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種無雙”:指樣揚州瓊花。歐陽修曾于后土寺瓊花側(cè)畔建無雙寺,有詩曰:“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fù)廣陵春?!?/p>
今月古月,浩魄一輪,把酒問青天,好悟滄桑小劫;
長橋短橋,畫欄六曲,移舟泊煙渚,可堪風(fēng)柳多情。
——陳重慶題揚州瘦西湖月觀
鄰長春嶺,面東臨湖,水面寬闊,以欄木相圍。
一水回環(huán)楊柳外;
畫船來往藕花天。
——丁祖芬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琴室
琴室位于正門東側(cè)臨湖處。面南三楹,中為敞間,兩間設(shè)半截木欄。北墻外嵌“琴室”石額一方。室內(nèi)有包契常題“琴室”橫匾,并附跋文。
吳儂生長湖山曲;
陳植才華斗石高。
——曾國藩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琴室
青山載酒呼棋局;
紫襦傳杯近笛床。
——康殷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棋室
棋室。面東三間,北側(cè)接廊通月觀后門??狄?,1926年生于遼寧省義縣??釔勖佬g(shù)、書法、篆刻等,曾入吉林師范大學(xué)攻西畫。解放后從事文物工作。
風(fēng)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似;
亭臺依舊,羨他煙水全收。
——王柏齡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風(fēng)亭
風(fēng)亭在小金山頂上,是全園最高點。
【湖上草堂】
湖上草堂,在小金山西麓,有面西三楹廳堂。堂前為青石廣場,四周白石圍欄,欄下建水碼頭,為畫舫停泊之處。此乃湖上賞景佳處。
白云初晴,舊雨適至;
幽賞未已,高譚轉(zhuǎn)清。
——伊秉綬題揚州瘦西湖湖上草堂
皓月當(dāng)空,容光必照;
荷花出水,無枝不鮮。
——晏端題揚州瘦西湖湖上草堂
晏端(?--1882),字彤甫,號云巢,祖籍儀征,居揚州仁豐里,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官浙江按察使,咸豐五年(1855)受命赴上海調(diào)查道臺吳健彰里通外國事得實,旋授大理寺卿,充督辦江北團練大臣,同治間署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歸里后主講梅花書院多年。
四圍積奇石幾層,月色夾空,如窺古澗;
其地有高松百尺,綠蔭翳日,時到異人。
——鄧石如題揚州瘦西湖湖上草堂
別邗水五六年,風(fēng)亭月榭,記當(dāng)時蠟屐頻游,喜今我來思,依舊琳宮環(huán)北郭;
距平山三四里,云岫煙巒,割隔江螺鬟一角,恨古人不作,更無玉帶鎮(zhèn)東坡。
——陸費垓題揚州瘦西湖湖上草堂
陸費垓,姓陸費,名垓,字頌垓,號蘧庵,清浙江桐鄉(xiāng)諸生。善篆隸,精鐵筆,不拘成法,別創(chuàng)一格。“邗水”:水名,亦名邗溝、邗江,即江蘇境內(nèi)自揚州西北至濰安入淮的運河?!坝駧А保禾K軾游金山寺,留玉帶作紀(jì)念,該寺方丈以為鎮(zhèn)山之寶。
借山疊石因成趣;
種竹依花為有香。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綠蔭館,湖上草堂西有三面廊、全(木鬲)扇廳堂三楹,名綠蔭館。
三山入望松筠在;
雙樹無言水月新。
——賀君召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幾處好山供客坐;
一川寒月凈塵襟。
——褚峻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四面綠蔭少紅日;
三更畫船穿藕花。
——陳重慶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水木湛清華,堤畔鶯花橋畔月;
芰荷疊映蔚,竹邊歌吹柳邊舟。
——吳引孫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吳引孫(1851--1920),字福茨,吳竹樓之兄。光緒三十一年(1905)署理新疆巡撫,宣統(tǒng)二年(1910)七月三十一日任浙江布政使。辛亥革命軍興,棄官隱居上海。
仍從水竹開軒,免辜負(fù)十里春風(fēng),二分明月;
偶向湖山放棹,好領(lǐng)略紅橋煙雨,白塔晴云。
——徐兆裕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徐兆裕,字理庵,秀才,徐兆英之弟,方地山之二舅父。精于考證,咸豐戰(zhàn)亂后,府雪樂器全失,賴其援引古籍一一恢復(fù)。凡揚州義舉皆踴躍當(dāng)先,為時人所稱道。
