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秦觀畫像 蘇小妹漸漸長大了,她的婚姻問題便成為蘇氏父子慎重考慮的問題。蘇小妹有才,人聰明,但仍然十分頑皮、任性、不拘小節(jié)。這樣一個長得又不是十分出眾的女子,要找到一個十分稱心如意郎君,的確比較困難。 有一天,荊公王安石聽說曾作《辯奸論》的蘇老泉有兩個兒子同登科第,又有個聰明伶俐的女兒現(xiàn)已成人待嫁,遂邀蘇老泉來丞相府一敘。蘇老泉如約而至,兩人不計前嫌,談古論今,取酒對酌,忘懷酩酊。席間,荊公忽然夸起自己的兒子來了:“小兒王雱,讀書只一遍,便能背誦。”老泉帶著酒意答道:“這有什么可稀奇的,誰的兒子讀書還要讀兩遍呢?” 荊公知道言重了,急忙改口:“對不起,是老夫失言了,不該班門弄斧?!崩先宦?,甚是高興,于是自夸起來:“我家不只是小兒只讀一遍,就是小女也只要讀一遍。”荊公大驚:“我只知令郎大才,卻不知令愛也有此大才。眉山的靈氣,都匯聚在你家啊,可喜可賀!”蘇老泉一想,自悔失言,連忙告退:“哪里哪里,多謝荊公美言!”荊公叫童子取出一卷文書,遞給老泉說:“這是小兒王雱的習作,煩請你指點一下!”老泉點頭稱是,謝離相府。 回到家中,酒醒,蘇老泉想起在丞相府所說的話和要他指點王雱的習作之事,猜想荊公有求親之意,于是把文卷打開,依次看了下去,頓覺王雱的文章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忽然動了愛才之心,但不知女兒的緣分如何?因此,叫來丫鬟,說這是一個少年的文章,要他批改,他沒有時間,因此要丫鬟把這文卷交給蘇小妹批閱,閱完后,速來回話。 丫鬟把文卷遞給蘇小妹,蘇小妹從頭批點。須臾,批點完畢,嘆道:“好文章!這必定是一個聰明才子所作。可惜秀氣泄盡,華而不實,恐怕難成大器?!庇谑窃诰砻嫔吓溃?/span>“新奇藻麗,是其所長;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則有余,享大年則不足?!?/span>后來王雱19歲果真中了頭名狀元,但沒過多久,便夭亡了,這是后話。 再說丫鬟把文卷交回蘇老泉,老泉一看批語,大吃一驚,生怕得罪王安石,于是換了新的卷面,自己加上好的批語,并親自交到丞相府。恰巧王安石不在,于是交給值班的候堂官。候堂官說:“丞相交待想問問老爺,令愛是否有人求親,若沒有,相府愿與貴府結(jié)為親家?!碧K老泉回答:“相府求親,老夫豈敢不從。只是小女長得不太漂亮,恐怕難為相府所選,這并不是我在推脫,請你在丞相面前美言幾句?!闭f完,便告退相府。 過了一會兒,王安石回來了。候堂官一五一十把蘇老泉的話稟報給他,并把文卷呈了上去。王安石一看,換了卷面,不太高興。心想,蘇小妹的相貌可能不中兒子之意,于是沒有對候堂官再提求親之事。后來,又派人打聽蘇小妹的情況,得知蘇小妹聰明伶俐,但相貌平平,性格開放,所以,王安石將兒子的婚姻大事暫時擱置不談。 然而,相府求親一事,卻將蘇小妹的才名播遍了京城。后來,見相府毫無動靜,于是,慕名前來蘇府求親的人,絡繹不絕,不計其數(shù),可蘇小妹一個也沒看中。 就在大家都為蘇小妹的婚姻著急的時候,蘇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秦少游。秦少游是江蘇高郵人,出生在一個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園收入不足以自養(yǎng)。少年時期也曾在揚州、越州一帶與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秦少游在宋神宗元豐元年和元豐四年兩度入京應試失敗,元豐八年他第三次進京,這次多虧了蘇軾,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從此他和蘇東坡的關(guān)系介于師友之間,秦少游也就經(jīng)常出入蘇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蘇小妹的注意。 有一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詩文,發(fā)出由衷的贊嘆,這是十分少見的事,蘇家父兄便心里有數(shù),于是積極設法來促成這段婚姻。只要蘇小妹這邊沒有意見,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少游自然無話可說。