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10 年,為什么有人已經(jīng)當上了董事總經(jīng)理,而有的人還是資深銷售經(jīng)理? 出道 10 年,為什么有人已經(jīng)當上了主編、出版人,而有的人還是資深編輯? 打拼 10 年,為什么有人已經(jīng)身價數(shù)十億美金,而有的人還在為競爭總監(jiān)頭銜而周游于人情場? 人和人的身價幾何倍的差距,真的就只是智商、教育背景、能力、勤奮程度所決定的嗎? 當然不是。更大程度上是由個人的價值觀、心態(tài)、眼界和選擇不同所決定的。 自從離開媒體后,每次老同事聚會,女孩間難免嘮嘮吃喝玩樂買包買鞋,有時她們會打趣揶我說 “反正你掙得多,來錢容易”。 其實,彼此心照不宣,大家是同一起跑線,同一段 80 后的青春,開始了同一段職業(yè)歷程。我們在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老板、同樣的水土環(huán)境里,共處了 10 年。 你我之間最大的差別,只因不同的價值觀,注定了不同的選擇。 正是 10 年前,所有我做過的被你當做傻逼的選擇,促成了此刻你和我的差別。 即便現(xiàn)在懂得,也不算太晚。 12 年前,我直升了碩士,在家閑得慌,去一家香港的嬰幼兒雜志全職實習,每天早上 8 點上班,下午 5 點下班,一個月我負責 20p 左右的內(nèi)容,實習工資 800 元。 公司很小,沒有辦公室政治,大家都很松散,上班打打游戲,逛逛論壇,嘻嘻哈哈的,到了快下班了,急急忙忙胡亂攢一攢了事。 我雖然做每件事都很認真,但公司并沒有高壓拼搏的氛圍,沒有嚴厲的主編來逼迫我們自我挑戰(zhàn)高難度任務,大家都是嘻嘻哈哈,自然生長。 當時,有個朋友介紹了一位的香港媒體人給我認識。他是香港的資深媒體人,30 多歲,他說他想在大陸找一份 6 位數(shù)月薪的工作。 我當時年輕莽撞,脫口而出說:不可能,大陸沒有那么高工資的編輯、記者。 他挑了挑眉,說當然可能,你太小,你根本就不會做媒體。 他讓我拿幾本我們的雜志給他看,翻了幾頁,說:你們雜志做的真夠爛的,這就是你的真實實力了嗎? 我回嘴說:當然不是啦,可是他們才給我 800 塊薪水,我隨便寫寫好啦。 他把雜志扔在了我面前的茶幾上說:
我扯白說:可是別人都是這樣的啊,我的同事比我還不努力啊,她們都混日子的啊,他們的工資比我高多了,做的事情還沒我多。 他:他們是是來討生活的,他們?nèi)边@一個月 5 千塊,你是來干什么的?你又不缺錢,你是來學本事的,浪費什么青春??? 那天的談話,對當時的我觸動非常大,走的時候他對我說:
后來,我真的踏踏實實的做了近 10 年媒體工作,如常地拿到了與付出對等的一切,成長、錢、榮耀、友情、家庭...... 少時想要的一切,都得到了。 當初,你被嘲笑過的每一個悶虧,很多年后,老天爺都會加倍償。 當年你做過的每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每一件赤手空拳迎難而上的事,每一次抗下的屎盆子,不解釋的委屈,終究牢牢地長在了自己身上,成為了無欲則剛的真實力。 今天,想給迷茫的年輕人,說說職場最荒唐也最盛行的幾大謊言。你若信了這幾大謊言,你的前程便在一開始就斷送了。 謊言 1:女孩子找工作要清閑,錢多、事少、離家近 要清閑,你怎么不去二舅的棋牌室打雜啊?錢多,事少,離家近,你怎么不去做小三啊?何止錢多事少,根本就不用下床。 20 歲的人,提前過上 50 歲的生活,要不要 2 點下班去街心花園打太極拳??? 工作是工作,事業(yè)是事業(yè),還有一種最扯淡的,叫做把工作當做 Lifestyle,對自己對別人都超級不負責任。 我們 80 后的父母這一代,街坊流傳這樣落后的價值觀,比比皆是。教唆女孩子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讓女兒遲到早退,上班打諢,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20 歲就已經(jīng)死了,80 歲才送去埋。 孩子一加班,老娘就拖后腿:“公司給你多少錢啊,你要這樣拼命?” 我每次回親戚家,都會有人來關心你說:“年輕人不要只知道賺錢!”
