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持久,苦盡甘來
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币弧澳汀弊謽O為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俗語說:“爬山要耐得斜坡上的險徑,踏雪要有膽踏過危險的橋梁?!笨梢娺@一個“耐”字具有深長的意義,險詐奸佞的世間人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如果沒有這一個“耐”字支撐下去,有幾人不墜入雜草叢生的溝壑呢? 人生之路布滿荊棘,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遂人愿,苦累和逆境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忍苦耐勞,忍辱負重耐寒,便是人生中一種經常性的忍,也是有志者必須做到的第一忍。 烏龜,堪稱大自然最完美的杰作。因為作為一個物種,它的進化與繁衍生存都是屬于非凡成功的典范。 一般人看烏龜,只注意它的丑陋、笨拙,而忽視了它那種難能可貴的烏龜精神和超強的生命力奇跡。實際上,在烏龜身上,有許多的優(yōu)秀品質,是值得人類學習的。 首先,它是頑強的信念守恒者——物種的長存和自身長壽這一亙古不變的先天信念,使它們能夠億萬年繁衍,生息不滅。所以,連我們人類也不得不謙卑地稱它們?yōu)楣爬系奈锓N。 耐心,在必要的情況下,它可以做到生與死的暫時互換,以達到求生存的目的。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無法做到的。只要需要那樣做,它的耐心即可化為頑石,幾天、幾個月乃至幾年一動不動。自然界的殘酷讓它們明白了,時間是戰(zhàn)勝一切的法寶。而利用時間作武器克敵制勝,就必須煉成一種近乎于死亡的超凡耐心。 而這種耐心必須由一副堅硬的甲殼來保護,堅硬的甲殼就是烏龜抵擋外界侵害的外衣,即使那外衣讓它看上去笨拙丑陋,它也絲毫不在意。 烏龜的成功讓驕傲的人類嫉羨無比,所以,自古便有人類拜烏龜為師的先例。練氣的人,專有研究龜息之術的,佛家的坐禪,以及現代人搞的坦克等等都是從烏龜的身上模仿而來。拜烏龜為師,你將受益無窮。 心燈就烏龜而言,它無非就是求生存、長壽。對人而言,則是指追求的方向和成功的信念,但是不管我們的目標是什么,都需要向著目標努力。目標不同,成功的形式自然也是各異的。我們可能乘飛機在天上飛來飛去,或駕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或借助于電腦、電話……而烏龜在泥土里緩緩挪動或縮進甲殼中與食肉動物們較量意志。 生命的奇跡完全在于你必須賦于它一種信念的力量;一個在信念力量驅動下的生命即可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受漢武帝之命,以中郎將的身分為特使,拿著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旄節(jié)”,與副使張勝以及助手?;莺桶儆嗝勘?,攜帶著送給單于的禮物,護送以前扣留下來的全部匈奴使者回匈奴去。當蘇武在匈奴完成任務準備返漢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 前些時候投降匈奴的漢使衛(wèi)律有個部下叫虞常,想要謀殺衛(wèi)律歸漢。這個虞常在漢朝時與張勝私交甚好,就把整個計劃跟張勝說了,張勝贈送禮物以示支持,沒想到虞常的計劃還沒實施就泄露了。蘇武因張勝而受牽連,他怕受審公堂給漢朝丟臉,想拔刀自殺,被張勝、虞常制止。 虞常受審,經受不住酷刑供出了張勝,因為張勝是蘇武的副使,單于命令衛(wèi)律去叫蘇武來受審,蘇武不愿受辱,又一次拔刀自殺,被衛(wèi)律抱住奪下刀來,但蘇武已受重傷,血流如泣暈死過去。蘇武視死如歸,單于佩服他的勇氣,希望蘇武能夠投降為他效力,早晚派人來問候,企圖軟化蘇武。但蘇武不肯屈服。 蘇武恢復健康后,單于命令衛(wèi)律提審虞常和張勝,讓蘇武旁聽,在審訊過程中,衛(wèi)律當場殺死虞常以此威脅張勝。張勝膽卻跪下投降,衛(wèi)律又威脅蘇武并舉起寶劍向蘇武砍來,蘇武面不改色地迎上前去,衛(wèi)律看軟化威脅都不能使蘇武屈服,就報告單于。單于聽說蘇武這樣堅強,就更加希望蘇武投降。他下命令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窖里,不給一點吃喝。這時天上正下著大雪,蘇武就躺在那里,嚼著雪團和氈毛一起咽進肚里,幾天以后,仍頑強地活著。 單于一計不成,又命令人把蘇武遷移到北海沒有人煙的地方,讓他獨自放牧公羊,說是等公羊生子才讓他歸漢,在荒無人煙的北海,蘇武白天拿著漢朝的旄節(jié)放羊,晚上握著它睡覺。沒有口糧,他就挖掘野鼠洞里藏的草籽充饑。當單于又派人勸降,并告知他母親已死,兄弟自殺,妻子改嫁,兒女下落不明、死活不知的消息,想以此達到動搖他的信念的目的,但又一次被他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蘇武在荒涼酷寒的北海邊上,忍饑挨餓、受盡苦難,但仍以堅強的毅力,度過了漫長的、艱苦的歲月。一直到漢昭帝始于元六年(公元81年)的春天,經幾度交涉,蘇武、?;莸?span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9人才終于回到了久別的首都長安。蘇武出使的時候,是個40歲左右的壯漢,他在匈奴過了19年非人的生活,歸漢時已是個須發(fā)皆白的老人。蘇武堅忍不屈、不怕磨難、永不失節(jié)的事跡轟動了朝野上下,被編成歌曲在民間廣泛流傳。 從自殺到頑強的活下來,蘇武的所作所為都是在逆境中向敵人顯示大漢朝人的一種尊嚴。兩次自殺是怕大堂受審給祖國丟臉,說明他根本就是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剛強漢子。后來又在極其惡劣的非人生活條件下堅持了19年之久,卻是在向敵方示威:我雖無力反抗,但我決不投降變節(jié)。他抱定了“我頑強地活給你看”和“不回漢朝,死不瞑目”的信念,克服所有的困難,承受著非人的折磨,終于堅持到返家歸國。 堅定的信念創(chuàng)造了奇跡。他在不可能的條件下生存了19年并最終夙愿得償。 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經受住重大的人生挫折和非常的磨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如果連苦累、饑寒、失敗和侮辱都忍不了,那就沒有什么能忍受的。越是經常性的忍,越需要精神和毅力來支撐。否則,一點苦也受不了,那就休想干成什么大事。 感悟:歷史有遠去的塵煙,有近代的風云,更有剛剛遠去的時光??v觀人類歷史,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悲喜劇。權力爭奪,總有人占據主動、穩(wěn)操勝券;宦海沉浮,總有人左右逢源、立于不?。幻麍錾?,總有人游刃有余、進退自如。同時,也總有人滿腹經綸卻終生不得志;英雄蓋世競敗給潑皮無賴;君子清正廉潔卻屢屢受挫。在紛繁復雜的歷史悲喜劇中,總有生存規(guī)律可循,這些規(guī)律是人們必知的生存智慧—老人言,也是人們立身處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會這張無形的棋盤上精心地布局。善于揣摩人的心性,知曉歷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擁有精妙絕倫的高招,下出變幻莫測的妙棋:強者當更強,弱者將突圍,變弱為強。歷史的典故以及老人言不僅僅享受到無數精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也能夠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現實中更好地選擇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敗。文/單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