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聰明人,要去挖掘?qū)毑?,根?jù)他們的各種推論,寶藏應(yīng)該是埋藏在無窮遠大的山頂上的,至于在山上的什么地方,頗引起大家的爭論。他們正在議論的時候,一個單純的農(nóng)夫正好路過,好奇地停下來聽他們的談話,他聽不懂那些聰明人談話的內(nèi)容,只聽懂似乎某一個地方埋著巨大的寶藏。后來聰明人出發(fā)了,他們浩蕩地走入無盡的遠山,不管到任何一座山,他們都要爭論,因此,他們從未開始掘一塊土,當然他們永遠不可能挖到寶藏。但是,那個貧窮的農(nóng)夫,他既不知道理論上寶藏應(yīng)該埋在深山,也不知道理論上挖寶藏應(yīng)該考證,他就從那些聰明人爭論寶藏時所站的那塊土地掘下去,一天又一天地挖掘下去,終于找到了那一座大的寶藏。有一次,我對一個孩子講這個印度的古老傳說,孩子聽完后問說:“他挖到那個寶藏不是很危險嗎?遲早要被那些聰明人騙走的!”我聽了以后感慨良深,如果連我們的孩子都有這樣的憂慮,那么單純的實踐就更難了。不過,對于能單純實踐的人,他的心就是凈土,走到哪里,清凈的門都為他開啟;對于有復(fù)雜的空論的人,處處的大門都鎖著,即使知道遠山的寶藏也毫無用處。◎內(nèi)容來源:林清玄(因編輯需要,部分內(nèi)容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