以金湖作明鏡觀,此處綠云多,好似一彎螺黛影;
于夏日唱招涼曲,泊船斜月后,最宜四面藕花香。
——陳重慶題揚州瘦西湖綠蔭館
【釣魚臺】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為一方亭,名“吹臺”。相傳乾隆皇帝在這里釣過魚,因而又叫釣魚臺。釣魚臺三面臨水,各有圓門一孔。從釣魚臺前右側(cè)看去,正中圓洞恰好收入“五亭橋”一景,左面圓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儼然兩張獨幅畫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欽佩。
浩歌白蘭渚;
把釣在秋風(fēng)。
——佚名集徐彥柏、杜甫詩句題揚州瘦西湖釣魚臺
浩歌向蘭渚;
把釣待秋風(fēng)。
——啟功題揚州瘦西湖釣魚臺
江秋逼山翠;
日瘦抱松寒。
——鄭燮題揚州瘦西湖寒竹松風(fēng)亭
【四橋煙雨樓】
從徐園向湖東遙望,可以看到蔥蘢的樹木間有一座座樓宇。其中有一座古典式的樓,叫做“四橋煙雨樓”,著名的風(fēng)景“四橋煙雨”就是指的那里。四橋煙雨舊名叫黃園,是清代鹽商黃氏兄弟所建的別墅之一。黃氏兄弟四人,個個腰纏萬貫,又特別喜歡建造園林。他們在揚州所建的園林,分別叫做易園、十間房花園、容園、別圃。單是老二一人,就建了幾所花園,四橋煙雨便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命名為“四橋煙雨”,是因為在此登樓遠眺,能夠在煙雨朦朧之中,隱隱約約看到四座橋:大虹橋、長春橋、春波橋、蓮花橋,也有人說能看到玉版橋和小虹橋??傊且粯嵌芸磾?shù)橋,這種奇妙的構(gòu)思可以說把借景的藝術(shù)發(fā)揮到了極致。揚州鹽商雖然腰纏萬貫,但是其中不乏雅人。他們愛金錢,又愛園亭、愛詩文、愛風(fēng)雅,這正是他們值得今人懷念的地方。據(jù)說園中有高樓崇閣,有小山逶迤,有花香四溢的叢桂亭,有光明潔凈的四照軒,有清靜雅致的金粟庵,有波光云影的漣漪閣,還有澄碧堂、光霽堂、面水層軒和歌臺等。其規(guī)模之大,可想而知。最妙的是,因園中多桂花樹,園丁善于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用桂花子制成桂花油、桂花膏、桂花酒等出售,也是“以園養(yǎng)園”之法,令人想起《紅樓夢》中興利除弊的探春。深秋時節(jié),桂花飄落水中,溪水為之變香,園丁們又用竹筒汲水,藏在瓦罐里,稱為“桂花水”。
層軒靜華月;
修竹引薰風(fēng)。
——金兆燕集儲光羲、韋安石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吹香草堂
吹香草堂,在長春橋西峰水云勝概草堂內(nèi)。
春煙生古石;
疏柳映新塘。
——佚名集唐詩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
扁舟蕩云錦;
流水入樓臺。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
何日涉原成趣;
洽云開亦覺欣。
——乾隆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
樹影悠悠花悄悄;
晴雨漠漠柳毿毿。
——金兆燕集曹唐、韋莊詩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竹間水際
九霄香透金莖露;
八月涼生玉宇秋。
——金兆燕集于武林、曹唐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四照軒
紫閣丹樓紛照耀;
修篁灌木勢交加。
——金兆燕集王勃、方干詩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漣漪閣
湖光如鏡云霞熱;
松氣如秋枕簟涼。
——金兆燕集黃滔、何士元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澄碧堂
千重碧書鎖青苑;
四面朱樓卷畫簾。
——金兆燕集韋莊、杜牧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光霽堂
夾路濃華千樹發(fā);
一渠流水兩家分。
——金兆燕集趙彥昭、項斯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春水廊
奇石盡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萬年枝。
——金兆燕集羅鄴、錢起句題揚州瘦西湖四橋煙雨樓勝概樓
