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有時候我們是受害者,有時候是施暴者,有時候是盲從者。或者說,我們隨時可能在受害者、施暴者和盲從者之間進行角色轉(zhuǎn)換。 2011年,美國有部記錄片《The Bully Project》,中文譯名叫做“霸凌”或“暴力行動”,講述的是美國青少年在學校、街頭包括家中遭受欺負甚至被虐待、射殺等現(xiàn)象,令“Bully”一詞又有了特殊含義。 一個人欺侮他人,有時是獲取精神上的快感,有時則為了獲取實質(zhì)的經(jīng)濟利益。被欺侮的人反過來也會尋找機會欺侮他人,這里失去那里獲取,取得平衡,如果能將曾經(jīng)欺侮我的人打趴在地,那精神上的愉悅就莫大矣。更多的時候,你更愿意追隨他人,跟著起哄,跟著搗亂,跟著破壞。 在打群架的時候,這種情況更明顯。一群人打起來了,每個人都會變得特別暴力。那些盲從者有時候比挑事的人還亢奮。被打敗的一方如果后援來了,反過來又會更激烈地報復。有些校園斗毆之所以失控,就由于那種“Bully”虛狂的存在。 “霸凌”也未必就是斗毆。傳銷那種方式也是一種“霸凌”,區(qū)別是更注重精神上的控制。許多傳銷者原來就是受害人。他們轉(zhuǎn)身,也立即成為傳銷加害者,并引得一幫盲從者緊緊跟隨。江湖騙子、賭徒、假冒偽劣商品生產(chǎn)制造等,莫不如此。一些農(nóng)民生產(chǎn)有毒農(nóng)作物的心態(tài)最為典型。他們會說,這蘇丹紅雞蛋、有毒的大米、問題蔬菜等不是自己吃,不給認識的人吃,但可以拿到市場上賣給其他人,即不認識的人。大家都這樣想,結果你吃我的蘇丹紅雞蛋,我吃你的農(nóng)藥蔬菜。城里人用假冒工業(yè)品、假農(nóng)藥化肥害農(nóng)民,農(nóng)民用那些問題農(nóng)產(chǎn)品害城里人,大家就這樣互害了。這些生產(chǎn)假冒偽劣品的,往往一個地方有人開了個頭,就有盲目跟隨者一大片。 有人說,這世界壓根就沒有絕對的平等,人都是建立在壓榨奪取上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zhì)。這是為弱肉強食和叢林法則尋找理由。的確,人類社會不可能有什么絕對平等,智力、體能、家境、學識、修養(yǎng)、境界及機遇等,都會給人帶來許多差別。在一些社會,財富、種族、膚色、種性、族群等差別,會產(chǎn)生階層式的阻礙性隔斷,進而引發(fā)某些階層集體性憤懣。不滿的階層,則更容易感到不公正,期望進入高階階層。那怎么辦呢?這些人容易采取“霸凌”之法。在過去,有些人干脆上山當土匪。雖然多數(shù)人失敗了,但也有人最終依靠刀尖上舔血被官府招募為官,更光彩的還可能豋上皇帝之位。同樣,在上位階層的人,為了維系自己的尊榮,也容易對他人“霸凌”。 最重要的是一些人雖然想按正常途徑上升,卻難免遭遇莫名其妙的“霸凌”。有人越是不想惹事,卻反而越易招徠是非。社會的倫理提倡大家做老實人,但老實人其實總是吃虧。你一讓再讓,別人可能反而欺人更甚。有些原本的老實人被逼急了,最后也容易走向極端。比如街頭小販被城管逼急了,有一天就真會發(fā)狠向城管下狠手。在許多家庭里,一方過于強勢,受欺侮的一方有一天突然總爆發(fā),反倒引發(fā)家庭悲劇。 要制止“霸凌”現(xiàn)象,需要的是社會尋找新文明的突破口。法治、道德、文化、宗教和社會結構等,需要全樣的智慧與文明引領。其中一個社會的階層鴻溝,總是一個問題。但又不能完全幻想消滅階層差別,但需要給階層間正常流通有較好的通道??傊?,這是社會大難題,很難的,相當?shù)仉y。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有的國度人際關系和諧一些,有的國度的“霸凌”現(xiàn)象比人們所感覺的要嚴重得多。有的國度對此已經(jīng)麻木,有的國度則可以對此反思。有了反思,才有進步。 |
|
來自: 昵稱27427779 >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