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在分答上回答了很多朋友關于職場的困惑,感觸最深的是,很多朋友在即將進入而立之年時,每個人都開始擔憂著前程,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是回歸命運的安排還是冒險追逐一把青春的夢想? 上個月我跟一家獵頭公司的負責人聊天,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他說,“如果一個人過了35歲后,還需要通過投遞簡歷來找下一份工作的話,那么他的職場發(fā)展的前景基本上就要斷送了?!?/span> 這話或許不是他原創(chuàng),但代表了一位資深職場規(guī)劃師對于我們這一代80后未來發(fā)展的一個判斷。 這個世界看起來很不公平,但某種程度上又極其公平。哪怕是被圍墻隔開的兩個世界也對職場年齡有著苛求。 公務員系統(tǒng)在選拔干部的過程中,越來越傾向中青年年齡層。假設一個年輕人25歲進入地市級系統(tǒng),職場10年后尚沒有從普通科員晉升到主任科員級別,那么未來的職場之路的上線很可能就停留在主任科員這個層次了。一個職位干上十幾年后,在臨近退休前絞盡腦汁謀得一個副調研員的位置。當然,進入省級系統(tǒng)的公務員朋友可以參照這個劃分自動晉升一級。 年齡的優(yōu)勢尚且可以決定圍墻內職務晉升的前景,那么圍墻外,除了年齡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能力、經驗和格局。 所以提問的朋友會慌張會害怕,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去試錯,是否還能承受失敗的結果,是否還有足夠多的時間成本重頭再來。 01 30歲的時候,站在人生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上,必須要考慮清楚很多問題。 1、你和家人的關系 大多數(shù)朋友在30歲來臨的時候已經成家立業(yè),家中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有四位正在邁入老年的父母。無論你多么逃避現(xiàn)實,也無法回避這個真相。 所以,朋友,職場的細微改變很可能會影響全家未來的生活質量,當你評估職場發(fā)展時,要問問自己,我能不能照顧好家人孩子,能不能負擔起他們的生活開支。這個問題永遠都會擺在面前,只要父母在一天天的變老,只要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時間會變成一種壓力,一層又一層地疊加在你的身上。 壓力會讓你在面臨職場瓶頸想重新?lián)Q工作的時候開始退縮,你會擔憂如果遲遲找不到新工作怎么辦,如果下一份工作的待遇還不如這一份怎么辦? 化壓力為動力,不能因為一時的享樂讓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承受兩難的痛苦。 2、你和職場的關系 工資是職場給予你最明面的東西,是對你每日工作8小時努力最表象化的承認。 但隱藏在明面背后的那些東西卻是你最應該重視在意的。 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工作中培養(yǎng)的能力(包括智商和情商),工作中學會的教訓,工作中收獲的成就。 這些東西或許不會以工資的形式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但是會展現(xiàn)在你職場的風范,言談舉止,以及完成項目的所有細節(jié)上。 你在職場工作了5年,亦或者10年,歲月的這些時光是否真正在你的舉手投足中沉淀了下來?有些人,工作了10年,但除了每月領薪水,每天干同樣重復的活,其他什么都沒有改變;有些人,工作了5年,但已經褪去了生澀的新人模樣,漸漸露出獨當一面的氣勢。 我爸爸做企業(yè)HR的時候,很關注那些頻繁跳槽的年輕人。在他看來,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靜下心學點知識,就匆忙的改變職場跑道,選擇下一個新鮮體驗,他們簡歷上的五六年工作經驗,根本代表不了能力,只能是一顆浮躁不安分的心罷了。 所以,朋友,當你在這個節(jié)點上重新估量自己的職場含金量的時候,要問問自己,這5年亦或者10年的工作經驗,教會了你什么,改變了你什么。在你的年齡跑步前進的時候,能力有沒有快步跟上來。倘若有,那么證明這些時光沒有白白流逝,倘若沒有,當下就要奮發(fā)圖強,留給你的時間并不多了。 3、你和你自己的關系 往好處說,人在一天天成長,往現(xiàn)實里說,人在一天天變老。 當人的體力和精力不在是優(yōu)勢時,就到了拼耐力和心智的時候。年輕人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拿來試錯,但你沒有太多回旋的余地,所以只能靠心智去減少試錯的成本。 看問題不要在停留在表面,格局應該站得更高。你認為自己是個士兵,就會以士兵的視角去處理問題;但如果你無限讓自己接近將軍的格局,你會站在全局上處理統(tǒng)籌問題。 