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基本都有史書記錄,總有一種“水至清則無魚”的感覺,不如埃及文明,有許多的未解之謎,撩撥的你不要不要的。但這一期侃君要說的,是中國歷史中最神秘的文明,史書中很難找到它的蹤影,就連他自己,也沒有發(fā)明文字,給后人徒增了很多的麻煩,所以侃君希望古文明們,記得多寫日記,這樣我們后人才能知道你是誰,對吧!不過他和瑪雅文明、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等大咖文明同處于北緯30度,有如此牛逼的鄰居,更是增添了它的神秘感覺。 看到圖片,我想諸位一定明白了。那么這期,侃君帶諸位侃侃三星堆博物館,透過文物,直戳三星堆文明的真相。多說一嘴,為什么要起名三星堆呢?因為發(fā)現(xiàn)古文的遺址位于中國四川省廣漢市城西7公里,由于其古城內(nèi)三個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在其附近有一月亮灣,故有著“三星伴月”的美名。那么從側(cè)面說明,沒有文字的文明下場,就是給你起的啥名字,你就只能認了,還別挑三揀四的。 遲來的博物館 三星堆文明最早發(fā)現(xiàn)是在1929年春,廣漢縣南興鎮(zhèn)真武村村民燕道誠,在挖蓄水溝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圍成,坑內(nèi)放滿了精美的玉石器,他和家人足足挖出了400多件。從此,三星堆文明便慢慢露出它神秘的面紗。在民國時期,三星堆文物遭到嚴重破壞,被當?shù)剀婇y大肆挖掘,賺取大量金錢,也有外國考古隊來此挖掘,許多文物都已不知去向,這令人非常痛心。不過,建國后,我們的學者非常重視三星堆文明,一直希望找到相關(guān)文物。就這樣一直到1982年,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fā)掘。 而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被定格在1986年7月。有一天廣漢縣磚廠的工人,挖磚塊時候,不小心挖斷了一塊玉環(huán),于是他立馬就告訴了考古隊,這才叫真正的把文物上交國家!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領(lǐng)隊陳德安、副領(lǐng)隊陳顯丹帶領(lǐng)下,對三星堆區(qū)域進行大規(guī)模發(fā)掘工作,出土了1700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80根象牙,4600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目前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點保護范圍內(nèi),已發(fā)掘的僅有7000平方米,所以還有許多未知的發(fā)現(xiàn)等著我們。被國外媒體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考古發(fā)現(xiàn)”、“比著名的中國兵馬俑更要非同凡響”。 侃君想提醒諸位,注意挖出的文物,有象牙和海貝,這非常不同非常,要知道,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在古代是很封閉的。是沒有大象的,但是挖掘到了象牙,而且象牙長度達到1.6米——1.8米,如今的非洲象,也沒有如此之長的象牙!還有海貝,經(jīng)研究主要為印度洋那嘎啦出產(chǎn)的,這兩件出土器物令人匪夷所思,他們是怎么出現(xiàn)在四川的呢?別急,后面慢慢為您解答。 那在這之后,三星堆博物館順理成章的建立起來,位于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在1997年10月建成開放,向世人展示三星堆文物。博物館包括一號展館和二號展館。二號展館包括序展廳、眾神之國(各種青銅器面具的展示)、千載蜀魂(三星堆的精髓文物的展示)、三星永耀(大事紀及三星之謎)四個部分。 