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雞又稱金雞、紅腹錦雞。嘴短而粗壯,后頸圍以橙色扇狀羽,長尾,翅膀圓短不發(fā)達,善走。雄鳥羽毛顏色極為艷麗,雌鳥褐色多斑紋。喜棲息于山地巖坡,出沒于灌木、竹林間。中國古代的官服是最能體現(xiàn)封建等級制度的,明清時期,文武百官通過身上補服的紋繡就能向其他人表明自己的官位品階。補服上紋飛禽以示文官,而武官則會紋飾猛獸。當(dāng)時的二品文官補服上的紋飾就是錦雞,由此可見,錦雞在明清時期的人們心里占著一席不能動搖的地位。 錦雞是長得非常漂亮的鳥類,體型不大,羽毛色彩鮮艷華麗,這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傳說中象征著權(quán)力和榮耀的鳳凰。錦雞雖然難以馴化,但它依然是人們喜歡的觀賞鳥類,宮廷內(nèi)府中經(jīng)?;筐B(yǎng),在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描述的賈府大觀園里就有它們美麗的身影。 畫里錦雞 錦雞入畫,并不是僅僅因為它的形象好,更因為它多在荒蕪巖多的山地、叢林中成長,而且非常好戰(zhàn),有著生命力頑強的拼搏寓意。此外呢,紅腹錦雞的肚子通常都是用朱砂顏料畫的,朱砂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辟邪之用(這個大家都懂的,道士畫符都用它……),因此國畫錦雞也有一定的辟邪作用。 在國畫中,錦雞一般都不是孤苦伶仃地立于紙上,而是成雙成對的在花下、樹下等等,有著“錦上添花”、“前程似錦”等吉祥的寓意。
絹本設(shè)色,縱81.5厘米,橫53.6厘米?,F(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全圖設(shè)色艷麗,繪芙蓉及菊花,芙蓉枝頭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錦雞,扭首顧望花叢上的雙蝶,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錦雞的動態(tài)。這種表現(xiàn)形式,在宋代花鳥畫中很是流行。五彩錦雞、芙蓉、蝴蝶雖然均為華麗的題材,但如此構(gòu)圖便不同于一般裝飾,而充滿了活趣。加以雙勾筆力挺拔,色調(diào)秀雅,線條工細沉著;渲染填色薄艷嬌嫩,細致入微。錦雞、花鳥、飛蝶,皆精工而不板滯,實達到了工筆畫中難以企及的形神兼?zhèn)?、富有逸韻的境界?/span> 元 王淵 《山桃錦雞圖》 紙本,水墨;縱111.9厘米,橫55.7厘米;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作畫坡石桃竹,兩雙錦雞樓于坡石之間。桃枝上的一雙小鳥作欲飛狀。枝上桃花或盛開,或含苞欲放。圖中花和葉都用水墨點畫而成,不用線勾。作者以深淺不同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出陰陽向背和不同的顏色。鳥身的羽毛舉涂染皴劃粗細筆兼用,不作精雕細琢。全畫筆墨穩(wěn)練、文雅,氣韻蒼古,是花鳥畫在元代由設(shè)色向墨筆過渡的代表性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