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與作用】 中醫(yī)認為,紫蘇葉味辛,性微溫,無毒。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 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 主治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并能解魚蟹毒,癰瘡蛇毒辣。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用于風(fēng)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紫蘇葉還有使機體支氣管分泌物減少的作用,具化痰平喘的功效。
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癥,均可應(yīng)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yīng)用。
紫蘇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中魚蟹毒后可用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附方】 蘇葉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jié)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1、治感冒:紫蘇葉 10 克,蔥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溫服。 2、治外感風(fēng)寒頭痛:紫蘇葉 10 克,桂皮 6 克,蔥白 5 根,水煎服。 3、治急性胃腸炎:紫蘇葉 10 克,藿香 10 克,陳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4、治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 15 克,陳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5、治孕婦胎動不安:麻根 30 克,紫蘇梗 10 克,水煎服。 6、治妊振嘔吐:紫蘇莖葉 15 克,黃連 3 克,水煎服。 7、治水腫:紫蘇梗 20 克,蒜頭連皮 1 個,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8、治食蟹中毒:紫蘇葉 30 克,生姜 3 片,煎湯頻飲。 9、治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水煎泡洗患處。 10、治子宮下垂: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 11、治寒瀉: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 【食用禁忌】 1.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 2.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 3.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4.紫蘇油升高血糖,故糖尿病患者應(yīng)忌大量服用。 【食療菜譜】
材料:紫蘇葉,青椒,紅椒,蒜,食用油,鹽,味精。 做法: 1.紫蘇葉切碎、蒜切末、青椒紅椒切碎??; 2.坐鍋熱油,放紫蘇葉爆香盛起; 3.鍋中留底油,下蒜末、青紅椒炒出辣香,倒紫蘇葉炒勻,放鹽、味精調(diào)味裝盤。
材料:排骨2條,紫蘇,醬油適量,姜少許,蒜少許,鹽適量,糖適量。 做法: 1.排骨用鹽、糖、醬油腌2個小時。 2.紫蘇取葉、切碎,姜、蒜切成蓉。 3.將腌好的排骨用慢火將其炸至兩面金黃,起鍋。 4.鍋中放入姜蒜爆香,然后再放入排骨、紫蘇翻炒。 5.再放入少許糖跟醬油,蓋上鍋蓋至收汁即可。 紫蘇葉有很好的安胎作用,所以對于胎氣不是很穩(wěn)定的人,就可以通過吃一些紫蘇葉來調(diào)節(jié)身體。但紫蘇含有大量草酸,在人體沉積過多會損害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如果孕婦胎氣本來就是穩(wěn)定的,就不宜食用太多的紫蘇葉。 往期精彩推薦,點擊閱讀。歡迎轉(zhuǎn)載評論! 農(nóng)村人把它當豬飼料,城里人卻認為它比人參還金貴! 感覺身體被掏空?農(nóng)村常見的植物能治療,城里人就腎虛去吧! <傳播簡單易懂的食療養(yǎng)生法>傳播簡單易懂的食療養(yǎng)生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