可悲的是這些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理想到底是什么? 也不知道他們教唆兒女偷懶?;急阋说倪@點時間,能回家孵出個金蛋?還是中幾百萬新股? 在最應該吃苦的年紀,吃苦就是賺便宜。 20 歲開始只顧眼前利益,吃喝玩樂圖清閑,注定后半輩子在油鹽醬醋家長里短里吃苦到底,等著中年危機被忙碌、責任、孤獨折磨得悲喜交加,又是何苦。 謊言 2:人際關系要搞好,領導同事不得罪 只有弱者,才靠左右逢源博感情來鞏固職場地位,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把時間浪費在企圖和所有人做朋友這件蠢事上。 職場的本質(zhì),是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個人經(jīng)驗增值,雙贏才能共榮。 把時間浪費在取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同事和領導,每做一件事,都要想所有人開不開心,只能說明在這個局面里,你是個沒有一技之長的弱者。 真正能夠保護你的不是什么背景、關系、抱團、人情世故,進入一家公司,你最好搞清楚對這家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錢?是渠道?是流量?只要你能解決這家公司的剛需,你就是最有價值的人。 想和所有人做朋友的人,只有一個下場,就是兩面不是人,從此沒朋友。 謊言 3:給你的工作不能做得太快,做得越多活兒越多 沒錯,確實你做得快,會給你的活兒更多,So? 難道你想認慫,錯過這個證實自己能力范疇的機會嗎?難道你想放棄挑戰(zhàn)自我,學習更多的機會嗎? 只有老油子才見到工作能躲就躲,李娜說過,要做就做出頭鳥。槍打出頭鳥又如何?槍打得多了,出頭鳥更強大了,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作為一個老板,確實是會不斷的試探,以增加工作量,來試探一個員工的能力邊際。 也正因為如此,你才要不斷的打破對方對你局限的認定。 量,都是試出來的。只有任務量增大到極致,你才會被迫去思考如何調(diào)整方法,提升效率,來消化更多的工作量,因此激發(fā)出深度的潛能。 成長,絕對不是一件能在舒舒服服中安然完成的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珍惜外界給你的壓力和挑戰(zhàn),我們這代人,最缺的就是挫折,遲早要摔跤的,不如越早越好,別人不向你扔石頭,你還對自己下不了狠手呢! 謊言 4:挑活兒要挑,容易干出彩的 職場老油子最喜歡教晚輩一些小伎倆,比如哪些活兒容易砸,能躲則躲。哪些活兒是好活兒,要趕緊搶。 忙著邀功,忙著躲過的人,一輩子也只能是個資深大丫頭,永遠當不了主子。 挑活兒本來就是一件自作聰明的蠢事,容易干出彩的事,也有辦砸了的風險,不可能輸?shù)?Case 砸在你手上,順便向天下人證實了你的無能。 倒是人人都覺得兇多吉少的難事,反正誰都辦不成,成了,是你的大功,敗了也不丟人。 一樣是迎難而上,干嘛不挑個大的? 謊言 5:不是我的事,憑什么要我多做? 不是你的事,你可以不做,不做你也無過。但是,不是你的事,你做習慣了,做上手了,做擅長了,本事就變成了你的,功勞也變成了你的,很快名利就都跟著來了。 職場我見過很多,主動想要跨行轉(zhuǎn)型的人一直得不到機會,卻有很多人臨危受命,緊急高壓之下迅速磨練出了跨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 你不做,你一輩子勤勤懇懇也就這樣了。人生的因果得失,只盯著眼前都是看不出利弊的。別太糾結(jié)眼前的什么 “多勞者未必多得”。 本事長在身上你身上,沒有人搶得走。眼前不公平又如何,市場經(jīng)濟最公平,有本事還怕沒有好身價不成? 這 5 大害死人的職場心理,一旦有了一念,想要有什么長足大發(fā)展,基本上也沒什么戲了。 今天,你選擇隨波逐流,像碌碌庸眾一樣去思考,去判斷,去埋怨,去計較。那么 10 年后,你就只能還像他們一樣對社會充滿了憤慨,終老一生。 又或者,既然,你忍不住像庸眾一樣計較得失,就別覬覦英雄的人生。
你們還知道其他的職場謊言嗎? 歡迎在文章末尾留言! 閱讀了此篇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zhuǎn)至相應文章)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輩子》電子版(初版)已經(jīng)可以在線閱讀:
亦有 epub、mobi、pdf 版本下載。但請注意,本書隨時可能更新?!缎律?—— 七年就是一輩子》究竟是什么?可以看看這篇文章:http:///RqSr6gO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長按識別以上二維碼,繳費 2777 元人民幣后即可入群(工作人員會和您聯(lián)系)。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費是 2777 元人民幣,此后為 2555 元/年;由現(xiàn)有會員推薦入群的,入群后自報推薦人,核實后,會返還 222 積分至新會員賬戶,即,有推薦人的新會員的第一年年費相當于是 2555 元/年( APP 正式上線時統(tǒng)一處理)。 我們的 APP 已于 2016 年 4 月 15 日正式上線,iOS 用戶請在 App Store 搜索:新生大學;Android版已登陸:應用寶、百度應用、360手機助手。其他應用市場也會陸續(xù)上線。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輩子》本身可以免費閱讀,無需入群。所以,在加入前,請慎重考慮,請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請慎重考慮、請慎重考慮、請慎重考慮…… 因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費機會。 重要 已報名加入的朋友,請手動復制粘貼到瀏覽器這個地址查看《七年》讀者須知持續(xù)更新貼(微信公共賬號文章推送過不能更新,所以,這里用了一個未推送的預覽地址……),請務必認真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