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經過了一個比較長的假期,在新的一學期開始,往往出現小孩不肯上幼兒園的情況,家長怎么辦呢? 1、提高適應能力 寶貝對幼兒園沒有恐懼感之后,是不是就一定愛上幼兒園了呢?也不一定。還會有一些寶貝存在著對幼兒園或多或少的不適應。一般那些在家里比較嬌慣的寶貝表現得更為強烈一些。 有的大人對寶貝的培養(yǎng)不夠理性,以為愛就是替寶貝做事,就是立刻滿足寶貝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結果造成寶貝自理能力弱,過度自我中心。從家里的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寶貝轉,到幼兒園里兩個老師帶二十幾個小朋友,寶貝得到的關注銳減,這對寶貝是個考驗。 在幼兒園里寶貝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又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每天有一定的活動安排,想玩的東西也不一定馬上能拿到手,這又是一種考驗。寶貝每天遇到的小挫折增多,自然變得不開心,一些從未出現過的問題——比如打人——也開始出現。這些都是寶寶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不得不面對的事情,爸爸媽媽應該幫助孩子學會適應。 2、多鼓勵:你已經是小大人了 家住沙坪壩區(qū)的何金華為了接送在幼兒園上小班的孫女,現住在南岸區(qū)南坪六公里渝能國際6棟。他說,孫女去幼兒園的前兩天,他就開始打預防針:“寶貝,你已經是小大人了,要勇敢哦?!泵刻煲钸稁妆椤S變簣@開學那天,孫女因為不情愿,磨磨蹭蹭,何金華就故意說:“我們家的小大人從來都很乖哦?!睂O女聽了,默默起床自己穿衣服,準備去幼兒園。 專家觀點: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幼教專家李學容介紹,用“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去上幼兒園”的方式,會給孩子造成“自己是乖孩子,上幼兒園是對自己的獎勵”的感覺,用“如果表現不好,不能去幼兒園”的方式,也會讓孩子表現得更好,家長應該用這種方式堅持鼓勵孩子。 3、讓孩子堅信上幼兒園是他的責任 當孩子在家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時,如果您確信這只是孩子不適應的反應時,可以淡然處之。入園期間,媽 媽可以多陪陪孩子,與孩子多一些身體接觸和撫慰,但一定不要隨便哄孩子說:“好好好,我們明天不上幼兒園。”媽 媽可以簡單向孩子說明:“寶貝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 媽上班一樣?!比缓缶娃D移孩子的注意力,對上幼兒園的問題不再討論,也不深究。這樣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認識到,媽 媽的決心不是哭鬧可以改變的。這種處理方式反而能縮短孩子哭鬧的時間,減少大人孩子的痛苦。 4、多與孩子談論校園趣事 番茄苗兒童美術中心的陳竹介紹,約95%的孩子初入幼兒園時都有哭鬧期,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作為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的情緒,耐心安撫開導,不能威脅孩子說:“不準哭,再哭就……”的話。待孩子哭完后,再告訴他,上幼兒園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階段?!皨寢屝r候也上過幼兒園,媽媽也哭過”、或“媽媽愛你,等你放學了,會來接你,我們一起回家”等。 陳竹建議,如果孩子回家主動跟父母談起在幼兒園的趣事,說明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很快樂。如果孩子回家悶悶不樂,表現出害怕或睡不著的現象,應該引起家長重視,去幼兒園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5、從小應培養(yǎng)孩子學會與小朋友交往。 可常帶孩子到朋友家作客等,或請別的小朋來家里玩,讓孩子養(yǎng)成愿意到小朋友中玩的習慣。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去幼兒園時,他也就想去幼兒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