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又叫黃臘丁,除高原以外的水域均有分布。這種魚雖然個子小,數(shù)量多,卻不好捕撈,不過此魚味道鮮美,所以有著不少釣魚人都以黃顙魚作為垂釣對象。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夏天怎么在急流水中夜釣黃顙魚吧。 一、急流夜釣黃顙漁具 1.魚竿 竿體較細、竿尖彈性好的碳素軟調(diào)手竿,3.6米、4.5米均可。盡量多花些錢購置質(zhì)量上乘的品牌魚竿。 2.鉛墜 20克左右的通心活墜。鉛墜在流水中僅起著固定鉤餌的作用,稍重或稍輕些亦無大礙,以流水沖不動為宜。 3.漁線 A.主線:3號,齊竿長。較粗的漁線,能保障在活墜洞眼內(nèi)反復穿梭摩擦,不致過早損傷,斷線跑魚。 B.腦線:1.5號,10厘米長(多準備些拴好鉤的腦線備用)。1.5號腦線,既有一定強度(憑借嫻熟釣技,對付一般鲇魚、鯉魚等較大魚類綽綽有余),又能在墜鉤掛底時稍用力即可拽斷,舍卒保車,重新更換腦線再釣。 C.主線與腦線用大號連接環(huán)連接。因鉛墜質(zhì)地較軟,應在鉛墜與連接環(huán)之間穿上2-3個氣門心,以緩沖拋竿入水時鉛墜對連接環(huán)的撞擊,否則,易導致鉛墜洞眼堵塞,漁線運行欠暢。 4.浮漂 漂體較細的小塑料筒漂,用剪刀裁短成2-3厘米長。夏夜多東南風,自然水域的岸邊更是“風口”,較短的浮漂受其影響晃動幅度較小,易觀察漂之異常反應。若遇大風天氣,可直接將夜光棒用塑料管固定在主線距竿尖10厘米處(漁具店購置的夜光棒袋內(nèi)裝有相應配套的塑料管)。 二、夜釣輔助用品 1.支竿架 夏季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量大,岸邊土壤多板結(jié),支竿架架腳尖端要用磨刀石盡量磨尖,越尖越細越好。這樣,支竿架易插進岸邊土里,插牢插穩(wěn)。 2.毛巾 釣前,將毛巾用水打濕。黃顙取鉤后,用濕毛巾擦拭手部黏液,更能徹底清除異味。 3.蚯蚓筒 宜用較大的竹制蚯蚓筒保管蚯蚓餌。保管技巧如下: A.無論自行挖取或漁具店購置的蚯蚓,均要在蚯蚓筒內(nèi)多裝些雜土。蚯蚓體質(zhì)嬌嫩,稍有不適即委靡不振,甚至死亡(數(shù)條蚯蚓染病或死亡,會傳染整筒蚯蚓,情形嚴重的,蚯蚓全部死亡)。 B.蚯蚓筒最好放置坐椅底部,并在椅下部土壤挖個深約5厘米、直徑約10厘米的小圓淺坑。這樣,夜釣時,不會因忙里出錯,不慎將蚯蚓筒觸翻掉進水里。 C.蚯蚓隨用隨取,用后一定要蓋上筒蓋,以免蚯蚓爬出筒外。 4.魚護 最好選用臺釣常用的長魚護,1.5米以上。要求敞口大,底部寬敞,通氣性好,網(wǎng)眼較密。釣前,往魚護裝進幾塊石頭,使其完全沉底,這樣,獲取的黃顙易于存活。 5.帽子 夏季若白天晴空萬里,夜晚則易起露水。夜釣時,應戴頂草帽或其他透氣性好的帽子,可避免頭部因長期濕氣過重而積“濕”成疾。 三、急流夜釣黃顙魚技巧 1.急流夜釣黃顙 關(guān)鍵在于調(diào)節(jié)支竿架的角度。這點,類似于海竿操作,換言之,即海竿的技法手竿靈活運用。釣前,將墜線用力拋至流水水域右前方,待鉛墜自然入水沉底后,然后將竿柄塞進支竿架,調(diào)節(jié)好支竿架與地面的角度后再將支竿架插進土壤。 這時,主線應繃緊,整支魚竿竿尖前2-3節(jié)應自然彎曲(若未達標準,重新調(diào)試);腦線在水底隨流水的沖擊左右晃動,鉤上的蚯蚓亦動感十足,極具誘惑力。因主線及腦線無任何羈絆,在鉛墜洞眼里來去自如,所以魚一觸鉤,浮漂反應異常靈敏。 2.自然水域 好的釣點不多,尤其在魚少且釣點狹窄之地,急流釣法可彌補其不足之處。盡量多使用幾副釣竿,廣種薄收,以多取勝。 3.急流釣法 同樣適用于靜水水域。 A.風大浪急,傳統(tǒng)釣或臺釣均無法于水面正常觀漂時。 B.釣友視力欠佳時,可端坐釣竿近處,近距離察看竿尖上漂之反應,一目了然。 C.釣友體力欠佳時,以逸代勞,墜線拋出后,可百事不管,或站或坐,十分悠閑逍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