舉世震驚的展品 ▲ 中國有64件禁止出國展示的國寶, 三星堆古物就有兩件, 其中一件便是這個青銅神樹。它非常高大——足有3.96米高, 在中國迄今所見的全部青銅文物中,其為形體最大的一件,不過這只是殘存的樣貌,據(jù)估計,完整高度應(yīng)該在5米左右。不過最主要它呈現(xiàn)一個世界觀, 就是九日居樹下;第二是它使用青銅, 大約是3100年到3700年之間, 造青銅器有兩個重要物質(zhì), 一是錫, 二是銅, 這兩種物質(zhì)不會產(chǎn)在同一個地方, 所以可以大膽猜測,當時三星堆一定有商業(yè)活動, 否則不會有如此能力制造如此巨大的青銅器。 首先說說工藝,采用了十分高明的分段鑄造法鑄造,使用了套鑄、鉚鑄、嵌鑄等工藝。整個三星堆出土文物,都給人以工藝成熟的感覺,每一件都堪稱完美,也超過了當時中原文明水平。文物工作者在出土的青銅器中,找不到任何工藝發(fā)展過程的器物,似乎古蜀人一開始就掌握了先進工藝,這不得不說又是一個令人困惑之處。 再來說說它的寓意,看到神樹,侃君想到兩個神話體系中有提到:一個是我們國家,在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中,有提到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他們每天輪流出來上班。這個比照青銅神樹,可以說完美匹配,完全對的上號,青銅神樹中的鳥,神話中提到的太陽也是鳥。還得補充一下,復(fù)員后的樹上只有9只鳥,樹的頂端有損毀,猜測在樹的頂端,應(yīng)該哈有一只鳥。另一個是北歐神話傳說,大致就是說世界由世界之樹支撐,又稱為“宇宙樹”,它為世界萬物提供了棲息之所。這個學界有提到過,但是認真比對的話,會覺得有些牽強。 ▲ 這是一件高達2.65米的大雕塑,重達300斤的大銅人立像,人像站立于象頭底座之上,身穿三層華麗的服飾,佩戴了威嚴的頭冠。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且最大的青銅人像雕塑作品,是中國青銅雕塑藝術(shù)的瑰寶,被稱為“世界銅像之王”。 而其雙手抓握何物?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銅人左右手錯位,并不是一條線,所以只能握著彎曲的東西,或許是拿著象牙或其他有彎度的法器,在作法比劃吧。 當年為了這尊大銅人,好幾個考古學家一起才把它抬了出來,你可以看下面這張照片:
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太陽神的銅像,也有人認為是蜀王或宗教領(lǐng)袖、執(zhí)行祭祀的巫師,侃君個人傾向于巫師這一說法。在青銅器相關(guān)書籍中讀到一段,介紹區(qū)分青銅器人與神的造型差異,其中一個很大的區(qū)別點就在于是否赤腳。
如今展覽中你看到它是直的,有意思的是,當年挖掘的時候,它是彎成一圈的,也就是環(huán)狀的,后來才把它拉直了,目前學界已經(jīng)認同了權(quán)杖這一說法。 這個金杖看起來皺巴巴,因為并非黃金打造的杖,而是金箔包覆木杖,但歷經(jīng)數(shù)千年木頭早已腐化光了,只留下了這黃金外衣。 金杖下端為兩個人頭像。 這么重要的對象上頭當然也少不了紋飾,上部刻有相同的四組紋樣,上下左右對稱排列,圖案中的每一組紋樣,都由魚、鳥、箭組成。
有的學者認為金杖是一種外來文化,源自西亞或埃及,由遙遠的西亞北非傳來,但大部分學者否定這種推測,認為杖是一種權(quán)力的象征 從金杖上的圖案來看,魚鳥象征吉祥,箭翎則表示威武,這正是金杖作為權(quán)力象征的應(yīng)有之義。因此,一般認為金杖是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標志,是王權(quán)的象征?;蛘哒J為金杖是大巫師手中的魔杖、法杖,是神權(quán)的象征。 還有人認為金杖集神權(quán)與王權(quán)于一體,是政教合一體制下的'王者之器'。 由于出土的青銅器,基本沒有任何文字符號,而權(quán)杖中少有的符號,成為學者解讀三星堆文明的一個突破口,也有學者努力破解圖案背后的意思,希望可以成為三星堆文明的解讀突破口。 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處處都是疑問 三星堆文物的發(fā)掘展現(xiàn)了一個璀璨的青銅文化和卓然超群的青銅技術(shù)。 