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田園山水畫

 香山夢藝術館 2016-04-23

中國田園山水畫 

在中國山水畫中,凡以村野之景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田園山水畫。近年它被證明是山水畫科之下的一個獨立畫目。[1]田園山水畫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的,有趨于工筆風、兼工帶寫風、大寫意風、裝飾風、寫生風、水彩風、版畫風、實驗水墨風等畫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中國田園山水畫

  • 內    容

    村野之景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畫

 
  • 取名者

    由畫家張正忠先生

  • 又    稱

    田園山水畫

折疊編輯本段田園山水畫的名稱和概念

"中國田園山水畫"的名稱、概念,是由畫家張正忠先生首先提出來的。20世紀末葉,他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田園山水畫的存在,在《從故鄉(xiāng)情結到田園山水畫》一文中他說:"拿我們的中國畫筆墨把這些風景畫出來,這是畫田園的山水畫,就叫它'田園山水畫'吧。" [2]接著又提出了山水畫"四大分支"說。[3]本文所述內容都是根據(jù)他的研究成果摘編的。馬鴻增寫道:"他青年時即創(chuàng)作田園題材,近十幾年更專門從事田園山水創(chuàng)作研究,為前人所無;2005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正忠詩書畫--田園山水百圖》,以100件畫作和108篇文章的規(guī)模,集創(chuàng)作與研究成果于一書,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關于田園山水的專著?!蚨艺f,張正忠是田園山水的拓展者。"萬新華寫道:"1996年3月,張正忠曾撰文《從故鄉(xiāng)情結到田園山水畫》,首次提出"田園山水畫",并對其范疇、內涵、外延、審美特征、學科定位等問題進行思考。" [4]

田園山水畫在古代有一個模糊而不全面的稱謂,叫"小景畫"。它萌芽于山水畫成熟后的唐代,現(xiàn)存最早的田園山水畫真跡是五代趙干的《江行初雪圖》。經(jīng)過歷代的不斷發(fā)展,到當代進入一個興盛期。由于田園山水畫主要表現(xiàn)了寧靜和諧的鄉(xiāng)村田園之美,對于中國山水畫天人合一、主客觀融合、精氣神表達、生活情趣抒寫、筆墨理法運用等方面有著更好的發(fā)展條件,獲得現(xiàn)當代受眾的喜愛。田園山水畫是當代山水畫發(fā)展的結果,它的被發(fā)現(xiàn)和列為畫目,[5]對中國山水畫的興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2012年12月,在"田園山水畫"這個比較科學的名稱概念誕生16年之際,在北京召開了高層學術研討會,連同書面發(fā)言共41位專家正式肯定了張正忠關于"田園山水畫"概念、歷史、畫理的論述。[6]

[1]見《張正忠詩書畫·田園山水百圖》(2005年12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快然樓自序·田園題材古已有之、我的田園山水觀》二文。2006年11月9日《中國書畫報》又發(fā)表張正忠文章《談田園山水畫》。

[2]張正忠《從故鄉(xiāng)情結到田園山水畫》一文,撰寫于1996年3月,最初發(fā)表于《東洲美術》刊物,以及"東洲畫院"網(wǎng)站(該網(wǎng)站始建于1996年,2004年改建為張正忠田園山水畫網(wǎng))。

[3]山水畫四大分支之說形成于2004年,最初發(fā)表于《田園山水畫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8頁《總論》。

[4]馬鴻增,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他的《田園山水:張正忠的新拓展》一文寫于2006年,首次發(fā)表于2007年第1654期《中國書畫報》);

萬新華,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他的《嚆矢椎輪 承前啟后--張正忠《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略議》,首次發(fā)表于《中國書畫》雜志2013年第7期第128頁。

[5]田園山水畫列為畫目,見之于張正忠撰《園外遐思》一文,發(fā)表于《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6頁。

[6]2012年12月《田園山水畫學術研討會紀要》發(fā)表于2013年3月30日《美術報》、2013年10月9日《中國書畫報》。

折疊編輯本段田園山水畫的起源和發(fā)展[7]

折疊起源

中國的農(nóng)業(yè)距今一萬多年時即已成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民歌中開始出現(xiàn)田園景物的描寫;漢代的畫像磚出現(xiàn)了田園景物的畫面。距今1700余年的晉末,山水畫獨立分科,到唐代山水畫臻于成熟。這些都為田園山水畫的產(chǎn)生準備了先機條件。

