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米;廊屋分三層,共20個挑角,上面8個,下面12個;廊屋較傳統(tǒng)更為美觀,共有三層斗,且名目繁多,如蘭花斗,四方斗等形式,廊壁更是雕龍刻鳳。為傳承千年造橋術,再現(xiàn)古廊橋風韻,保持泰順以及浙閩山區(qū)木拱橋民間建造的純潔性和真實性,建造這樣一座可以通轎車的新廊橋,整個過程中禁止利用現(xiàn)代設備和方法,只用一把小小的墨斗和刀斧鑿鋸,不用一根鐵釘,全用木榫結構。同樂橋據(jù)說是村民集資,由廊橋活化石董直機建造。

烏巖嶺廊橋
該橋位于泰順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烏巖,位于巡防道上的這座古廊橋橫跨溪澗,獨藏深山密林當中,古樸的建筑造型中運用了傳統(tǒng)的民居風格,青瓦古米,飛檐翹角,彩龍纏繞,為清幽的原始森林增添了幾多情趣。據(jù)了解,該廊橋造價30多萬元,橋身長26米,跨度為18米。在建造過程中,充分采用了巡防護道工程與保護區(qū)景觀建設相結合的做法,為原始森林增添了一道靚美的風景。與泰順縣其他地方的廊橋相比,位于密林中的這座廊橋還有它獨特的一面,廊橋橋身上共有兩層橋屋,一層成為保護區(qū)日常巡防和游客行走的要道,二層則設計成了茶室,游客在游玩山林倚橋觀賞密林景色的同時,還能上到橋屋第二層閣樓茶座上,品茗閑聊,眺望窗外綠樹。據(jù)造橋師傅曾家快介紹,該橋是2008年12月開始動工建造的,于2009年10月完工,烏巖嶺古廊橋在建設中,為了保護周圍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對山體造成破壞,采用獨到的工藝手段,在無需建造橋墩的情況下,將支撐橋身的全部橋苗插接在溪澗兩旁的巖石上,牢牢將廊橋撐立在溪澗上,為秀美的原始森林增添了一道風景。

埠下橋
該廊橋三重檐結構,橋長38米,寬5米,跨徑23米,橋身離水面高18米,為泰順縣近20年來新建單孔木拱廊橋中,跨徑最長的一座。廊橋以柳杉與杉木為材料,不用一枚鐵釘,全為木榫結構。該廊橋歷經10個月建成,于2010年1月建成。該橋由泰順縣青年廊橋建造大師曾家快設計建造,整橋以柳杉與杉木為材料,嚴格按木拱廊橋傳統(tǒng)工序的別、壓、穿、插搭接而成,且不用一枚鐵釘,全為木榫結構。埠下廊橋總造價約130萬元,于2009年2月動工建設。據(jù)了解,建橋所需資金全由民間自發(fā)籌集。

毓舟橋
2010年2月1日,經過半年多的建設,泰順縣洲嶺社區(qū)上舟洋村的毓舟廊橋順利建成,并于當?shù)嘏e行看隆重的“銘志樓、毓舟橋落成儀式”,慶祝銘志牌樓暨毓舟橋的圓滿落成。毓舟橋和銘志牌樓于2009年8月動工建設,總造價60多萬元,建設資金全由當?shù)卮迕褡园l(fā)籌集。毓舟橋橋身長15.8米,橋面寬3.5米,橋高6.8米,橋身距水面高3米,為平橋結構。整橋以杉木為材料,嚴格按木拱廊橋傳統(tǒng)工序的別、壓、穿、插搭接而成,且不用一枚鐵釘,全為木榫結構。牌樓和廊橋的圓滿落成,將為泰順縣瑰麗的鄉(xiāng)土文化畫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提高群眾保護身邊的歷史文化遺產意識,促進鄉(xiāng)土文化旅游的發(fā)展,挖掘和弘揚廊橋文化,都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旸橋
該橋為泰順縣廊橋建造師曾家快修建,這是他個人修建的第五座廊橋,位于泰順縣三魁鎮(zhèn)西旸社區(qū)。該廊橋長40米、寬5米,橋底到水面高度為11米、跨度20米,總造價200多萬元。資金皆由當?shù)厝罕姾蜕鐣系臒嵝墓媸聵I(yè)的人士捐助。整座廊橋自2011年4月中旬動工建造以來,于2012年7月建成。

