庭關系中,被控制者自身的個性,會干擾控制關系。任何一種個性的表現(xiàn)——例如不同的觀點——都是一種獨立的傾向,因此具有打破被控制的可能。被控制者總是不斷地向控制者展示自己具有深邃的思想、高度的認識,并小心翼翼地向控制者表述他們的內心真實世界。而實際上,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正在不斷地激怒控制者,不斷地威脅著控制關系??刂普咦詈ε卤豢刂普擢毩?!
如果我是正確的,那么他們必須是錯誤的。為了存在我必須是對的。我的“自我塑造”不會出錯。分離的傾向不僅威脅著控制關系,也會威脅控制者的身份。如果現(xiàn)實不能遵從于控制者的觀點,就有可能形成對控制者的挑戰(zhàn)。

控制者的心理需求——來自外界的認同和接受!當用偏見來對付別人的時候,往往會先貶低別人。
因為無知,控制者把被控制者抓在手中,決定著被控制者的一切,就好像他們洞悉了被控制者的內心世界一樣??刂普卟恢缽娭屏α康拇嬖?,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聯(lián)系,于是他們不斷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脅,似乎被控制者要離他們而去。因為要維護自己的“地位”,他們常常惡語傷人,成千上萬的人對我說,這種口頭上的傷害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厲害。
給別人隨意下定義與炸毀大廈是一回事兒,這種壓迫行為來自于控制者的非理智行為,雖然控制者只是想建立某種聯(lián)系。
強制力量,其實是一種尋求社會認可的需要!
被控制者期望別人的理解,內心充滿了惶恐與震驚,壓力使傷害越來越復雜,常常讓他們痛苦不堪。沒有人愿意別人給自己隨便下定義,可是,被控制者不知道控制的本質,不知道控制關系背后的強制力量,他們常常會把生命耗在改變壓制者這件事情上,或是努力去證明自己并不像壓制者說的那樣,反對別人對自己的胡亂評價。
被控制者越是可靠、有力,控制者越感到受到威脅,于是,他們便加緊對被控制者的壓制。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會力圖去控制別人。
了解了強制力量,明白它是一種尋求聯(lián)系的需要,那么我們就向那些執(zhí)迷不悟的人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清醒過來,結束自己的控制欲。簡單說,覺得自己并不孤立,就意味著把自己看成整個世界中一個有意義的部分。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以一種神秘而真實的方式在相互聯(lián)系,明白這一點十分關鍵。
以自己的仁愛與他人聯(lián)系,與周圍的世界息息相通,我們就可以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控制者拋棄控制關系。即使他們感到茫然,處于自我分裂的狀態(tài),只要明白自己實際上并不孤立,他們的焦慮和恐懼就會得到緩解。同樣,這樣的認識也有助于被控制者勇敢面對精神上的侵害:我有權利存在,我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不能被抹殺。如果我們想徹底了解控制的本質,就必須搞清楚正常的聯(lián)系方式。人與人之間正常的聯(lián)系,是一種心靈上的聯(lián)系!
人與人之間需要心靈上的交流,這種心靈的交流,來自于我們已有的聯(lián)系。即使是小孩子,只有兩歲大,就已經(jīng)會體驗這種聯(lián)系了,除非他們失控。
當控制者正視自己的恐懼和感覺,就能夠開始與自己的內心進行溝通,此時,他(她)明白了自己的體會。清楚自己的感覺、知覺、直覺,能夠對它們進行評估,并將其融合在一起。此刻,再也沒有必要去控制什么了。
盡力挖掘你天生的和諧感,它有助于防止人格分裂。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所謂和諧感就是把世界看成一個真實的整體,人與世界和諧的存在,感到安寧、平靜和永恒,更重要的是感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