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精英中學高效“6+1”課堂模式 石家莊精英中學首創(chuàng)的高效“6+1”課堂模式,是繼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之后的第三大課堂教學創(chuàng)舉,既有理論依據,又極富推廣和使用價值。 高效“6+1”課堂模式的流程主要是課堂的“導”“思”“議”“展”“評”“檢”和自習課的“練”七個環(huán)節(jié)?,F在李校長說,“練”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改為“用”。 一是導,教師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實現舊知向新知的導入,以激發(fā)學生對將要學習知識的好奇心(大約5分鐘); 二是思,教師下發(fā)學習提綱,學生按照課堂學習提綱上的路線圖讀課本,自學深思,勾畫圈點,分析歸納,并做好記錄(大約18分鐘); 三是議,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討論題目,按照小組起立討論(討論內容為有一定價值的問題)(大約9分鐘,特別是起立討論,比一般課堂的坐下來討論效果更好); 四是展,學生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激情展示,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zhàn)、糾錯、補充(大約8分鐘,展示的形式也很實在,不追求活潑和氣氛); 五是評,激情展示結束后,教師開始精講,對本節(jié)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大約7分鐘,最體現教師功夫和水平的環(huán)節(jié)); 六是檢,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方法和規(guī)律進行回顧,接受教師的檢測(大約3分鐘,這個環(huán)節(jié)時間很短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還有專門的練的環(huán)節(jié)); 最后是練,通過練習、作業(yè)或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夯實雙基,最終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他們的課程表上上午第五節(jié)課排的都是公共自習課,學生自由練習,主要解決教師下發(fā)的“自助餐”,下午三四兩節(jié)課和晚自習的部分節(jié)次排的是學科自習,主要進行限時訓練,一般有幾節(jié)正課,就有幾節(jié)限時訓練課)。 這一課堂模式,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將傳統的“授之以魚”轉變?yōu)椤笆谥詽O”,要求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轉變,在教學中既要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強調過程和方法。每節(jié)課都要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所有學生都緊張、高效。學生要不停地去閱讀、思考、質疑、辯論、動手練習等,讓學生對當堂內容進行橫七豎八的解剖,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最后能用多把鑰匙開一把鎖。 高效“6+1”課堂模式將課堂的主角從老師轉變?yōu)閷W生。課堂上能讓學生表達的,盡量讓學生表達;能讓學生做結論的,盡量讓學生做結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fā)表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習的過程由枯燥變得生動,解決了學生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效率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究其根本,我認為是一種生本教育理論和模式的實踐,是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是讓學生變“學懂”“學會”為“會學”“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