在現(xiàn)存的繪畫作品中,有傳為六朝陸探微、唐李思訓的田園景物為主的山水畫作品,但它們的實際創(chuàng)作年代和作者都不能肯定。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唐王維的《輞川莊圖》(摹本),雖不能算純粹的田園山水畫,但畫中的江岸景物、莊園樹木已富有田園氣息。

折疊古代

五代南唐的趙干留下了《江行初雪圖》卷,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確定無疑的田園山水畫真跡。此外還有董源山水畫中的村野之景,黃筌的汀渚水禽等,顯示了田園山水畫于五代時即已存在。

宋代的村野之景作品就更多了,也畫得比較成熟。宋初有:李成的《寒鴉圖》;惠崇的《沙汀叢樹》、《溪山春曉》等;趙令穰的《湖莊清夏圖》、《春江煙雨圖》等;趙士雷的《江鄉(xiāng)農(nóng)作圖》等,他們都為田園山水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對后世的田園山水畫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此外還有法常、郭熙、郭忠恕、李迪、李公麟、李唐、劉松年、馬和之、馬麟、馬遠、米芾、米友仁、夏圭、閻次平、燕文貴、玉澗、趙伯駒、趙佶以及很多佚名團扇等。這是中國歷史上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潮期,標志著這個畫目正在生長、漸趨成熟之中。

元明清三代的村野之景山水畫,上承宋代,繼續(xù)在發(fā)展、強壯的道路上前進。

元代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較少,總體來講田園氣息也不夠濃郁,是一個低潮期。據(jù)現(xiàn)存作品看,涉足的畫家有錢選、高克恭、趙孟頫、黃公望、吳鎮(zhèn)、朱德潤、倪瓚、王蒙等40余位。

明代有了很快的發(fā)展,參與創(chuàng)作的畫家有王紱、戴進、謝縉、杜瓊、沈周、周臣、吳偉、唐寅、文征明、仇英、陳淳、謝時臣、陸治、文嘉、徐渭、孫克弘、趙左、董其昌、陳繼儒、袁尚統(tǒng)、藍瑛、倪元璐、項圣謨、陳洪綬等近300人,其中沈周的作品數(shù)量多、質量高,代表作有《東莊圖冊》等,是明代田園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清代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參與者和作品數(shù)量更為壯觀。查士標、陳枚、擔當、樊圻、方士庶、傅眉、高鳳翰、高其佩、高翔、龔賢、龔有融、弘仁、華巖、黃壁、黃鼎、黃慎、焦秉貞、金農(nóng)、李鱔、李世倬、羅聘、任伯年、任熊、上睿、石濤、石溪、孫祜、湯貽汾、唐岱、王翚,王鑒,王時敏,王原祁、吳大瀓、吳谷祥、吳宏、吳歷、吳石仙、虛谷、葉欣、禹之鼎、袁江、袁耀、惲壽平等600余位畫家參與了田園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其中王翚、龔賢、樊圻、石濤、吳歷、袁耀、惲壽平等人作品數(shù)量多,也最為精彩。古代田園山水畫古代田園山水畫

折疊近現(xiàn)代

近現(xiàn)代是一個轉型時期,也是一個低潮期,探索性比較強。

近代(1911-1948年間)主要是繼承,并在繼承的基礎上開始轉型。此階段年代短、作品數(shù)量不多,參與創(chuàng)作畫家有陸恢、吳昌碩、鄭午昌、蕭謙中、陳少梅、汪琨等50余人。

現(xiàn)代(約1949-1999年間)是一個探索轉型時期,山水畫從古代轉為現(xiàn)代,畫家們都在努力探索。田園山水的形態(tài)在農(nóng)村的生活中去挖掘,傳統(tǒng)的山水精神淡化,現(xiàn)實性加強,所以創(chuàng)作數(shù)量不是很多,呈多方探索的走向。陸儼少、陳子莊、方濟眾、傅抱石、齊白石、顧坤伯、黃賓虹、賀天健、黃君璧、黎雄才、李可染、梁樹年、林風眠、錢松巖、石魯、宋文治、唐云、吳鏡汀、楊善深、應野平、趙望云、周懷民、朱屺瞻等70多位畫家參與了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在年畫、農(nóng)民畫等民間繪畫中,也出現(xiàn)很多鄉(xiāng)村風景題材的作品。近現(xiàn)代田園山水畫近現(xiàn)代田園山水畫

