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一種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歡喜豐子愷先生。 歡喜他的畫,于一小片紙上,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神韻十足。有時還常能從中看到自己的童年過往,反觀時下了悟人生,透著一絲小小的禪意。子愷先生作畫,畫風拙樸,平易近人,意味卻雋永悠長,常取山水兒童為題材,一景一物皆為平凡的人生,點點滴滴都是樸實的生活。雅俗共賞,即便是販夫走卒,也能一眼看懂。 夏丏尊先生曾說:“子愷作畫,所表現(xiàn)者,皆萬物自得之趣與彼我之感應同情?!?/p> 與那些假、大、空的漫畫與書法相比,子愷先生更重小、巧、精、秀、拙,一筆一劃中皆透露出真趣,如孩童一般天真自然。他有一幅菩薩心腸,佛門皈依弘一法師,從畫中可以看出他的脈脈溫情,他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純潔無邪的孩童,他總是能以溫柔悲憫的心看待萬事萬物。 如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俞平伯這樣評價豐子愷。 畫龍點睛的是,子愷先生經(jīng)常為畫配上一兩句古詩詞,拙樸的書法加上切題的詩句,令人回味悠長。怪不得朱自清說,一幅幅的漫畫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 歡喜他的書法,也歡喜他的文章,枕邊放了一本《緣緣堂隨筆》,每晚躺下便翻上幾頁,字里行間,盈盈著生活的真趣,??勺屓擞谛≈幸姶?。 早想與大家分享子愷先生的漫畫,只因性情懶惰,遲遲未付諸行動,恰今日無聊賴,作以整理,從中取十之二三貼之如下,與諸君共賞。 ▲臨水種桃知有意 一株當作兩株看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山澗清且淺 可以濯吾足
▲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將一面與梅花 ▲松間明月長如此 ▲賣將舊斬樓蘭劍 買得黃牛教子孫 ▲年豐便覺村居好 竹里新添賣酒家 ▲兒 戲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光先到野人家 ▲貧女如花只鏡知 ▲螞蟻搬家 ▲人散后 一鉤新月天如水 ▲可嘆無知己 高陽一酒徒 ▲唯有君家老松樹 春風來時未曾來 ▲嘹亮一聲山月高 ▲底事春風欠公道 兒家門巷落花多 ▲滿山紅葉女郎樵 ▲三杯不記主人誰 ▲不寵無驚過一生 ▲相對忘貧 ▲相逢意氣為君飲 系馬高樓垂柳邊 ▲楊柳岸曉風殘月 ▲兩小無嫌猜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吟詩推客去 ▲豁然開朗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出生,1975年9月15日離世,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石門鎮(zhèn)人。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 ——本文整理自樹洞先生,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