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錢收藏中有一種叫做“羅漢錢”的名錢,一直倍受青睞,價格上升很快。上世紀(jì)末好品羅漢錢每枚僅十幾元,到2010年已升值到300元左右。在民間,羅漢錢代表吉祥、幸福、平安、長壽、恩愛,自康熙時起,便有情侶互贈“羅漢錢”之風(fēng)俗,著名曲目“羅漢錢”便取材于此。 據(jù)說,“羅漢錢”是康熙六十壽辰而鑄的一種祝壽錢。公元1713年3月是康熙六十大壽,他特命戶部寶泉局精鑄一批“萬壽錢”作為壽辰紀(jì)念。又有說法是康熙末年,年羹堯在四川任總督,有一次打仗急需軍費,就把一座大廟里的鎏金羅漢熔化鑄錢以應(yīng)急需。究竟怎樣仍是未解之謎。 羅漢錢和普通“康熙通寶”小平錢相比,有其獨特之處:一,制作精美、銅質(zhì)優(yōu)良,色澤金黃,外廓圓潤,內(nèi)廓方正,穿口光潔整齊,錢文筆劃粗壯;二,錢文“康熙通寶”四字中的“通”字走之旁僅為一點,俗稱“單點通”;三,羅漢錢錢文的“熙”字少“臣”字左邊的一豎;四,“康”字第八劃為一圓點;五,羅漢錢比普通“康熙通寶”錢體更飽滿厚重。
康熙“萬壽錢”因制作精美而被世人珍愛,其中有的人就將萬壽錢供奉到羅漢鑄像的“佛腔”里,作為“佛臟錢”(佛臟錢盛行于元朝,又稱廟宇錢或供養(yǎng)錢)。 在清朝道光年間的時候,杭州凈慈寺重修,方丈偶然打開一尊羅漢的“佛腔”,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串亮閃閃的銅錢。解開繩索一看,全是康熙通寶“萬壽錢”。 方丈大喜,說“寶錢”有靈,佩在身上有羅漢保佑,可以驅(qū)邪避禍,益壽延年。一時間善男信女們紛紛趕來,用高價換取這種羅漢肚中的“寶錢”。 有些商販采用挖改的方法,將普通寶泉局的“康熙通寶”挖去“熙”字左邊一豎。其實只要看“熙”字下四點中最左邊的一點是否偏出,就能斷定真?zhèn)?。而仿制翻鑄的羅漢錢銅質(zhì)差,錢體小,制作粗糙,砂眼較多,細(xì)看不難識別。 這種錢幣做工尤為精美,錢幣背面左右為滿文“寶泉”兩字,甚至傳說摻入金質(zhì)羅漢而鑄,故而通體金黃、美輪美奐。后人把它打制成戒指,或熔煉出金子,或當(dāng)作壓歲錢賜予晚輩,或作為女兒出嫁時的壓箱錢,致使存世量日稀。羅漢錢不僅是收藏?zé)崞?,更是民間難得的吉祥物,目前市場價已經(jīng)逼近四五百元,這在清錢中是不多見的。有專家指出,再過幾年羅漢錢可能會升至千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