于是,蘇門四學士之中的另一位黃山谷便作了個現(xiàn)成的媒人。 秦少游到了蘇府,見了好友兼師長蘇軾,然后拜見了蘇洵,講明向蘇小妹求婚之意。蘇洵見秦少游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很高興。于是,秦少游就暫住蘇府,每日與蘇東坡吟詩作對。 一日,幾個求親者相繼來到蘇府。蘇府規(guī)定:求親者必須每人做一篇文章,由蘇洵審查后,擇優(yōu)交給蘇小妹批閱。在對這些文章的審查中,蘇洵發(fā)現(xiàn)秦少游的文章與眾不同,便轉(zhuǎn)給了女兒。蘇小妹對秦少游的文章很賞識。欣然在文章上批道:“不與三蘇同時,當是橫行一世?!?/span>于是,蘇洵便決定選秦少游為婿,蘇小妹也無異議。由于秦少游當時初次入仕,而三蘇已是聲名赫赫,所有婚事決定在蘇府主辦。 結(jié)婚之日,新娘子都會在羞澀、喜悅和焦急的等待中度過。可是,作為新娘的蘇小妹這時才認出新郎秦少游原來就是上次在寺廟里糾纏自己的瘋道士。于是,機靈古怪的蘇小妹別出心裁,在占盡了“地利”和“人和”的情況下,居然想出在新婚之夜要發(fā)難新郎的主意,出一出那日在寺廟里所生的怨氣,同時也跟他開一個玩笑,面試一下他的才華。 夜幕降臨了,喜氣盈門的蘇府,紅燈高照,歡歌笑語。在親朋好友的簇擁聲中,有點醉意的秦少游前往洞房走去??墒?,在半途中,丫鬟傳令:“請各位老爺注意,這里小姐出了三道試題,小姐說,待新郎答出這三道題后,才能入洞房?!彪S之,她依次把題顯示出來。 銅鐵投烘冶,縷蟻上粉墻; 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在這首詩里,第一句的意思是:銅鐵投入烘爐中冶煉,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的意思是:縷蟻爬上雪白的粉墻,含有“沿”的意思,“沿”與“緣”相通。第三句反過來看陰陽中只有一義,那就是“道”。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間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來就是“化緣道人”。 秦少游要的就是蘇小妹的搭腔,立即說:“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蘇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著回答:“隨道人口吐蓮花,分文無舍。”她邊答邊想:聽這道人的口音甚是悅耳動聽,年齡一定不大;從他化緣的語言來看,也頗有才思,但不知他長相如何?于是,蘇小妹的好奇心又來了,忍不住掀開轎簾要看個究竟。 秦少游要的就是蘇小妹露臉,如何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時機,趕緊走上一步,二人打了一個照面。蘇小妹豁然覺得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進了,示意丫環(huán)轉(zhuǎn)身就走,秦少游追著說:“小娘子一天歡喜,為何撒手寶山?”蘇小妹心中煩惱,憤憤地答道:“瘋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邊說邊一陣風似的起轎回府,秦少游終于見到蘇小妹了,非常高興。他覺得她并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突額凹眼,而是氣質(zhì)高華,清奇逼人。而蘇小妹回到家中卻越想越氣:這個秦少游為何要裝扮成化緣道人見我呢?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難題,考一考秦少游,報此一面之“仇”。 詩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來就是“化緣道人”,全詩也隱含著道歉的口氣,蘇小妹看了,芳心竊喜,一喜丈夫才思敏捷,二喜他終于向我認錯了。 當即,高興之余的蘇小妹又傳出一首詩謎,并聲明全詩打四位歷史人物,必須一一注明謎底。