如此巨大和造型奇特的青銅器,是其他考古地點從未見過的。 而最為奇怪的莫過于其中的人像,三星堆出土的57件青銅人頭像在形態(tài)造型上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特點,其中有平頂腦后梳辮者,有平頂戴帽或頭戴冠者,又有圓頭頂無帽或?qū)l(fā)辮盤于頭上或于腦后戴蝴蝶形花笄者,還有頭戴雙角形頭盔者。 這些青銅人頭像大都為濃眉大眼、高鼻闊嘴、方面大耳,顯得粗獷豪放,極富神采。 幾乎人人都有耳洞,戴耳環(huán),有些文物還能看到眼眉處曾用黑/紅色的礦物材料進行了描繪。
這些夸張的造型,不能不讓普通的參觀者懷疑,這不就是外星人嗎?侃君其實非常希望真是這樣,畢竟大家都希望看到,我國古老的文明,也能跟外星人勾搭一下,不過,可能讓你們失望了,這些石像,更多的是抽象了當時的貴族和巫師,只是用力過猛,以至于我們都懵逼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他們不是外星人,他們的形象根據(jù)是哪里來的?銅縱目面具頭像似乎和史書上古蜀王蠶叢的描述極為相似,據(jù)說蠶叢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發(fā)在腦后梳成椎髻。 在雙眼眉心位置有一顆豎直的縱目,翹起的大尖耳有著敏銳的聽力,似乎就像是古代傳說中“千里眼與順風耳”的結(jié)合體。 而且這一形象類似于甲骨文中的“蜀”字,表示瞪大眼睛,警惕林莽中的蟲蛇。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地處四川盆地的古蜀國,是否和我們的印象當中一樣封閉呢? 歷史上,古蜀國最終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國所滅。 而在李白的詩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那些虛無縹緲的傳說,神秘興起而又神秘消失的古蜀文明,讓我們將古蜀國定位為相對比較封閉的文明? 其實中華古代文明的搖籃并非局限黃河流域一帶,三星堆文化同樣也是中華古文明之一,更是長江上游文明的策源地。 從三星堆出土的海貝和象牙等文物,說明那時候的古蜀人已經(jīng)與外界有了多次的交流。 除了長江流域的上游,三星堆的文化在中下游都有相似的發(fā)現(xiàn),甚至沿著南方的絲綢之路更達越南和阿富汗,也曾沿著北絲路到過羅馬帝國;此外還曾順著云南、廣西等地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傳播。 三星堆文明出現(xiàn)的悄無聲息,又匆匆的消失在歷史的年輪,我們又要問了,他是如何消失的呢? 之前有學者提出過戰(zhàn)爭說,不過根據(jù)出土文物的完整程度,三星堆文明并沒有收到外來的侵略。還有洪水說,認為是被附近的大水淹沒,很可惜,沒有在當?shù)赝临|(zhì)中找到相關(guān)的證據(jù)。 不過與其一脈相承的金沙遺址中揭露了三星堆突然消失的文化最終走向,可能并非我們之前猜測的天災(zāi)和人禍,而遷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金沙遺址發(fā)現(xiàn)的象牙、金面罩、青銅人和相似的穿著、發(fā)型和裝扮等特征都可以證明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上面只是學界一種猜測,不代表最終的結(jié)果,畢竟三星堆文明還是有許多的未解之謎,目前學界并沒有太過于統(tǒng)一的結(jié)論,侃君只是找到了比較靠譜的結(jié)論,不能將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了外星人,侃君認為這是不負責的一種歷史態(tài)度,那樣我們將不可能還原真實的歷史情況。 余秋雨看過三星堆后說:“偉大的文明就應(yīng)該有點神秘,中國文化記錄過于清晰,幸好有個三星堆。”這句話侃君認同,也許留有一個神秘,也未嘗不是好事,不是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