做企業(yè)很多年的長輩常跟我說過,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也會不一樣,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顯現(xiàn)了出來。 你在職場上做著具體操作的活,但沒有人會限制你思維的自由,你可以嘗試站在更高的系統(tǒng)層面去思考,當思維模式從雇員視角調整到雇主視角時,你會發(fā)現(xiàn)海闊天空。 所以,朋友,當你審視自身職位的時候,請問問自己,你理解你老板的工作思路嗎,你可以讓自己的思維無限接近領導的思維嗎?如果可以,請嘗試努力證明給他們看,如果不可以,請嘗試努力證明給自己看。 02 如果你還沒有到30歲,那么還有時間讓你積累未來30年職場戰(zhàn)斗的重要武器。 30歲之前可以跟所有人談后悔、抱歉和放棄,但30歲之后除了自己,沒有人愿意聽你的這一番話了,loser是他們內心對你下的一個判斷。 你要做哪些事情: 1、盡快找到職場上奮斗10年的目標。如果沒有具象的工作崗位,那么就問問自己最崇拜的職場偶像是誰,以他為目標。目標必須清晰,奮斗必須堅持,不要中途輕易改變方向,這段時間的積累將會成為你未來職場議價最好的武器。 2、打造你的核心競爭力。真正性價比高的工作永遠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勝任,高處不勝寒的領域,是沒有對手的,是沒有限價的,更是沒有天花板的,不再是職場決定你的發(fā)展,而是你決定職場的可能性。沒有競爭力的崗位,就意味著隨時隨地的可替換,你把低含金量的活干的再嫻熟也沒有用,年輕人憑精力旺盛就可以淘汰你。 3、記住直線永遠是最近的距離。目標明確后,朝著方向不折不扣的前進,路途中一定會有誘惑讓你偏離方向,告訴你直線很辛苦,而另一個選擇有你當前渴望的職位和薪酬。職場上選擇的次數(shù)越多,消耗的時間成本的越高,而目標明確的唯一選擇卻可能是時間成本最少,耗時最短的成功之選。 4、明確工作中你學到了多少。面對困惑瓶頸的時候,問問自己是不是把這份工作該學習的地方都學透徹了,有價值的人脈資源都積累到了。如果是,果斷跳槽。如果不是,請把本事都學到了再謀劃下一步。每一次跳槽應該是職場身份的全新蛻變,從一個團隊成員跳槽成了團隊的核心,從項目的參與者跳槽成為項目的領導者。 03 如果你已經邁過了30歲這個節(jié)點,那么再懼怕再慌張也無濟于事,任何的恐懼都無法讓時間倒流回從前,而恐懼打壓下的潰敗和放棄也只能當糟糕的現(xiàn)實變得更加糟糕罷了。 你要做哪些事情: 1、接受現(xiàn)實,面對現(xiàn)實。當鴕鳥解決不了問題,當逃兵逃避不了問題。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分析職場的優(yōu)勢和劣勢。20多歲的年輕人是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你是需要把自身的職場優(yōu)勢打造成核心競爭力。 2、利用好你的職場優(yōu)勢,進一步放大你的優(yōu)勢。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的職場需求是多樣的,木桶原理不再是標準,在做大你優(yōu)勢的時候,可以借助別人的合作來彌補你的劣勢。單打獨斗在這個世界不再通行,團隊作戰(zhàn)才是走的更遠的法寶。 3、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來經營。你的優(yōu)勢就是核心競爭力,它是公司的品牌和口碑,做出它的影響力,做出它的輻射圈。影響力越廣,就意味著市場需求你的人越多,你就越有優(yōu)先選擇權。 4、要成為自己職場的策劃人和領導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和揣摩變化。為什么“遠見”是形容領導者的,因為他們讓自己站在了山頂上,所以看的永遠比山腳下的人多和廣。 04 所有即將邁入30歲,亦或者剛剛邁入30歲的朋友,請抓住時間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點厚度,也為未來的人生累積一點高度。 人生注定是單程道,有去無回。既然別無選擇,那就風雨兼程,去看一看山頂?shù)娘L景,去體會下一覽眾山小的風光吧。 上一次的《寫在30歲的人生邊上》給大家送了正面的期望,但這一篇文章希望能夠大家一些思量。人生真的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隨時可以撤離的游戲,你每邁出的那一步,每一做出的一次選擇,都有可能徹底改變你和你家庭未來的走向。 過去30年所經歷的恐慌,希望變成未來30年你奮斗的力量。 送王菲《人間》中的一段歌詞給大家:風雨過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會有彩虹/所以你一臉無辜不代表你懵懂/不是所有感情都會有始有終/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可生命總免不了最初的一陣痛/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愿你以后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