詩謎是: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絲縷縫線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秦少游學富五車,想都未想就猜出來了:第一句強爺勝祖是孫權(quán),第二句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絲縷縫線想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門閭,自然是望,那就是太公望。 秦少游卻被第三道題難住了,急得來回踱步。正好蘇軾從這里經(jīng)過,看到了蘇小妹出的上聯(lián),暗暗發(fā)笑,本想提醒妹夫,但又怕傷了他的面子,因此,伸出一個指頭,指著“雨”字,秦少游立即心領(lǐng)神會??墒乔懊孢@一句“雙手推開窗前月”又怎樣解答呢?秦少游苦苦思索著。當他踱步到池塘邊時,正在旁邊觀看的蘇軾撿起一顆石子投進池塘。頓時,“砰”的一聲,清澈的池水映著星光月影四散開去。秦少游見此情此景,遂受啟發(fā),立馬答出: 紙條一遞進去,房門打開,蘇小妹含笑著站在門邊,秦少游欣然入內(nèi)。 風和雨順秋方實,郎情妹意渠自成。在這個簾卷西風、菊綻東籬的深秋季節(jié),秦少游與蘇小妹這一對有情人終于走進了古往今來演繹了無數(shù)絕唱的婚姻殿堂——洞房。 此時,聰慧機敏不讓須眉的蘇小妹,又突然決定在洞房中和秦少游一比才智高下。一來可以與心上人切磋切磋,二來也想當面看看情郎的窘態(tài)。于是,秦少游一進洞房,蘇小妹便命丫鬟將門關(guān)上,吟出一下聯(lián)請秦少游對出上聯(lián): “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 秦少游接對后,深為蘇小妹對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動,不禁脫口而道: “南求學,北求學,小學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 蘇小妹聞聽秦少游吟出的上聯(lián),知道沒有難住情郎,便親自開門,叫丫鬟上好酒菜,招呼少游坐在桌前,丫鬟上好酒菜便關(guān)上房門悄然離去。秦少游端起酒杯欲與蘇小妹交杯,蘇小妹輕啟朱唇:“秦郎若要交杯,仍須對我一聯(lián),不知愿否?” “酒過三巡,交杯換杯干杯,杯杯盡在不言中?!薄?/span> 這下可把秦少游難住了。此聯(lián)意在說酒,實為喻情,妙在意會。若對此聯(lián),不僅要工,還要符合此景此意。秦少游沉思良久,不得而對。蘇小妹見他不語,也不去打攪他,只是漫不經(jīng)心地用五指輕輕地在桌上點了一下。秦少游回過神來,看看滿桌的佳肴,恍然大悟,立時對道:“菜過五味,形美色美鮮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秦少游以菜喻人,贊不露形,已羞得蘇小妹伸過手臂,以袖遮面,喝下了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span> 蘇小妹叫來丫鬟撤下酒席,已月上中天。秦少游執(zhí)手小妹,四目相對,喜不自勝。蘇小妹含羞說道:“紅幃帳前,與郎執(zhí)手,若要同寢,再對一聯(lián)。好嗎?” 小妹細品此聯(lián),覺得少游在點明決心娶自己為妻之際,又自喻世間少有,不墜男兒之志,于是芳心大悅,熄燭松帳,與秦少游同在巫山夢里,云雨交歡,共度良宵。 據(jù)傳新婚之后不久,蘇小妹再到廟里進香還愿,寺僧與蘇家兄妹原來就很熟悉,是老朋友了,這時,寺僧笑瞇瞇地看著蘇小妹,故意問道:“小妹啊,新婚滋味如何?”蘇小妹笑而不答。丫鬟叫寺僧拿來文房四寶,蘇小妹偷偷地在廂房內(nèi)寫了幾個字,然后親自將紙條粘貼在大鐘里面,笑嘻嘻地對寺僧說:“欲知新婚如何,請看鐘內(nèi)紙條。”那和尚只好把光頭伸進鐘內(nèi),只見紙上寫著:“如此這般”,樂得陪同來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秦少游有才,善于作詞,他的詞往往通過凄迷的景色和宛轉(zhuǎn)的語調(diào)來表達感傷的情緒。有句話說:詞如其人。從秦少游的詞中,我們似乎能覺察到秦少游的為人,秦少游的這種氣質(zhì)也深受蘇小妹的喜愛??上於势渚墸楹笾挥袔啄?,蘇小妹就撒手塵寰。當時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貶在外,聽到這一消息,為悼念蘇小妹,他悲痛地寫下一首《千秋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