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 半世風懷杳若浮,慣看社鼠競封侯。人間不似夢間好,秋日更兼春日愁。 讀史早知當附勢,立身已定是懸疣。相憐惟有如如月,長把清輝照暗陬。 改 多少人間事若浮,笑看狐鼠各封侯。相知惟有當窗月,自送清輝到枕頭。 評:情緒太露;有些句子似通非通,表意不確,如“半世風懷杳若浮”“立身已定是懸疣”之類。略取篇中之意,壓縮成四句,或可一讀。 次蓬萊山人《辛卯中秋》韻 漫天云翳懶登樓,坐嘆寒灰一笑休。今日蹉跎終悟道,平生惆悵不關秋。 鐵拳自古向百姓,漁利霎時歸五侯。暗想吳剛同斫桂,青蓮遺夢上心頭。 改 漫天云翳懶登樓,獨對寒灰一笑休。久歷蹉跎終悟道,偶生惆悵不關秋。 鐵拳所向多黎庶,漁利坐收惟伯侯。暗想吳剛同斫桂,青蓮遺夢上心頭。 評:次句“坐嘆”不如“獨對”,“嘆”游離,“對”恰切。三、四意不確,“蹉跎”豈止“今日”,“惆悵”不必“平生”,略改大好。五六氣不順,改后可通。 雨花 雨花簌簌滿娑婆,奈此劫塵迷性何。敲斷鐘魚吾愿足,磨穿世鏡俗紛多。 一丘寒樹風初起,百代浮生客又過。今日知微更知止,硯邊詩草出維摩。 改 雨花簌簌影婆娑,奈此劫塵迷性何。敲斷鐘魚吾愿足,磨穿世鏡俗紛多。 一丘寒樹風初起,百代浮生客又過。今日知微更知止,硯邊詩草出維摩。 評:“滿”字欠通,作“影”可也;“娑婆”通常作“婆娑”,此奇不必獵。其馀帶得過。 書懷 昨夜群星拱北辰,窗前幾度小逡巡。慣看蕉鹿渾如夢,惟有詩心總是春。 改 昨夜群星拱北辰,窗前幾度小逡巡。慣看蕉鹿渾如夢,惟有詩心總是春。 評:結二句怨氣太盛,略加收斂為好。換一種說法會有味得多。 即事 凝露涼侵白袷衣,風云慘淡世乖違。九州自古江山秀,列島如今物事非。 能譜鏗鏘惟玉韻,不堪惆悵對秋暉。泱泱大國知何似,豪客樽前蟹正肥。 改 夜露涼侵白袷衣,風云慘淡世乖違。九州自古江山秀,列島如今物事非。 能譜鏗鏘惟玉韻,不堪惆悵對秋暉。泱泱大國知何似,豪客樽前蟹正肥。 評:寄興之作,略見性情。通篇勻稱,不必大動。 蠶月感懷 一派蔥蘢接太清,詩心春意總相盈。芹泥雨潤差池燕,柳葉風裁曼妙鶯。 踏翠歸來歌上巳,啼紅老去怕清明。誰教歲歲花開落,惟有情絲日日生。 改 一派蔥蘢接太清,詩心春意總相盈。泥團雨助輕靈燕,柳線風牽曼妙鶯。 踏翠歸來歌上巳,啼紅老去怕清明。誰教歲歲花開落,惟有情絲日日生。 評:三、四句有修改價值。 無題 春深似海況相思,幾許清輝夢欲馳。慣是經年擠愁眼,仍拋殘淚漬空帷。 一時輕唱誰人共,兩處難眠各自知。細把幽懷研作墨,閑云萬里盡成詩。 改 春深似海動相思,半畝清陰夢欲馳。慣是經年擠愁眼,仍拋殘淚漬空帷。 一時輕唱誰人共,兩處難眠各自知。細把幽懷研作墨,閑云萬里盡成詩。 評:“相思”與“?!辈怀蛇f進關系,“況”字隔了,作“動”始通?!皫自S清輝”不若“半畝清陰”,后者與“夢”自然綰合而前者關聯(lián)不大。 莊蝶醒來衾枕寒,亂題紅葉憶幽歡。雨中一別傷孤悴,日后重逢愿兩安。 新月無聲催夢老,舊情余味寄言難。流云歸雁年年似,誰在高樓獨倚闌? 