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們的形有關(guān),釉、紋飾、工藝也決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說的杯的名字是跟它們的形相聯(lián)系的,多數(shù)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盞,有叫碗,有時它們也可以用來喝酒。 盞 盞:飲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體略小。宋代有黑、白、醬、青、白和青白釉茶盞,以黑釉為貴。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盞,建盞。事實上,從宋朝開始,盞成為喝茶的專用器具,也意味著喝茶這件事開始從生活層面進入到了精神享受層面。 杯 壓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豎直,自下腹壁內(nèi)收,圈足。握于手中時,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于手緣,體積大小適中,分量輕重適度,穩(wěn)貼合手,故稱“壓手杯”。以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最為著名。 撇口杯:口略往外撇,腹微斂,滾圓圈足。胎薄,胎質(zhì)細潤,這個形狀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見的,茶湯入口的圓潤度高于上一個,但比較真實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個,總體感覺比較自然和真實。 “折腰”杯: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晉書`陶潛傳》。在此以后,“不為五斗米折腰”成為有骨氣的代稱。折腰杯高度大小適中,聚香,聚味,也貼合手部曲線。下次老板請你喝茶的時候,記得要看清楚是不是折腰杯呀。 六方杯:任何一個喜歡收藏汝窯口杯之人,應(yīng)該對六方是沒有免疫力的。形狀大小適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來更加圓潤。六棱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掌柜比較喜歡這種六方帶點曲面的六方杯,有方有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