勝概樓在蓮花橋西,樓前湖水寬闊,樓后綠竹參天,沿堤豐草滿地。登樓四望,天水無際,諸橋羅列,景物之勝,俱在眼前。
【白塔晴云】
白塔晴云,原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蓮性寺北岸,與白塔相對。由乾隆年間程揚宗、吳鋪椿先后營構(gòu)。1984年,愛國旅日僑胞陳伸先捐款,于白塔晴云舊址興建了一座兩進院落的庭園。市園林部門先后又對圍繞景區(qū)的汀嶼、小池、曲溪、土丘等建筑和修葺,基本上再實現(xiàn)了“別業(yè)臨青甸,前軒枕大河”的水鄉(xiāng)意境。該園門嵌賴少奇書“白塔晴云”石額。內(nèi)設(shè)積翠軒、曲廊、半亭、林香榭等景點。
壘石通溪水;
當(dāng)軒暗綠筠。
——佚名集許渾、劉憲詩題揚州瘦西湖積翠軒
積翠軒,進入白塔晴云東院,坐北朝南有屋三楹,軒右是曲廊,軒前有花樹、翠竹、湖石點綴其間。南墻架空可通流水,又用假山圍成一汪池水,墻外湖水與墻門池水相通,院中整個景色體現(xiàn)聯(lián)句的韻味。
別業(yè)臨青甸;
前軒枕大河。
——佚名集李嶠、許渾詩題揚州瘦西湖花南水北堂
花南水北堂,半青亭內(nèi)有門進入中院,此院南北各有三間房舍,北部三間即為花南水北堂。
名圓倚綠水;
仙塔儷云莊。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林香堂
林香堂,中院南部三間即為林香堂。
小院回廊春寂寂;
碧桃紅杏水潺潺。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半青亭
半青亭,積翠軒西墻回廊上掛有各種剪紙藝術(shù)品,南行至廊盡頭,依廊建半亭,曰半青亭。
才看早春鶯出谷;
更逢晴日柳含煙。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半青亭
【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景區(qū),景區(qū)位于瘦西湖西段,蓮花橋至平山堂的水道轉(zhuǎn)折處。清乾隆間景稱“春臺明月”,嘉慶后毀圮。但地形地貌、河灣港汊猶存?!岸臉蛎髟乱?,玉人何處教吹簫?!蔽逋蛭?,即二十四橋之所在。橋為玉帶狀拱橋,長二十四米,寬二點四米,圍以二十四根玉石欄桿,抬級上下都是二十四級臺階。清乾隆間景稱“春臺明月”,嘉慶后毀圮。但地形地貌、河灣港汊猶存。1986年,國家和地方撥款246萬元,按《揚州畫舫錄》記載和故宮博物館珍藏的揚州著名畫師袁耀所繪《邗上八景.春臺明月》冊頁、乾隆《南巡盛典圖》等有關(guān)史料,結(jié)合地形地貌現(xiàn)狀,設(shè)計恢復(fù)方案,于1987年10月動土興建。景區(qū)占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筑群,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十字閣、重檐亭、九曲橋,后又續(xù)建望春樓、棧橋、靜香書屋等。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構(gòu)造曠奧收放,抑揚錯落,各面轉(zhuǎn)折對景都是一幅山水畫卷,成為“乾隆水上游覽線”的一處勝景。湖兩岸長廊依云墻伸展,陸路與水道并行。整個景區(qū)在體現(xiàn)“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光是二十四橋的橋名就引動多少文人學(xué)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筆墨官司。是二十四個歌女月明之夜吹簫于此,還是真有二十四座橋于此,古籍名人說法各異。另又有一說: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市七經(jīng)揚州。有一次在一座小橋上見此橋未曾起名字,于是他就說我們一共23人就叫二十三橋吧。此時有一個妃子說應(yīng)該叫二十四橋,為什么呢?原來她肚子里有一個未降生的小皇帝。乾隆哈哈大笑,于是橋名就叫二十四橋!
飛閣凌芳樹;
雙橋落彩虹。
——佚名集張九齡、李白詩題揚州瘦西湖望春樓
云卷千峰集;
風(fēng)馳萬壑開。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望春樓
北榭遠峰閑即望;
月華星采望來收。
——佚名集薛能、杜甫詩題揚州瘦西湖望春樓
花柳含丹日;
樓臺繞曲池。
——佚名集宋之問、盧照鄰詩題揚州瘦西湖玲瓏花界
玲瓏花界是廣陵芍藥的觀賞之地。自古以來,廣陵芍藥就與洛陽牡丹齊名。古人把牡丹稱為“花王”,把芍藥稱為“花相”。相傳宋代揚州有一種芍藥名種“金帶圍”,簪帶此花的幾個人都做了宰相。揚州有這種奇花,你怎么能錯過?
