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系列第一篇:彩云南現(xiàn)---三十小時開啟夢的旅程 尋找最美的香巴拉 清晨,大研古鎮(zhèn)漸漸地從昨夜的狂歡之中蘇醒,泛紅的街燈尚未退去,此時小巷中已經(jīng)有人打掃起來。 收拾完行李后,老板娘送我們到古城口找去瀘沽湖的車,途徑的郵局還沒開門,就順手將寫好的明信片轉交給她,讓她幫忙寄出去。找到了司機,老陳去吃早餐,我跟隨司機去車上時,在大理相遇的蘇州小王和她男朋友也趕了過來,我們互相間都很驚喜,雖然知道他們今天也去瀘沽湖,卻想不到又能相遇在同一輛車上,又能共同去完成一段旅程了。 這是一輛旅游專車,車上還配備一名導游,時不時和我們講講笑話,活躍氣氛!大家都很疲憊似的,相互間都不怎么說話,可能每個人都明白前方的路途艱辛,刻意地去保存自己體力。行走在去寧蒗的公路上,汽車不斷的上行,大山越來越多,海拔也越來越高,蜿蜒盤旋于幾座大山之間時,車就像蝸牛般慢慢爬行,當經(jīng)過記不清多少次幾乎 180 度大轉彎后,我們已經(jīng)停在了著名的寧麗十八彎的制高點處,大家迫不及待地下車回望山間的公路奇景,曲折的山路形成十八個彎道,就像一條巨蟒長蛇舞動柔軟身軀俯臥于無盡的山巒之中。 通過十八彎,就能看見公路邊時而出現(xiàn)的金沙江,這個時節(jié)的金沙江水呈淺綠色,顯得更加溫柔多姿。 路是越來越不好走的,到了中途停車休息時,老陳發(fā)現(xiàn)了從另外一輛旅游車上下來的新西蘭人,我也揮手過去向他打個了招呼,聽他唐山的女朋友說,自從那天在喜洲一別后,他們立即返回下關火車站趕乘火車來的麗江,不想幾天之后又會在去瀘沽湖的路上相遇,大家都面帶笑容,心底說不出的開心! 又重新上路,總感覺有走不完的路,大山越來越深,路也越來越顛簸,人的身體也隨著這上下起浮的波動慢慢酥軟酸痛。 當汽車穿過樹林的空白瞬間時,有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疲憊的雙眼像放電般地閃爍出萬丈光芒,我確定遠處那一定就是格姆女神山,山腳下是一大片平靜如鏡的湖水倒映出來的蔚藍天空。還來不及驚嘆,我們就停在了空曠的觀景平臺邊,全車的乘客都歡呼起來。身體的所有疲勞都拋在了九霄云外。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純凈,讓我們這些飽受城市污染的迷茫心靈頃刻間洗凈了塵埃。 想起之前導游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香巴拉”,這個在藏語中代表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美麗地方,這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園,或許就在我眼前,起碼在此刻自己的心目中是最美的香巴拉! 來到大落水村旁的瀘沽湖邊,晶瑩剔透的湖水散發(fā)出迷人的波光,我想也只有格姆女神的淚水才能這么純凈。 登上豬槽船,大家一起劃向湖心的永寧島,船上的摩梭男人唱著動聽的山歌,美妙的旋律也吸引來成群在此過冬的候鳥,落日下的余輝撒向湖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使人無發(fā)睜開雙眼,只有背向它,朝著湖底發(fā)愣。時而看得見湖底的小小鵝卵石,時而無趣地用手拍打一下這冰冷的水面。 圍著小島劃了一圈,我們上了岸。小島不大,也可以說是一座小山包,大家一起向山頂?shù)睦葟R進發(fā)。 喇叭廟里似乎無人,只有門口的大黃狗在深情地注視著我們,它肯定是這座小山頭的主人,熱情歡迎這群遠方客人的到來。 這里風景極佳,四周全被碧水環(huán)繞,在一個非常好的角度給老陳拍了幾張照片,后邊的旅伴們迫不及待地一個接一個地將手中的單反交給我,也讓我給他們拍,我還真納悶,然道本大爺看起來很專業(yè)嗎?為什么每個人都來找我拍?看著自己手中的 H2 和他們這些單反比起來簡直就是玩具,恨不得立馬扔出去! 強盜不走回頭路,我們順著從喇叭廟背后的一條小道下去,在半山腰可以看見一棟毫不起眼的兩層木結構房子,只是在墻邊的牌子上用中英文寫著:“洛克簡介《約瑟夫 . 洛克( 1884--1962 ),美籍奧地利值物學家 . 地理學家 ……., 先后在麗江瀘沽湖地區(qū)渡過了 27 年》”。原來這里是洛克先生在小島上的舊居。 下山的路正對著 格姆女神山,我走在最后,想像著當年的洛克下山時所面對的同樣風景。或許正因為這山,湖,島,連成一線的完美,讓人的內心沉靜下來,能找回真正的自我,也正因為這樣,讓洛克在這異國他鄉(xiāng)寂寞的天地間,渡過最快樂的 27 年時光。 當回到對岸的落水村時,紫霞籠罩著整個大地與水面,靜逸得讓人迷醉。只記得,湖邊 5 元一串的烤銀魚,味道極其鮮美,讓人愛不釋口,不是旅行大巴馬上要開走,真恨不得將烤攤上所以的銀魚都吃個精光就好。 







關于摩梭人賓瑪 車上大部分游客的終點是不遠處的里格村,而只有我們的終點是更遠處的小落水,汽車在里格的路口將我倆放下,揮手向小王告別后,徑直走向前方白色的小面包,摩梭人賓瑪正在那里等著我們。 賓瑪兄非常熱情,笑著從車里出去歡迎我們,大家相互認識一番后,車立即起動開向“格姆山下客棧”。 賓瑪為人正直熱心, 現(xiàn)在的主要工作是經(jīng)營自家兄弟八人花了十幾年功夫一點一滴建造起來的小客棧 “ 格姆山下 ” 。 他是土生土長在云南瀘沽湖邊小落水村人。八個兄弟,家境貧寒,為維持生計,去四川打工差點客死異鄉(xiāng),幫家里打銀魚遭遇風雪交加,上山采松茸卻總是采不到最好的那一批,喜歡打獵可是最忠心的鬣狗誤食了鼠藥,倒賣過蟲草卻也沒什么收獲,在麗江做了幾年導游,摩梭人的性格讓他結交了不少海內外的朋友,卻沒有任何發(fā)財?shù)嫩E象,做過酒吧,因為總是請朋友喝酒吃肉最后只能轉讓,去過北京尋找自己的愛情,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輾轉了這近三十年,又回到了家鄉(xiāng),青山綠水,世外桃源,山歌嘹亮,好酒好肉,才恍然大悟,只有這里,只有小落水才是自己的家,摩梭人唯一的天堂?,F(xiàn)在除了經(jīng)營客棧外,大部分時間做些公益事業(yè),客棧也成了中轉站,忙著為大山里的孩子送去全國各地好心人寄來的書本文具和衣物。 夜幕下只能看見里格半島上的點點燈光,面包車在漆黑之中將我們帶到了客棧的大院里, 賓瑪 熱情的招呼我們去吃飯,就在他老祖母的房子里,火塘燒得正旺,豐盛的晚餐,有肉有酒,有他的兄弟們,還有一種家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