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自紐約攝影學(xué)院,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攝影幫主編784720250或后臺留言,我們會及時刪除或支付報酬 “這照片怎么看起來不太清楚?”、“這張照片真清楚了呀!”,當我們把照片拿給親朋好友看的時候,聽到多數(shù)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對照片清晰與否的評價。盡管清晰不一定是判斷照片好壞的標準,但是,每一位拍攝者都希望拍出清晰的照片,除非他想通過模糊來表達什么;每一位觀看者都希望看到清晰的照片,除非他能夠從那些模糊的照片中得到滿足?! ?/p> 有朋友問:為什么要求我把照片拍清楚?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因為“是不是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完全取決于個人。如果想把照片拍得更清楚,那么以下16條建議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幫助?! ?/p>
如果有人問:怎樣把照片拍清楚?我們腦海中產(chǎn)生的第一個圖像往往是三腳架。其實,造成照片沒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有不同建議。下面就來看看,在我們的拍攝實踐中會遇到哪些情況,使得我們拍不清楚照片,然后我們解決它。當然,“有意不拍清楚”的情況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
顫抖的身體 我第一次拿起相機的時候,父親告誡我:按下快門時只動食指,不要渾身亂動。顫抖的身體使得我們無法拿穩(wěn)相機,結(jié)果使我們無法拍出清晰的照片。那么什么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可能顫抖呢?下面列舉一些情況,雖不夠全面,但很有參考價值: * 持機姿勢不穩(wěn)定的時候 * 情緒激動的時候 * 天氣寒冷的時候 * 奔跑之后 * 在高原拍攝的時候 * 身體不適的時候
建議五:手持低速拍攝時,開啟防抖(防振)功能(如果有) 當我們不得不以比“安全快門”更慢的快門速度手持拍攝時,打開相機或鏡頭的防抖動能,會有助于我們拍出更清晰的照片。需要注意,“防抖功能”并不是萬能的。不同相機的防抖功能的效果并不相同。所以,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相機防振功能。
以上五條是給予手持相機拍攝時的建議,下面我們再看看其他的解決方法?! ?/p> 搗蛋的反光鏡 對于單反相機而言,快門開啟前后反光鏡翻升的振動是造成相機振動的主要原因。當我們手持拍攝時,手掌就像一個厚厚的肉墊,緩解了相機振動帶來的不良影響。但當我們把相機放在三腳架上,使用遙控裝置拍攝時,反光鏡的振動就開始作祟了。對此,我們也有一些建議?! ?/p>
運動的物體 前面我們討論了由于“我們和相機在動”造成照片模糊的一些解決方法。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如果想拍清楚運動中的被攝對象,怎么辦?如果我們和相機一起在運動中,比如從行使狀態(tài)的汽車中拍攝窗外的景物,可以看作景物相對于我們運動。追隨拍攝法不在我們這次討論的范圍內(nèi),所以建議只有一個?! ?/p>
為了使沿水平方向運動并足夠靠近相機、可占滿照片畫面的被攝體運動“定格”,那么可以參考使用以下快門速度:
如果被攝對象沿斜線(45°左右)運動或被攝對象只占畫面的一半,可以考慮使用多1倍的曝光時間;如果被攝對象朝向或背離相機方向運動,可以嘗試用多2倍的曝光時間。
這一期我們討論的8條建議主要針對“運動”造成的照片模糊不清給予的建議,無論是因為相機的震動,還是因為我們手的抖動,或是因為被攝物體在動。下一期,歡迎大家和我們將一起討論在昏暗光線、焦點不實以及照片放大條件下造成影像模糊的改進建議。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針對“相機在動”、“我們在動”和“被攝物體在動”造成的照片模糊不清給予的建議。這一期,歡迎大家回來和我們一起討論針對在昏暗光線、焦點不實以及照片放大條件下造成影像模糊的8條改進建議?! ?/p> 昏暗的光線
焦點不實 建議十二:嘗試使用中心對焦點 多點對焦和闊區(qū)域?qū)褂泻芏鄡?yōu)點,但因為自動對焦的工作是選擇對焦區(qū)內(nèi)最近物體的物體進行對焦,所以可能會出現(xiàn)想對清楚的地方?jīng)]對清楚,不想對清楚的地方卻清晰無比的情況。比如在用連續(xù)對焦跟蹤拍攝對象伺機拍攝時,對焦區(qū)域內(nèi)出現(xiàn)比拍攝對象離相機更近的物體,結(jié)果——跑焦了。 在多點對焦的相機上,中心對焦點的精度最高。如果主體偏離畫面中心,可使用中心對焦點鎖定主體,再改變構(gòu)圖。雖然改變構(gòu)圖會帶來距離上的一些變化,但通常情況下,這個變化可以忽略。微距攝影時,對于這種變化就要考慮在內(nèi)了?! ?/p>
建議十三:對拍攝對象多對焦幾次 如果聽到了合焦的聲音或看到了合焦的提示,那么時間允許的話,不要著急釋放快門。抬起手指重新對焦一兩次。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焦精度,尤其是前后兩張照片對焦距離相距比較遠時?! ?/p> 放得大一點的照片
對于想把照片放的大一些,我們給出兩條建議?! ?/p> 建議十五:讓拍攝對象在畫面中占更大的面積 我的這位朋友用1000萬像素的數(shù)碼單反拍攝的合影。后來我們看到其中一張200人的合影,天吶,主體并沒有盡量占滿畫面,每張人臉的寬度在35個像素左右!這怎么看得清楚呢?于是我們給了他一些建議:可以讓人多站幾排,這樣可以讓他們充滿畫面,如果還不行的話,就分段多拍一些,然后拼接起來,這樣可以讓每張臉更大一些。 我們可以采用這兩種拍法的任何一種進行拍攝,它們都讓主體盡量“占滿”畫面。不過很顯然,后一種方法可以把主體拍得更大。如果背景并不需要占太大面積的話,后一種方法是個不錯的選擇。 16條建議說完了,我們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大家在實際拍攝中拍出更清晰的照片。簡單地歸納一下,我們把“照片不清晰”形成原因分為四個方面: 1、 由于相機的移動或者振動造成影響模糊; 2、 由于物體運動造成影像模糊; 3、 由于焦點不實造成的影影像模糊; 4、 由于高倍放大造成的影像模糊。 解決的方法也無外乎:穩(wěn)定相機(包括防抖功能)、提高快門速度、精確對焦和讓主體更大。最后,我們?nèi)匀灰獜娬{(diào)的是:如果有理由,你完全可以不把照片拍清楚。這個理由也許是大家能接受,但也許是大家不能接受的。 |
|
來自: 只愛關(guān)美麗 >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