折疊當代

當代(約2000年至今)是一個田園山水畫空前繁榮的時代。近50多年期間,據(jù)較全面的調查、不完全的數(shù)據(jù)顯示,已經(jīng)在報刊、書籍、畫冊上發(fā)表的田園山水畫作品數(shù)量已超過了歷代遺存作品的總量,參與作者1500余人。其中主要是近20年間產(chǎn)生的數(shù)字。主要畫家:專攻田園山水的畫家有張正忠、葉其青、葉其嘉、陳危冰等;參與度比較高的畫家,有林曦明、趙準旺、林友農(nóng)、陳平、楊立強、楊明義、林豐俗、白雪石、吳冠中、張仃等有大批精彩之作。當代田園山水畫主流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推陳出新,造化與心源多角度交融,內容與形式自然結合,呈多樣化趨勢。當代田園山水畫還在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作隊伍不斷壯大,欣賞群體日益擴大。它的功能也在擴展,創(chuàng)作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之中。

[7]關于田園山水畫的起源和發(fā)展史,見于張正忠著《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書,貫穿于全書。當代田園山水畫當代田園山水畫

折疊編輯本段美術學學科定位和相關畫理

根據(jù)張正忠先生的研究,田園山水畫的學科定位應該是這樣的:

美術--繪畫--中國畫(畫種)--山水畫(畫科)--田園山水畫(畫目)。[8]與田園山水畫并列的畫目,有峰嶺山水畫、城市山水畫、海景山水畫。

他從以下幾個方面初步闡述田園山水畫的畫理:[9]

(1)范疇:田園山水畫是村野之景為主的山水畫。

田園山水畫畫目的外延:核心區(qū)有村野四季、田疇農(nóng)耕,農(nóng)家苦樂、水鄉(xiāng)村景、幽樹小徑、小樹宅園、河塘蘆葦、小橋流水等;人獸、花鳥、建筑元素增強的有漁村舟楫、畜牧風情、隱士生活、書齋幽居、鄉(xiāng)村即事、村童牧牛、豪宅莊園等;山石、江水元素增強的有江邊叢樹、江上行舟、汀渚濕地、林邊原野、近村遠山、山村梯田等。

(2)文化內涵:哲學基礎是儒道合流、天人合一,文化淵源是田園詩、民歌,中國繪畫理法、近現(xiàn)代思想。

(3)美學特征:田園美是它的審美特征,它的依托是中和之美。田園山水畫依托田園美,田園美的內涵是"詩化、美化的田園情趣,自然寧靜的理想境界"。它的主要審美屬性是物我為一、文人趣味、剛柔相濟。

(4)社會理想:愛國懷鄉(xiāng)、生態(tài)樂園。

(5)內容本質:在出世與入世之間。

(6)創(chuàng)作追求:抒寫田園美的情意、走生活之路,實現(xiàn)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

(7)最高境界:氣韻生動的真情真境、生態(tài)文明的現(xiàn)代理想。

(8)意義功能:寄情喻理、暢神怡情、教化美育;關懷民生、鼓舞信心;拓展山水畫領域。

(9)創(chuàng)作技法:以筆墨宣紙作畫、書詩印入畫、借鑒西法、張揚個性語言、創(chuàng)造田園山水新語言。

(10)品評:依中國畫、山水畫的價值觀品評,意境、筆墨、感情、內容、造型、布景、形式、文化內涵等都是品評的要素。

[8]參看張正忠論文《山水畫分支之我見》,發(fā)表于2013年第2329期《中國書畫報》、2013年11月23日《美術報》"藝苑";《關于海洋題材畫的學科分類定位》,發(fā)表于2013年第2300期《中國書畫報》。

[9]散見于多篇論文中,參看:

張正忠《快然樓自序·我的田園山水觀》,載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張正忠詩書畫·田園山水百圖》;

張正忠論文《談田園山水畫》,發(fā)表于2006年11月9日《中國書畫報》;

馬鴻增論文《田園山水:張正忠的新拓展》發(fā)表于2007年第1654期《中國書畫報》;

張正忠論文《田園山水畫總論》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田園山水畫法》第8頁;

張正忠論文《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發(fā)表于2010年第6期《美術觀察》第46頁;

張正忠文章《田園心語》2011年1月發(fā)表于《田園情韻》畫集;

