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最接地氣、重服務(wù)的本地微信媒體平臺!關(guān)注我地冇錯葛啦??!

這幾天細雨綿綿,地濕了,人也濕熱,在這時候煲一鍋靚湯,不僅滋潤還能祛濕!趕緊學(xué)起來!

材料 | 數(shù)量 | 淮山藥 | 15g | 芡實 | 15g | 炒薏米 | 15g | 炒扁豆 | 15g | 北芪 | 12g | 白術(shù) | 10g | 豬排骨 | 200g |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shù)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90分鐘后,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此湯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
|

材料 | 數(shù)量 | 冬瓜 | 250g | 荷葉 | 適量 | 老鴨 | 500g | 薏米 | 50g | 扁豆 | 50g |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塊;荷葉洗凈拭干水;薏米、扁豆洗凈;老鴨洗凈,斬成大塊。再將冬瓜、荷葉、薏米、扁豆和老鴨放進瓦煲,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改中小火煲1小時左右。加適量鹽調(diào)味,便可食用。 | 功效:荷葉可清暑利濕,扁豆、薏米利水化濕,冬瓜清熱解暑,老鴨能滋陰養(yǎng)血,益胃生津。將其煲成湯飲用,既能清熱解暑去濕,又能益胃生津。
|

材料 | 數(shù)量 | 冬瓜 | 100克 | 海帶 | 30克 | 蝦皮 | 少量 | 鯽魚 | 少量 | 做法:冬瓜切片,海帶洗凈,蝦皮、鯽魚一條,一起燉湯。 |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可清熱利水,養(yǎng)陰止血;鯽魚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濕止渴。 |

材料 | 數(shù)量 | 土茯苓 | 50g | 麥冬 | 50g | 豬骨 | 500g | 生姜 | 適量 | 做法:首先把豬骨焯水,然后與茯苓、麥冬、生姜一起放進鍋中,加足量水,大火燒開后小火煲四小時即可。 | 功效:土茯苓性平,是利水祛濕的藥。功能主要就是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適用于濕熱淋濁,有清熱利濕,除心脾積熱的功效。麥冬的功能主治是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祛濕功效良好。 |

材料 | 數(shù)量 | 赤小豆 | 100g | 粉葛 | 750g | 陳皮 | 少量 | 鯪魚 | 500g | 生姜 | 3片 | 做法:先將赤小豆、陳皮洗凈后備用;然后將粉葛削皮洗凈切塊;接著將鯪魚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然后鍋中放油,慢火煎至微黃;最后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內(nèi),加入25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煲2個小時;最后放入適量食鹽即可。 | 功效: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 |

材料 | 數(shù)量 | 黃鱔 | 200g | 節(jié)瓜 | 250g | 薏米 | 60g | 芡實 | 30g | 冬菇 | 15g | 生姜 | 4片 | 做法:黃鱔剖凈去內(nèi)臟,洗凈切段,放入開水中飛水;節(jié)瓜刮皮,洗凈切大塊;生姜、薏米、芡實分別洗凈,冬菇用水浸軟洗凈。將用料全部放入煲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1小時,調(diào)味食用。 | 功效:薏米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的功能。芡實能益腎固精,健脾除濕。 |

材料 | 數(shù)量 | 陳皮 | 6g | 去芯蓮子肉 | 30g | 薏米 | 30g | 懷山藥 | 12g | 生姜 | 10g | 水鴨肉 | 250g | 做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肉洗凈;懷山藥用水稍浸;陳皮、生姜用水洗凈。將全部用料一起放進湯煲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煲兩小時,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補脾健胃,祛濕止瀉,濕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為適宜。 |

材料 | 數(shù)量 | 炒扁豆 | 50g | 赤小豆 | 50g | 節(jié)瓜 | 500g | 田雞/瘦肉 | 250g | 陳皮 | 適量 | 做法:炒扁豆、赤小豆、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凈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加入已去皮切塊的節(jié)瓜、劏洗干凈的田雞或瘦肉,改中火繼續(xù)煲一個半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飲用。 |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解暑。 |

材料 | 數(shù)量 | 海帶結(jié) | 10個 | 排骨 | 250g | 薏米 | 30g | 綠豆 | 30g | 姜片 | 兩片 | 做法:洗凈海帶,把結(jié)解開,排骨飛水,全部材料放入湯鍋,加入鍋的2/3清水,大火燒開后調(diào)小火,煲上2小時! |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解暑。 |

材料 | 數(shù)量 | 眉豆 | 50g | 花生 | 50g | 雞腳 | 200g | 豬骨 | 150g | 瑤柱 | 2顆 | 蜜棗 | 1顆 | 姜 | 2片 | 雞腳,骨頭汆水待用,水開加入豬骨,眉豆,花生,瑤柱及蜜棗姜片。煲到一個小時后加雞腳,再煲一個小時,放鹽,就可食用。 | 功效:有健脾祛濕、衡水利濕的功效。 |

材料 |
| 烏雞 | 500g | 茯苓 | 50g | 山藥 | 15g | 枸杞 | 15g | 做法:烏雞清洗干凈冷水入鍋,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茯苓山藥枸杞小火煲2個小時,出鍋加鹽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補氣益血、利尿、清熱功效
|

材料 | 數(shù)量 | 薏米 | 50g | 陳皮 | 5g | 冬瓜 | 150g | 鯉魚 | 1條 | 瘦肉 | 50g | 生姜 | 3片 | 做法:各物分別洗凈。藥材浸軟;冬瓜去皮、切塊;鯉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熱水。一起與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便可。 | 功效:薏米有健脾滲濕、清熱排膿、除痹止瀉的功效,陳皮能潤燥祛濕、健脾理氣。合而煲鯉魚,能健脾祛濕、清熱化痰。 |

材料 | 數(shù)量 | 土茯苓 | 60g | 豬骨 | 600g | 姜片 | 3片 | 陳皮 | 適量 | 赤小豆 | 20g | 薏米 | 20g | 做法:.豬骨洗凈,和姜片冷水下鍋焯血水;過清水洗凈,備用;土茯苓洗凈,備用;薏米,赤小豆,陳皮,蜜棗過清水洗凈備用;砂鍋里一次過放約1.5L清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煲開后轉(zhuǎn)小火煲約兩小時左右,加鹽調(diào)味,食肉喝湯。 | 功效:有安神、利尿、清熱功效
|

材料 | 數(shù)量 | 冬瓜 | 300g | 豬骨 | 250g | 薏米 | 50g | 芡實 | 50g | 蓮子 | 50g | 蜜棗 | 2顆 | 姜 | 2片 | 做法:將豬骨和冷水一起煮開,大約煮兩分鐘去除血沫,將豬骨,冬瓜,薏米,芡實,蓮子,蜜棗,姜片全部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開水。注意,一定要加開水哦,冷水會破壞肉的口感。最后,燉3小時即可。 |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化滯、降脂降壓、通利小便。
|
城事君全部都會煲喔!
你們會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