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是攝影中常用的畫面表現(xiàn)方式之一,如果能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有視覺沖擊力的照片。今天,我們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對比。 大小對比 大小對比對確定畫面的空間感、距離感有很大幫助,能使畫面產(chǎn)生一種張力。那些高大的建筑物、樹木、人物,沒有小物體的襯托,就很難產(chǎn)生高大的感覺。同樣,沒有那些高大物體的襯托,也很難產(chǎn)生渺小的感覺。 明暗對比 明暗對比是攝影創(chuàng)作中最常見的一種對比手法,直接影響著畫面的整體效果。一般的處理方式是將最亮的部分作為主體,放在畫面的中心或顯要位置。例如拍攝珠峰,利用早晨照在峰頂?shù)牡谝豢|陽光,其余部分因沒有陽光而處在陰影中,就能強烈地突出主體,很好地表現(xiàn)珠峰的立體感、質(zhì)感和空間感。 虛實對比 虛實對比表面上是畫面上虛的部分和實的部分清晰與模糊的關系,實際是突出主體,增強感染力的一種特殊對比手法。比如有人拍攝的花樣滑冰,畫面大部分是運動員模糊、虛幻的身影,但總有主體是清晰的。這樣既能表現(xiàn)出動感,又能留出想象空間。 疏密對比 利用疏密對比可以增強畫面的美感和趣味,突出主體。在具體運用中既可將主體安排在畫面密處,也可以安排在疏處,使畫面疏密有致,富有節(jié)奏感。我國古代的山水畫家對疏密的控制和運用是非常到位的,有“疏可跑馬,密不透風”之說。疏密對比實際上是對畫面各部分位置的一種經(jīng)營,處理好了就能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韻味感。 色彩對比 色彩本身就富有表現(xiàn)力,用好色彩對比,視覺沖擊力是很強的。色彩對比主要是色彩的冷暖、明度、飽和度的對比和不同色彩面積的對比。特別是不同色彩面積的對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對確定畫面基調(diào)、營造畫面氣氛、烘托主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動靜對比 充分利用動與靜的對比,也是畫面產(chǎn)生活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法。在一些體育題材、野生動物題材、鳥類題材以及舞臺題材等拍攝中,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是改變呆板、平淡狀況,豐富畫面視覺元素的重要方法。 質(zhì)感對比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攝影師在拍攝美女時,往往不去很漂亮的地方拍攝,而是在一些古老、破舊的老房或廠房里拍攝,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為了追求質(zhì)感上的對比。粗糙、古舊的墻壁與美女光滑、細膩的皮膚能產(chǎn)生強烈的質(zhì)感對比。下圖中瑪瑙的光滑質(zhì)感就與粗糙的木紋形成了對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