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無爭,無奪。一切自然,一切脫俗,一切入幽美邈遠(yuǎn)的意境去。 入口的茶,有甜,有澀,有苦,天然的味道,任何人工飲料無可替代。就像幼童時(shí),于山間摘下的葉片,咀嚼后的青澀。暖流過心頭,百骸舒暢。仿佛置身于小橋流水人家,流水潺潺,樹影婆娑,青石板橋,歷歷在目。當(dāng)然,能夠產(chǎn)生此等幻想,也必須在一處寂靜幽美的場(chǎng)所。于鬧市茶館中喝茶能想到什么,不提也罷。 喝茶不以量取勝,講究的是喝茶的頻率和速度,一小杯茶也要分幾口飲盡,每一口味道皆不同。喝茶的感覺沒有喝酒來的迅疾痛快,喝的是舒服,是身心慢慢悠悠的生發(fā)愉悅。 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jīng)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也許是一杯淡淡香茗。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紛繁中淡定心弦,心靜時(shí),過往的糾纏都可以擱置在一邊晾曬,而你獨(dú)享此刻,寧靜的光陰。 低調(diào)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低調(diào)生活,是一種無限的優(yōu)雅。水汽氤氳,茶香清裊,夜色依舊,一杯清茶,裊裊的彌漫著特有的香氣飄散在寂靜的雨夜里,苦澀而恬淡的味道如一曲綿長的樂符,悠揚(yáng),清爽,彌漫我的心季。 茶道,貴在隨心。茶不必精, 量人之有; 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室不必華,有心則境。用心喝茶,每個(gè)人都能品味到茶之真味。 少年似花茶,春雨觀花,其性純真;青年似綠茶,夏山賞綠,其情淳美;中年似紅茶,秋霞品紅,其懷相善;老年似白茶,冬雪飛白,其根歸靜。 沒有什么能夠阻止一顆心的遠(yuǎn)去,就像沒有什么能阻止一泡茶的變淡;不過好在我們可以等待另一顆心的靠近,可以期待另一泡茶的滋味,一切都不會(huì)太遲… 清茶以待靜者,淡茶以待明者,濃茶以待強(qiáng)者,好茶以待善者。觀茶煙悟其飄渺,因無心而生其道。茶是水寫的文化。茶是靈魂入水,水的靈魂入心,心的靈魂入道,茶是水中至善,茶不入禪,皆為俗事,禪不入心,皆為妄語。拈花微笑,一壺?fù)]塵,品至真至凈的茶,悟至真至凈的心。 吃一碗茶,清冽醇厚的茶香欣然而來,直抵心扉,原來有些東西經(jīng)了時(shí)間,便最是潤澤芬芳,如秋夜的心事,低眉順顏間,少了幾許寂寥,多了幾分清歡。 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gè)什么!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