改 莊蝶醒來衾枕寒,亂題紅葉憶幽歡。雨中一別傷孤悴,日后重逢愿兩安。 新月無聲催夢老,舊情余味語人難。流云歸雁年年似,誰在高樓獨倚闌? 評:通篇比較完整,第六句改兩字趣味立出。 近無人為破新橙,剩有春心倚晚晴。萬種風情花月色,四時歌曲鳥蟲聲。 數吟錦瑟添悲淚,每讀沈園思舊盟。多少幽懷和夢老,驀然回首只凄清。 改 更何人為破新橙?獨抱春心倚晚晴。萬種風情花月色,四時歌曲鳥蟲聲。 數吟錦瑟添悲淚,每讀沈園思舊盟。多少幽懷和夢老,偶然回首剩凄清。 評:三、四句大佳。首句不必太實,以疑問出之為好。末句“驀然”改“偶然”,與上句氣更接。 登刺桐閣 極目蓬萊遠,人間此地嘉。波光戲飛鷺,春色醉流霞。 改 極目蓬萊遠,人間此地嘉。波光戲飛鷺,春色醉流霞。 評:“捧日”口氣太大,作“沐日”始見分寸。其馀都不錯。 望岱仙瀑布 銀漢傾河落,闐闐沒眾喧。飛泉摛妙筆,流勢見真源。 至此生無憾,任誰心欲奔。青云如有路,是處往天門。 改 銀漢傾空落,闐闐沒眾喧。飛泉摛妙筆,流勢見真源。 至此生無憾,任誰心欲奔。青云應有路,是處即天門。 評:首句“傾河”應作“傾空”。結聯(lián)語氣可以肯定一點。 絕句 林花謝了夢生塵,任笑孤窮猶抱真。筆底樽前無限意,黃昏深院一幽人。 改 林花謝了夢生塵,任笑孤窮自抱真。筆底樽前無限意,黃昏深院一幽人。 評:絕句比律詩有味。 絕句 一榻茶煙百感并,漫尋古韻遣幽情。蚊蟲不解詩中句,也近書旁得意鳴。 改 一榻茶煙百趣生,漫從古徑覓幽情。蚊蟲不解詩中義,也近書旁得意鳴。 評:“百感并”下筆略重,與后文之輕松氣氛不諧,作“百趣生”便好。次句“韻”字不必道出,因后面有“詩”,其韻自具;可約取“書山有路勤為徑”之義,作“漫從古徑覓幽情”,足可增得“百趣”。第三句“詩中句”應作“詩中義”。 閑趣 閑庭幾詩客,香徑一人家。不盡壺中意,悠然看日斜。 改 閑庭幾詩客,香徑一人家。領略壺中意,悠然到日斜。 評:末句稍改,“不盡”之意自見。 秦 六國魂消獨倚天,興亡兩冊事如煙。長城可筑人心隔,列郡初封氣象先。 同軌同文功后世,一坑一火誤當年。咸陽破碎阿房冷,何處來歸??痛?/SPAN> 改 六國鯨吞獨霸天,興亡兩世事如煙。長城可筑人心隔,列郡初封氣象先。 同軌同文功后世,一坑一火誤當年。咸陽破碎阿房冷,何處來歸??痛?。 評:六國不是“魂消”是“鯨吞”;興亡不是“兩冊”是“兩世”。 晉 坦腹高賢識未真,只從王謝作遺民。建安以后無風骨,武悼同時幾漢人。 天遣五胡殤不盡,業(yè)成一篡惡相因。莫談三百年中事,何處桃源可寄身。 改 坦腹高賢識未真,只從王謝認遺民。建安以后無風骨,武悼同時幾漢人。 天遣五胡殤不盡,業(yè)成一篡惡相因。莫談三百年中事,何處桃源可寄身。 評:改“作遺民”為“認遺民”,前后意脈自通。 隋 火中華夏久凋傷,天欲圣朝除病殃。一改綿柔歸鐵血,獨留意氣挽悲涼。 汴河兩岸空陰柳,大業(yè)孤魂已謚煬。又禪東都多有恨,不堪史筆任推搪。 評:前半與其說是寫隋,不如說是寫唐。結語有史鑒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