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飲食、運動、服藥……)已成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有一項卻被99%的人忽視了,為了讓大家深刻認識,先看一個案例: 案例點播
當口渴以后再喝水,這時候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脫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樞神經發(fā)出要求補充水分的信號。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打個比方,口渴后才喝水,等于泥土龜裂了才灌溉,肯定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而夜間過度控制水分攝入,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量減少,血小板凝聚,使原本就粥樣硬化的血管更易產生栓塞,栓子脫落會導致各種不良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王婷姝 樂普網絡醫(yī)院特聘資深醫(yī)生 樂普網絡醫(yī)院的資深醫(yī)生王婷姝告訴記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心腦血管急癥多發(fā)生于睡眠時或早晨,主要原因為血液粘稠度高,對于有動脈硬化斑塊的患者來講,此時斑塊容易破裂,從而導致心梗腦梗甚至猝死。 冠心病患者喝多少水合適? 一般情況下,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除食物中和機體的熱能代謝產生的水之外,每天最少喝水1200毫升。杯子有大有小,在沒有刻度的情況下如何衡量1200毫升的量,北京天壇醫(yī)院心內科劉玄重教授給我們支了一個招: 劉玄重 北京天壇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 “我個人建議,根據尿色來決定,如果早上尿色很黃,說明水喝少了,如果很透明,說明喝多了。正常的尿色應該是淡淡的稻草黃色。通過這點,你可以清楚自己一天究竟該喝多少水?!?/p> 對于心臟病患者而言,喝多喝少也不盡相同。 胡大一 國家衛(wèi)計委健康教育首席專家 樂普網絡醫(yī)院院長,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提醒冠心病患者應多喝水,飲水量是1200ml,以免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導致心梗的發(fā)生。但如果有心臟功能衰竭時,則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劇,需要嚴格按照醫(yī)囑飲水。 喝水時間和方式要講究 晨起第一杯水很重要,不僅補充了整晚人體代謝所消耗的水分,同時還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稠度,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量一般在200ml左右。 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極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在睡前1小時~2小時,適當喝些水,能夠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發(fā)生。 有夜起習慣的朋友,也可適當地喝點水,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 無論是冠心病患者還是其他心臟病患者,都應“少量多次飲”。如果一次大口喝下太多水,水進入人體后,在腸內被大量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的工作量也會相應增加,使病人出現心慌、胸悶、手腳發(fā)軟,加重心臟病情。 現在大家明白,對于冠心病患者,喝水有好處了吧~但是,不是任何患者都適合多喝水,像心、腎功能不好,青光眼就不宜多喝水。如果還有什么疑惑,可撥打免費心臟服務熱線:4000-898-898,獲得專業(yè)靠譜的醫(yī)學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