薛永年論文《溯源探道 溫故知新--張正忠<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序》,載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版《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第4頁;

張正忠文章《園外遐思》載《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第6頁;

張正忠文章《半份答卷》載《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第9頁。

海門市文廣新局編印《走近中國田園山水畫史》。

折疊編輯本段田園山水畫研究文獻

折疊專著《張正忠詩書畫-田園山水百圖》

2005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收入張正忠《快然樓藝談》論文、隨筆108篇、詩160首、田園山水畫100幅、書法12幀。高冠華、陸一飛題詞,邵大箴、李松、邵洛羊作序跋。

張正忠先生涉獵中西繪畫、文史,專攻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近20年,并進行史論、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他發(fā)現(xiàn)山水畫中的村野之景猶如散落的珍珠,可蔚成品類;當代"田園美"觀念正在滋長、"村野之景"創(chuàng)作正在逐步壯大;它們具有相對獨立的藝術價值、現(xiàn)代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社會反響良好,因而為之起名為"田園山水畫"。本書以散文的筆調,闡述了田園山水畫的概念和史論框架,以及方方面面的藝術觀點。馬鴻增等專家研究表明:這是中國第一部關于田園山水的專著。張正忠著 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專著張正忠著 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專著

折疊專著《田園山水畫法》

2009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張正忠著。全書有總論、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田園景物畫法、田園山水作品欣賞4個部分,配圖片240幅,王琦題詞、邵大箴作序。在成書過程中,邵大箴、王伯敏、葛路、馬鴻增等史論家對書稿進行了推敲和指導。

邵大箴在序言中說:"《田園山水畫法》是一本為田園山水愛好者提供創(chuàng)作輔導的好書。張正忠在當前提出的'田園山水畫'課題,也對我們討論當代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資料。" 他為中國山水畫列出四大題材分支,而"田園山水畫"是其中的一個"畫目"。這樣的系統(tǒng)研究對拓展中國畫的新視野,促進田園山水畫的學科建設,為山水畫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探索出路,提高山水畫在社會上的生命力,對于中國畫的繁榮和發(fā)展,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書系統(tǒng)、深入地闡述了田園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與技法,貫穿了田園山水的基本理念。既借鑒了前人的成果,更多的是作者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jīng)驗與方法,給山水畫創(chuàng)作者送來了藝術上的無私奉獻。圖文并茂,將可操作性和欣賞性融為一體,既是對技法的講解、研究,也是對佳作的欣賞,貼近實踐、貼近讀者。

《田園山水畫法》簡要目錄:

一、總論

二、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

(一)生活與感情 (二)構思立意 (三)情節(jié) (四)構圖 (五)取景

(六)透視四遠法 (七)景深

(八)筆墨 1.筆墨的基本功夫 2.幾個審美用語 3.用筆六態(tài) 4.線條

5.墨分五色 6.用墨 7.用水 8.點 9.點垛 10.擦11.收拾

(九)色彩 1.固有色 2.意境色 3.水墨淡彩色 4.季節(jié)色 5.光影色 6.重彩色

(十)光感 (十一)景物的搭配 (十二)特殊技法 (十三)平面與色彩構成

(十四)詩書畫印一體之美 (十五)風格、語言與品評

三、 田園景物畫法

(一)四季畫法 (二)竹法A、剪影竹法 B、體面竹法 (三)竹園法(四)蘆葦法

(五)蘆花法(六)江蘆法(七)空枝樹(八)點葉樹

(九)夾葉樹A、雙勾夾葉法 B、寫意夾葉法 (十)叢樹法 (十一) 田園樹種畫法

(十二)茭白、菖蒲(十三)塘荷(十四)點景法(十五)地貌(十六)河塘、水面

(十七)道路、草地(十八)田野 (十九)莊稼(二十)宅園

(二十一)天氣變化(二十二)日、夜景象

四、田園山水作品欣賞

1.趙干 2.惠崇 3.趙令穰 4.李迪 5.馬麟 6.沈周 7.王翚 8.石濤

9.龔賢 10.陸儼少 11.林風眠 12.傅抱石 13.李可染 14.童中燾

15.白雪石 16.陳子莊 17.唐云 18.錢松巖 19.林曦明 20.張正忠張正忠 田園山水畫法張正忠 田園山水畫法

折疊專著《中國田園山水畫史》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12年9月第一版。全書共有十卷,上編4卷是評述,下編6卷是圖錄。圖片10500張,文字約40萬。張正忠著,王伯敏題詞、薛永年作序、題簽。