龜湖橋
2012年12月30日,全國跨度最大的泰順縣龜湖廊橋舉行落成儀式,該廊橋單孔跨度達到40.3米,由當?shù)卮迕窦Y800多萬元建成,旨在傳承、保護傳統(tǒng)的木拱橋營造技藝。龜湖廊橋矗立在龜湖村水尾,遠遠地望去,青黛色的廊橋屋脊在人工湖水的倒影下,與周圍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顯得特別端莊大方。龜湖廊橋造型上吸收了園林建筑的風格,青黛色的主色與棕紅色橋身,賦予廊橋一種凝重的感覺,很多到龜湖參觀廊橋的游客,對這種風格給予很高的評價,都說是第一次看到這樣造型的廊橋。這座廊橋所使用的橋苗材料也不容小看,其中最長的一根達到15.8米,而價值則為1.8萬元。
根據(jù)橋梁專家茅以升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介紹,原中國最長的木拱廊橋位于泰順縣三灘村,廊橋跨徑42米,比學術界認為最大跨徑的石拱橋趙州橋還長5米,但該橋已于1950年被洪水沖毀。之前,泰順縣跨徑最大的古木拱廊橋為仙居橋,跨徑35.54米。

瀠秀橋
2013年1月28日上午,在泰順縣雅陽鎮(zhèn)秀澗上村,又一座精美的新廊橋落成并舉行傳統(tǒng)的圓橋儀式。該橋名為瀠秀橋,長35米,寬5米,拱跨16米,為三重檐結構,由泰順縣青年廊橋建造師傅曾家快設計建造,它聚集了泰順所有廊橋的優(yōu)點。整橋以杉木為材料,嚴格按木拱廊橋傳統(tǒng)工序的別、壓、穿、插搭接而成,且不用一枚鐵釘,全為木榫結構。據(jù)悉,瀠秀橋總造價140多萬元,全由當?shù)卮迕褡园l(fā)籌集。該橋于2012年3月動工建設,是目前我縣七座新廊橋中最年輕的一座。

姻緣橋
2013年2月21日,泰順縣筱村鎮(zhèn)箬垟村又新建了一座廊橋。新橋橫跨兩山之間,因西面山曰雌山,東面山曰雄山,故以姻緣橋為橋名。姻緣橋施工6個月,仿泗溪姐妹之溪東橋(姐橋)設計建造。姻緣橋設計施工者夏立忠在泰順廊橋基礎上有所改良,從以前普遍的兩重檐增加到三重檐 ,使得橋外觀更具氣勢。廊橋內部供奉觀音像和童子像,由于夏師傅木工出身,橋身多數(shù)木雕刻畫均出自其手?!?br>

順安橋
三魁鎮(zhèn)大洋社區(qū)林皮坑村的“順安廊橋”于2013年9月8日落成。順安廊橋長26米,橋面寬5米,橋高6.8米,橋身距水面高4米,與石拱橋相連,屬于平橋。該橋以柳杉和杉木為材料,不用一枚鐵釘,全為木榫結構。

中州橋
2013年11月30日,泰順縣羅陽鎮(zhèn)南院廊橋及鳳山公園舉行竣工儀式,標志著歷經半年多建設的該項景觀文化工程正式向社會開放。南院廊橋,又名“中州橋”,它與附屬的鳳山公園一期工程共投資200多萬元,其中泰商中州集團董事長夏兆貴及家人出資150萬元。據(jù)悉,該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建設,其中“中州橋”由廊橋技藝傳承者曾家快主墨。該橋位于南院、橋下村交界,三條溪交匯處,全長39米、橋面寬6米,上建宮殿式重檐三層廊屋,飛檐翹角,廊橋橋面以上布置雙坡長廊,間或布置六角亭,主要橋墩上布置雙層重檐塔樓,造型獨特,氣勢宏偉,頗為壯觀。該橋廊、亭、塔樓為仿古建筑,與新建的鳳山公園遙相呼應,相映成趣。該橋的建成,不僅有力弘揚了廊橋文化,也讓南院人民休閑娛樂有了新去處。

白海橋
該橋由泰順縣三魁鎮(zhèn)洋溪社區(qū)白海村村民出資修造,目前已完成主體木結構工程建設,預計2014年正月完工,屆時該橋將成為白海村的一道靚麗風景。據(jù)悉,白海廊橋是由泰順縣木匠師傅曾家快主墨。據(jù)曾家快師傅介紹,該橋類似泰順縣的“漈下橋”,同屬編梁木拱廊橋。整座廊橋工程分土建、主體結構(木結構與橋頂上瓦)、裝飾三部分。橋分上下兩部分,橋廊部分采用變化多樣、構思奇巧的三層三重檐的木廊結構,橋身以杉木與柳杉為材料,建造的過程嚴格按照傳統(tǒng)工序進行,橋梁由木料咬合而成,而且不用一根鐵釘,全用木榫結構。建成后白海廊橋總長28米,跨度17米,橋身高17米,橋面寬5米。

