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個人的身體健康,營養(yǎng)均衡成了我們的每日課題,水果的地位也愈來愈高。那么水果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吃水果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真相:飯前半小時吃水果能夠增加飽腹感,但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能在體內(nèi)迅速轉(zhuǎn)化為葡萄糖而被身體吸收。再加上水果中的粗纖維能給胃一種“飽脹”的感覺,從而降低食欲,讓我們不至于“暴飲暴食”。 疑問二:飯后不能吃水果,會在胃里發(fā)酵腐爛? 真相:飯后1小時吃水果最合適。 飯后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質(zhì)和脂肪會影響消化快的水果,有可能導(dǎo)致胃腸脹氣等癥狀,尤其是腸胃不太好的人,建議飯后1小時再吃水果。 疑問三:空腹不能吃水果,會胃痛? 真相:因人而異,胃酸過多、消化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吃水果。 如果消化功能強勁,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水果完全沒問題。倘若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分泌過多,甚至有胃腸道疾病,就不要空腹吃水果,尤其是山楂、楊梅這些酸味較重的水果,會讓本就“偏酸”的胃部雪上加霜。 疑問四:都說“水果上午金,下午銀,晚上是土”是真的嗎? 真相:吸收水果的營養(yǎng)和時間無關(guān),不一樣的其實是水果的功效。 人對水果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與消化液的分泌狀況和胃腸蠕動能力有關(guān),和時間沒有直接聯(lián)系。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只要腸胃功能正常,對水果的吸收其實沒有區(qū)別。但是,不同的水果功效不同,為了追求不同的功效,可以選擇在更合適的時間吃不同水果。 那么,究竟什么時間該吃什么樣的水果呢?跟著城小信一起看看下面這張水果時間表,根據(jù)身體不同時間的狀態(tài)變化來吃水果,保健作用會大大提高哦~ ---早晨 酸性小、吸收好 早晨,人體對營養(yǎng)吸收快、利用率高,可選擇香蕉、葡萄、梨子、橙子、芒果等水果,對胃腸道刺激性低。 ---午飯前 提升飽腹感 午飯前,人體處于饑餓狀態(tài),避免進食過快、過多;可選擇蘋果、柚子、西瓜、桃子等水果,可以提升飽腹感,控制主食攝入量。 ---午飯后 促進消化 午飯后,不宜立刻吃水果,應(yīng)在飯后1小時;可選擇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檸檬、番茄、菠蘿、獼猴桃等,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下午2-3點 改善疲乏 下午2-3點人體處于疲倦、困乏狀態(tài),此時吃香蕉、西瓜、柑橘、蘋果、櫻桃、紅棗等水果,能改善疲倦、困乏等現(xiàn)象。 ---睡前 安神、促進睡眠 睡前宜吃易消化的水果,而是選擇如桂圓、紅棗、橘子、柚子等這些一些助消化、安眠、緩解精神緊張的水果。 吃水果的時間掌握好了,也要記住一些吃水果的禁忌,這樣才能保證水果在我們的身體里充分合理的利用。 1.不單一 健康飲食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食物多樣化,不同水果富含的營養(yǎng)元素不同,吃得“雜”一點,能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并且能促進營養(yǎng)平衡。 2.不多吃 雖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但是水果吃多了,攝入過多的糖分易導(dǎo)致血糖升高,同時會引起蛋白質(zhì)缺乏;所以適量攝入為佳。 3.爛掉水果不要吃 很多人會把水果爛掉部分切掉,吃沒爛掉的地方;其實沒爛掉的地方也含毒素,不僅營養(yǎng)會下降,還可能引起頭暈、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 4.吃完水果要漱口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過水果不刷牙漱口,容易危害牙齒和口腔黏膜健康。 5.不迷信高檔水果 進口水果的營養(yǎng)素含量不一定就是高的。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教授于康說:吃水果,自然是要“食以鮮為先”。新鮮的水果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保留得好,能使人體最大限度地獲取水果中的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而那些進口水果由于要長途運輸,果農(nóng)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來,然后通過化學(xué)藥劑來保鮮,這很可能影響到水果的品質(zhì)。 6.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中老年人喜歡用水果代替蔬菜,而光靠水果補充維生素也是不正確的,正常的吃法是:每頓吃蔬菜,每天吃水果。 7.糖尿病人注意選擇 各種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約為6%~20%。應(yīng)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 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人較為合適,而香蕉、紅棗、荔枝、菠蘿、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來源:健康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