此書是我國第一部田園山水畫史,從田園山水產(chǎn)生的先機寫起,追根溯源,縝密地揭示田園山水畫產(chǎn)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條件、發(fā)展的動力,歷數(shù)歷史發(fā)展的起伏脈絡,并指出當代田園山水的現(xiàn)狀、發(fā)展取向。20張示意圖簡明地揭示畫史發(fā)展脈絡和畫理研究思路。

自從農(nóng)業(yè)成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直至《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時代,田園之美逐步進入中國人的審美視野。經(jīng)過一千余年的緩慢發(fā)展,到當代又以新的面貌、新的內涵出現(xiàn),并且形成了一支創(chuàng)作力量。從此中可發(fā)現(xiàn)山水畫繼續(xù)發(fā)展的新道路、新希望。但是,它的發(fā)展軌跡一直未被社會注意和認識,從未有人把它看成是山水畫科之下的一個分支;未有人涉足過它的史論研究,所以本書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學術意義。史論家萬新華寫道:"以往的繪畫史研究者從未專門述及田園山水畫。直至近年,海門畫院院長張正忠先生正式提出'田園山水畫'之稱謂和理論,并筆耕不斷,一而再、再而三地撰文立說,從紛繁復雜的文獻、圖像史料中搜索探尋,辨析考證,逐漸耙梳出一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 [4]

本書的述評以大量資料證明了"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隊伍及作品群的存在,在廣泛的比較中探尋出田園山水畫的特定范疇、內涵與外延;因而證明了田園山水作為"畫目"、撰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美學命題"田園美";提出繪畫起源"審美興趣"說。

本書展示了田園山水畫的魅力與豐富性,它不斷衍生的功能。它能愉悅人們的精神,給人以淡泊寧靜的文化熏陶;它具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愛國愛家鄉(xiāng)、民族藝術美育等教化功能;鼓舞人們樂觀向上,向往美好理想與生存狀態(tài)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它將使更多參與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繪畫愛好者進入自覺狀態(tài)、提供了借鑒;同時有利于美育,讓更多的受眾喜歡山水畫,對開拓中國畫的新領域起到促進作用。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一書的價值,根據(jù)薛永年先生文章和研討會的評論,就是:"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而且很有現(xiàn)實意義","探索開拓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與時俱進的新途徑。" [10]這本書的問世,加上前兩本專著,為"田園山水畫"這個"畫目"的學科建設奠定了學術基礎。張正忠著 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畫史張正忠著 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畫史

折疊隨筆《從故鄉(xiāng)情結到田園山水畫》

(全文發(fā)表于1996年編《東洲美術》,作者張正忠。)

摘錄:我的故鄉(xiāng)在江海平原,田園深處。彎彎小路,清清流水;竹林村舍,綠樹如云。鄰里笑語,雞犬之聲相聞。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度過的。至今夢中,每每出現(xiàn)老宅故人情景,象一場場放不完的電影。我的畫筆,情不自禁要畫家鄉(xiāng)田園,曾撰詩云:"大江此入海,兩岸百里平;咸謂無可畫,偏向幽處尋;翠竹掩村舍,淺水映草青;月明煙籠時,更起故園情。"故園之情,拂之不去!

……

我對家鄉(xiāng)田園的懷戀、對大自然的珍惜,正好契合了一種社會文化意義。這種意義已不同于古代田園詩的隱逸情趣,卻是現(xiàn)代人的審美理想。人們永遠喜歡充滿陽光的田野、清清清的流水、新鮮的空氣、茂盛的樹木莊稼,拿我們的中國畫筆墨把這些風景畫出來,這是畫田園的山水畫,就叫它"田園山水畫"吧。畫中清純的美,多少能喚起人們對美的留戀和向往,使故鄉(xiāng)田園情結常駐于畫中?!?/p>

折疊論文《田園山水畫的前世今生》

(全文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作者張正忠。同類論文還有《談田園山水畫》、《田園山水畫總論》)

提 要:中國山水畫,源遠流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要比山水畫早幾千年,但到隋唐以后才有畫家關注村野之景,進入田園山水畫的萌芽期,五代出現(xiàn)典型的田園山水畫。到了二十世紀末,產(chǎn)生了"田園山水畫"這個名稱和概念,畫家的關注點有了很大的覺醒,創(chuàng)作主旨也有了發(fā)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興盛期。當代的20來年中,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突飛猛進,超過了歷代遺存作品的總量。