同心橋
該橋位于泰順羅陽嶺北,于2012年10月開工建設,三層結構,橋全長32米,寬4.5米,高9米,底部為水泥澆灌用于攔水壩。根據(jù)工期,預計2014年5月完工,到時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又將出現(xiàn)一道靚麗的景觀了。

另外泰順唯一一座三層樓的廊橋——漈下橋,也由熱心人士正在籌建中,因為建橋需要的資金比較大,故推進有點難度。如果漈下橋建成,將與飛云湖景區(qū)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中國廊橋之鄉(xiāng)”——泰順,新建廊橋的步伐不斷推進,以上為本人的不完全整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主要由董直機和曾家快兩位泰順廊橋傳承人主墨的新廊橋,大部分是由民間集資建造。按每座廊橋造價100萬元計算,共有1000多萬元民間資本自發(fā)注入了木拱橋非遺傳承事業(yè)。曾家快介紹說,泰順廊橋一般由民間集資建造,僅有仙居橋等少數(shù)廊橋由官方出資建設?!芭d建廊橋,一般由當?shù)氐赂咄厝耸孔鳛椤资隆癄款^,其他村民通過捐錢、捐工、捐技術和捐木頭等方式參與。”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辦公室主任薛一泉說,“首事”身份如今多為企業(yè)家,捐工、捐技術和捐木頭等方式則一律改為捐錢,“泰順百姓一直有著熱衷公共事業(yè)的淳樸民風,這也是廊橋能夠在今天得以延續(xù)的因素?!?br>不讓廊橋成“遺夢”,這是泰順乃至世界的呼聲,目前泰順僅剩董直機和曾家快“一老一青”兩位完全掌握傳統(tǒng)木拱橋營造技藝的建橋師傅。2006年,同樂橋在董直機手里建成,被認定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以傳統(tǒng)技藝建造的編梁木拱橋。
泰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季海波告訴記者,新廊橋對泰順廊橋群落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補充,它們若干年后同樣會載滿歲月的厚重。他認為,修建廊橋,無形中讓“非遺”技藝有了實踐的載體,使得這項瀕臨斷代的技藝,在注入新鮮血液后得以重放光彩。
泰順新建廊橋不完全統(tǒng)計
橋名 主墨 橋趾 建成日期
南溪新橋 曾家快 泗溪鎮(zhèn)南溪村 2003年12月6日
同樂橋 董直機 羅陽鎮(zhèn)嶺北社區(qū)村尾村 2006年12月17日
烏巖嶺廊橋 曾家快 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2009年10月
埠下橋 曾家快 雅陽鎮(zhèn)埠下村 2010年1月
毓舟橋 不詳 三魁鎮(zhèn)洲嶺 2010年2月1日
西旸橋 曾家快 三魁鎮(zhèn)西旸 2012年7月
龜湖橋 吳復勇 仕陽鎮(zhèn)龜湖 2012年12月
瀠秀橋 曾家快 雅陽鎮(zhèn)秀澗上村 2013年1月
姻緣橋 夏立忠 筱村鎮(zhèn)聯(lián)云社區(qū)箬垟村 2013年2月21日
順安橋 不詳 三魁鎮(zhèn)林皮坑村 2013年9月
中州橋 曾家快 羅陽鎮(zhèn)南院 2013年11月
白海橋 曾家快 三魁鎮(zhèn)洋溪白海村 預計2014年2月完工
同心橋 不詳 泰順羅陽嶺北 預計2014年5月完工
龔崎現(xiàn):浙江泰順人,中國實力派策劃家、中國最具實力專業(yè)市場策劃家、研究員,主攻策劃,旁及平面設計、培訓、書法、寫作、專業(yè)市場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等。現(xiàn)為中國策劃專家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溫州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信息協(xié)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研中心創(chuàng)作委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追本堂總策劃,成功者品牌系統(tǒng)(SBS)創(chuàng)建者、品牌建設系統(tǒng)(BES)創(chuàng)建者。著有詩集《遠方的痛》、書法專集《水墨年華》、愛情詩專集《從秋天到秋天》、書法專集《江蘇當代青年書法家·龔崎現(xiàn)卷》、散文集《窗外有盞路燈》、策劃專集《誰來幫你決勝未來》等。
★龔崎現(xiàn)原創(chuàng)文字,刊用請聯(lián)系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龔崎現(xiàn)聯(lián)系方法:E-mail:gongqixian@163.com qq:623890813
■龔崎現(xiàn)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gongqixian■龔崎現(xiàn)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kuailesh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