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籽研,2010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學習。在校期間任職班長,團支部書記等職位,并多次參加“足跡青春”展覽,作品優(yōu)秀,成績優(yōu)異。作品受到美院老師的一致好評。在經營自己專業(yè)課的同時勇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2011年 觀察與表達展覽中央美院地下展廳北京 寫生展 中央美院陳列館 北京 足跡*青春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地下展廳 北京 2012年 春季實踐作品展 中央美院地下展廳 北京 足跡*青春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地下展廳 北京 2013年 廣州藝術博覽會 《和你在一起永遠不孤單》系列作品 廣州 外地考察創(chuàng)作匯報展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工作室北京 足跡*青春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多功能廳展廳 北京 2014年 中央美院版畫系系本科作品展中央美院多功能展廳 《失樂園》北京 2015年 創(chuàng)辦了藝木林藝術工作室 成為中央美術學院王華祥老師的研究生 2016年 創(chuàng)作《黑夜》《情書》《水果》 近日畫的水果系列,由開始的隨意涂抹,感性多于理性,到后來越來越理性,不立體不知足的趨勢,我覺得西方繪畫以視聽覺為感知方式的藝術確實是人類意識完美主義的典范,它追求極致逼真的空間和色彩。需要畫家飽滿的熱情。如果沿著這條思路走。我將會做出這樣的作品:畫一批優(yōu)質蘋果,大小統(tǒng)一,色澤飽滿,品相一級好的水果。好到差異很微小。就像工業(yè)或者高科技時代的機器產物。讓一個水果長在人提前制定好的人工容器里面。就像我們被受教育,被放在一個預知的未來空間里自由生長,就像是被人的意識所控制的自然生長。就像人們的意識高度集中,讓自然朝著我們的意識發(fā)展而生長。 自然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是因為了解他們才更得益于他們。而我們也是被無形的力量規(guī)定了的自然。當一個優(yōu)秀的標準出現(xiàn),我們努力的想達到這個標準,就像想成為被選中的優(yōu)質蘋果一樣。這些標準和規(guī)則,構成了我們的界限感,在我們看來很多事物是有界限的,比如生死,比如成功和失敗...然而這界限卻不是永恒的。 我的作品從界限明確到后來的毫無界限,讓這個世界很多問題圓起來。我是沒有界限的人。界限總讓我難過。它讓我們隔著很多堵墻。人和人之間,物和物之間。界限讓世界規(guī)則。又讓世界變得呆板冷酷。今日我想打破它讓它活起來。 光到達的空間,一切才會顯現(xiàn)。黑夜隱藏著喧囂和憤怒,只留下寧靜祥和,我站在這里不敢前行,怕被這喧囂的世界吞沒,我畫下這寧靜在心里,怕被這嘈雜世音改變了模樣。那些曾經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遺忘了。 編者按 走近侯籽研的作品,仔細品讀,會看到她這個年齡特有的迷惘,那種對現(xiàn)實與夢想的迷惘,對蒙昧與光明的迷惘。也會發(fā)現(xiàn)她得心應手的對技法的運用,該畫什么,該怎樣畫,她的思路和表現(xiàn)手法很清晰,這是她這個年齡段的藝術家中比較難能可貴的。她似乎樂于也能非常準確的用藝術語言表達那種即使是晦暗的主色調中也有一抹亮色的主題形式,這也需要對色彩的運用相對純熟。 縱觀侯籽研的所有作品,水果系列,夜系列,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幅作品,畫面都能給渾然一體,她都能用非常合理的布局,或平鋪,或縱深地把畫面安排得既恰到好處而又動人心弦。不能不說,品讀侯籽研的作品,即使她的大部分作品色調都不夠明艷,卻依然感覺,這是個有著精致思想、錦繡圖畫的女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