縱觀千年,田園山水畫已然形成了它自己的范疇、內涵、外延、審美傾向。田園山水雖受詩文的影響,但它畢竟是山水畫的一個分支,所以更多地受山水精神的支配。田園山水應在此基礎上加入"中和之美"。田園山水的審美特質,應以"中和之美"作為靈魂核心,并兼有下列特點:一是以村野之景為主要意象;二是以親近大自然、張揚生態(tài)環(huán)境美的理想,以出世的態(tài)度畫入世的畫;三是以"物我為一"的觀念,以文人的精神視野表達對生命之美、生態(tài)之美的謳歌,營造情境交融、溫馨和諧的詩境;四是以傳統(tǒng)中國畫筆墨理法為基礎,適當吸收西洋風景畫之長,構建個性的藝術語言圖式。

關鍵詞 田園山水畫史 文化淵源 美學內涵 時代意義 一個核心四個要素

結論:如同其它題材一樣,田園山水畫也有它的局限性。然而我認為它在抒情達意上具有細膩性、意境表現(xiàn)上具有豐富性、語言上具有清新性、精神上具有深刻性、雅俗取舍上具有兼容性等特點,應該成為中國山水畫傳統(tǒng)理法與現(xiàn)代情懷相結合的切入點之一。創(chuàng)作、研究、傳播田園山水畫,對中國山水畫的拓展、創(chuàng)新,無疑具有深遠的意義?!?/p>

折疊論文《山水畫分支之我見》

(全文發(fā)表于2013年第2329期《中國書畫報》,作者張正忠。)

提 要:任何一個畫科,它的初始階段總是混沌而不可分的。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具備了獨立分科的條件,就分科獨立了??颇康姆诸惙桨甘抢L畫史論家根據(jù)大量研究而做出的,在若干年內,它呈現(xiàn)穩(wěn)定的狀態(tài)。分科對促進繪畫的發(fā)展、各門類的藝術特點的健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田園山水畫在當代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在確定這個分支的學科定位時,又發(fā)現(xiàn)它有另外兩個"兄弟":海景和城市。原來 "當家"的高峰山嶺山水畫,便成為老大哥。"峰嶺山水畫",是山峰、山嶺為畫面主要意象,巖石、瀑布為構成要素的山水畫。"田園山水畫",是以村野之景為主的山水畫。"海景山水畫",是以大海波濤、海岸景物為主的山水畫。"城市山水畫",是以城市、集鎮(zhèn)、人造園林為主的山水畫。

關鍵詞:山水畫分支 峰嶺山水畫 田園山水畫 城市山水畫 海景山水畫

結論:"田園山水畫"分目獨立是時代的必然。在不斷發(fā)展中,品種體裁將會更加豐富多彩,這是自然衍生的結果,一個良性的藝術生態(tài)現(xiàn)象。我對山水畫分支的研究十多年,提出也已歷八年,但尚不能說已經(jīng)很成熟,希望業(yè)界能在大膽使用中得到磨礪。山水畫歷經(jīng)一千七百多年的發(fā)展,終于有了今天這樣空前壯大的體量,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繁榮局面,繼續(xù)大膽地未知領域作出更多探索,共同把山水畫引向更健康、更美麗的前景中去?!?/p>

折疊論文《在入世與出世之間》

(全文發(fā)表于2010年第6期《美術觀察》,作者張正忠。)

提 要:"田園山水畫"這個畫目,是根據(jù)題材內容來分類的。對它的闡述,應有幾個方面,內容和主題是其中一個方面。本文從繪畫的入世性和出世性切入,追溯繪畫的起源和功能的演進,揭示田園山水畫在內容方面的時代特征。由于田園山水創(chuàng)作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多見自然寧靜的意境,它既保持著繪畫的入世性一面,又有著出世性一面。因此,田園山水的內容本質當介于入世與出世之間,這是題材特點所決定的。而入世性與出世性對于繪畫作品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當代,家園情結、生態(tài)理想自然地成為田園山水畫的兩大重要主題。

關鍵詞:田園山水畫 生存與審美 繪畫的入世性與出世性 入世與出世之間 家園情結 建設生態(tài)樂園的理想

結論:

所以據(jù)我看來,田園山水畫的出現(xiàn)和延續(xù),以至終于發(fā)展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畫目,是人類審美能力提高的結果。它是繪畫藝術發(fā)展的必然,對山水畫是一個有意義的拓展。田園山水畫作為山水畫的一個題材分支,它具有山水精神的共性,也具有它的特定內容和審美內涵,因此在主題上也有它的側重點。愛國懷鄉(xiāng)、生態(tài)樂園理想是它的兩大主題,體現(xiàn)了積極的人文關懷,也是畫家人格展現(xiàn)的空間。田園山水畫的審美功能和教化功能是兼而有之的。而在它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從文化淵源、題材內容的特征來看,現(xiàn)代田園山水畫的內容本質當在入世與出世之間?!?/p>

折疊編輯本段田園山水畫重要活動

折疊首次以田園山水畫為專題的高端學術研討會[11]

"生態(tài)與家園--海門田園山水畫展"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首發(fā)在京舉行

2012年12月6日,由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中共江蘇海門市委、江蘇海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海門田園山水畫展"、《中國田園山水畫史》首發(fā)式在京展出。"海門田園山水畫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行。研討會由邵大箴、薛永年主持,在京美術理論家、書畫家李樹聲、李一、劉曦林、夏碩琦、尚輝、馬鴻增、奚靜之、趙權利、王鏞、劉龍庭、趙力忠、陳醉、王雪峰、廖自力、趙立凡等17人參加了研討會,王伯敏、孫克、李松、葛路、邵洛羊、左莊偉等24位各地專家作了書面發(fā)言。

田園山水畫正式進京亮相,史上是第一次,以田園山水畫為專題的高端研討會也是第一次。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院長廖自力在畫展《前言》中說:"張正忠從藝50余年,成為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專攻田園山水的畫家。他忠誠藝術、不辭艱辛,把鄉(xiāng)村實景升華到美學的層次,提煉出生態(tài)之美和熱愛家鄉(xiāng)的主題;他克服了田園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許多難點,使畫作質量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他第一個提出田園山水畫理論,形成系列專著;他還帶動其他美術工作者共同探索田園山水畫之路,真是非常難得。"

《美術報》以8個版報導,編者按說:"研討會高度評價了海門田園山水畫的成就,普遍認同'田園山水畫'的美術學命題、山水畫'四大分支'的學科分類,充分肯定了研究、撰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與會者認為:《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畫史書,它填補了中國繪畫史的一段空白。張正忠繪畫作品和他三部專著的先后出版,奠定了中國田園山水畫的學術基礎。這次研討會是中國美術界第一次以田園山水畫為專題的高端學術研討會,是中國田園山水畫作為畫目而受到學術界高層人士重視的歷史性會議。"

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院長邵大箴說:"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從來沒有人做過,意義是不一般的。"

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他貫通古今的系統(tǒng)性、對田園山水問題的突破性、知難而進的積極性,非常難能可貴。描繪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是當代新的生長點。"

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劉曦林:"這部書提出的一些問題、一些美學觀念,都是值得我們繼續(xù)學習、深入領會、深入研究的。"

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馬鴻增:"他在創(chuàng)作上是傳統(tǒng)田園山水的拓展者,現(xiàn)在又成為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開創(chuàng)者。他奠定了一個新的學科建設的基礎,一個自成體系的、很扎實的基礎。"

南京師大教授左莊偉:"張正忠終成一位令畫界矚目的畫家,自成一體,開創(chuàng)了當代山水畫的新領域。在林立的畫家中獨樹一幟,占有一席無人替代的地位。"

中國美院博導王伯敏:"以田園題材作畫,道路廣闊。"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觀察》主編李一:"能提出山水畫"四大分支"很不簡單。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tài)文明、保持生態(tài)平衡。而張先生在20多年前就注意到用藝術的方式來表現(xiàn)生態(tài)文明,這是很可貴的。"

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克:"在當代諸多山水畫家中可稱獨樹一幟。"

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李松:"對中國繪畫史特別是山水畫史的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11]詳見2013年3月30日《美術報》、2013年10月9日《中國書畫報》。

折疊張正忠田園山水美術館[12]

張正忠田園山水美術館由海門市政協(xié)、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聯(lián)席會議發(fā)起,組委會支持指導,2004年3月正式開館,館長樊春娟。初名"張正忠藝術陳列館",2013年更名為"張正忠田園山水美術館",擬建新館。它是常年陳列畫家張正忠作品的美術場館,并有組織交流、研究、收藏、宣傳的功能,是由海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管、民政局注冊的民辦非營利性公益文化單位。

美術館位于海門市中心銀海橋南,常年展出畫家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作品100余件,免費開放接待本市與全國各地參觀者。不定期更換展品,開通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站(zzzart.cn),舉辦畫展、在上海市設立工作室,向全國和省級展覽、各級媒體提供作品展出、發(fā)表,與全國中國畫創(chuàng)作和理論界知名人士交流。

張正忠生于1945年,海門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上海書畫院畫師、海門畫院院長。從藝50余年,早年藝涉中西,后專攻田園山水畫20余年。他的田園山水畫課題研究,是以創(chuàng)作為主,結合史論研究、實景考察、培訓推廣四位一體推動田園山水畫學科建設,都有了可觀的成果。他的藝術特色鮮明、自然親切,拓展了中國山水畫的題材領域;史論研究具有系統(tǒng)性和開創(chuàng)性,獲得專業(yè)界人士高度評價。

[12]參看由"張正忠藝術陳列館"即現(xiàn)"張正忠田園山水美術館"主辦的"張正忠田園山水畫"網(wǎng)站zzzart.cn 。

折疊首次全國性的"中國田園山水系列活動"[13]

2014年4月22-24日, 由中國畫學會學術支持、海門市人民政府主辦、海門文廣新局承辦的"中國田園山水畫系列活動",在江蘇省海門市舉行?;顒影ㄊ讓弥袊飯@山水畫邀請展、張正忠田園山水畫美術館陳列展、中國田園山水畫研討會、中國田園山水畫研究會(暫名)籌備會議及書畫筆會等活動。這是一次學術性活動,主題是"中國田園山水畫學科的意義與影響"。田園山水概念和理論的誕生在海門,面世已有18年。它在中國畫發(fā)展中產(chǎn)生了多方面的積極意義,而且已影響了一大批山水畫家和中國畫愛好者。

著名理論家薛永年先生專門為本次活動題辭,孫克先生為學術主持人,著名理論家李一、舒士俊、萬新華、方靄楣,張正忠等全國各地7位田園山水畫家,王擁軍、陳忠新等海門市人民政府以及海門文化、書畫界人士數(shù)十人出席了研討會。張正忠作了題為《山水畫分支與田園山水畫》的學術報告。

"首屆中國田園山水畫邀請展"有上海胡振郎、徐州劉運君、浙江劉祖鵬、福建林友農(nóng)、江蘇張正忠、安徽李傳新、甘肅楊立強、廣東葉其嘉、湖南羅彬、蘇州陳危冰十位畫家應邀參展。田園山水畫全國范圍的邀請展在美術界尚屬首次,是一次引領新學科的先鋒行動,它讓世人看到了政府、理論家、畫家合力探索的巨大能量。

與會者以他們在活動中的言行,表達了對中國田園山水畫命題和意義的充分肯定,對張正忠先生20年 來所創(chuàng)作的大量的田園山水畫作品及史論研究三部專著的充分肯定。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克先生在講話中說:"山水畫田園這部分成為很多畫家向往的一個分類,這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張正忠先生多少年來一直在致力于田園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研究,他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通過藝術實踐,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國各地的畫家,在這方面都有很多自己的特色。"他號召畫家們:"形成一個團結起來的合力,對于中國畫、山水畫的發(fā)展有巨大的效應,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一先生說:"張正忠明確地提出田園山水畫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

海門市王擁軍副市長說:"《中國田園山水畫史》一書,填補了田園山水畫史論的學術空白,對于拓展中國畫的新視野,推動田園山水畫的學科建設,對山水畫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探索,具有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13]關于"中國田園山水畫系列活動"的報導,見《中國書畫報》2014.5.3《海門:展出"中國田園山水畫"》、2014.5.10《田園山水畫:海門論發(fā)展》、2014.7.2專版《田園山水畫的春天》;《美術報》2014.5.3《"中國田園山水系列活動"海門舉辦》、2014.6.21專版《中國田園山水畫先鋒行動》;《海門日報》2014.4.24《中國田園山水畫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行》、2014.5.9專版《生態(tài)田園 詩意鄉(xiāng)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