繁華及春媚;
紅藥當(dāng)階翻。
——佚名集鮑照、謝朓詩題揚州瘦西湖觀芍亭
紅桃綠柳垂檐向;
碧石青苔滿樹蔭
——佚名集王維、李端詩題揚州瘦西湖水榭
碧瓦朱甍照城郭;
淺黃輕綠映樓臺。
——佚名集杜甫、劉禹錫詩題揚州瘦西湖熙春臺
熙春臺,相傳是揚州鹽商為清代皇帝祝壽的地方。為給皇帝祝壽,花費萬金建筑如此金碧輝煌的樓臺,可見當(dāng)年揚州鹽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偉的氣勢、精巧的結(jié)構(gòu),卻又顯示了揚州園林無窮的魅力。
萬井樓臺疑繡畫;
千家山郭靜朝暉。
——佚名集張九齡、杜甫詩題揚州瘦西湖小李將軍畫本
熙春臺對岸的“小李將軍畫本”真的是按照唐代畫家小李將軍的畫本建造的。小李將軍即李昭道,他的畫風(fēng)以山水樓閣、繁密艷麗聞名。鹽商的審美情趣,最典型地表現(xiàn)在對“小李將軍畫本”風(fēng)格的追求上。在夕陽映照之下,“小李將軍畫本”真如一幅絕妙的古代山水畫。
北榭遠峰閑即望;
月華星采坐來收。
——佚名集薛能、杜荀鶴詩題揚州瘦西湖小李將軍畫本
碧瓦朱甍照城郭;
淺黃青綠映樓臺。
——佚名集杜甫、劉禹錫詩題揚州瘦西湖十字閣
勝地重彩,在紅藕花中,綠楊蔭里;
簫聲依舊,看長天一色,朗月當(dāng)空。
——孫軼青題揚州瘦西湖十字閣
勝地?fù)?jù)淮南,看云影當(dāng)空,與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風(fēng)吹到月三更。
——江峰青題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
清《一統(tǒng)志》載:“揚州二十四橋,在府城,隋置,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庇謸?jù)沈括《夢溪筆談·補遺》:“或謂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
【賀園】
桐間月上;
柳下風(fēng)來。
——楊法題揚州瘦西湖賀園
在蓮花橋“五亭橋”南,蓮性寺側(cè),為清人賀君召建于雍正、乾隆年間,園內(nèi)有十二景、畫家袁耀為繪園景圖,賀氏以園中匾聯(lián)及題詩刻成《東園題詠》,園巳不存。
疏鐘聲遠流何處;
明月多情在此間。
——俞鶴題揚州瘦西湖賀園春雨堂
萬樹琪花千圃藥;
一莊修竹半床書。
——張照題揚州瘦西湖賀園春雨堂
近水樓臺開梵宇;
平山欄檻倚晴空。
——江恂題揚州瘦西湖賀園春雨堂
煙云送客歸瑤水;
山木分香繞閬風(fēng)。
——鄭簠題揚州瘦西湖賀園春雨堂
冠飛堞半畝亭臺,就金井玉池,坐見鶯花作雨;
抗平山四時風(fēng)月,遮香車畫舫,同流游覽長春。
——賀君召題揚州瘦西湖賀園春雨堂
苔色侵衣桁;
荷香入水亭。
——金兆燕集李嘉祐周瑤句題揚州瘦西湖賀園菱花亭
花間漁艇近;
水外寺鐘微。
——王鐸題揚州瘦西湖賀園芙蓉沜
沜:水邊。
一片芙蓉新出水;
千層芳草遠浮山。
——嵇璜題揚州瘦西湖賀園芙蓉沜
水曲山如畫;
溪虛云傍花。
——金兆燕集羅鄴、杜甫句題揚州瘦西湖賀園云山閣
定香生寂磬;
空翠滴疏櫺。
——龔賢題揚州瘦西湖賀園云山閣
宛轉(zhuǎn)通幽處;
玲瓏得曠觀。
——劉敬輿題揚州瘦西湖賀園云山閣
檻前春色長堤柳;
閣外秋聲蜀嶺松。
——魏嘉瑛題揚州瘦西湖賀園云山閣
供桑梓謳吟,幾處亭臺成小筑;
快春秋游覽,一隅丘壑是新開。
——賀君召自題揚州瘦西湖賀園云山閣
玉沙瑤草連溪碧;
石路流泉兩寺分。
——金兆燕集曹唐、白居易句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夕陽雙寺樓
宛轉(zhuǎn)通幽處;
玲瓏得曠觀。
——劉敬輿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對薇亭
群山靄霞矚;
風(fēng)景滿清昕。
——王定掄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對薇亭
夜月橋邊留畫舫;
春風(fēng)陌上引香車。
——賀君召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對薇亭
當(dāng)階瑞色新紅藥;
臨水文光凈綠天。
——汪由敦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對薇亭
堤畔鶯花橋畔月;
竹邊歌吹柳邊舟。
——程夢星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醉煙亭
半在山隈半水涘;
亦如石屋亦濠梁。
——董文驥集李云句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醉煙亭
繞欄溪光供瀲滟;
隔江山色露嵯峨。
——揚州瘦西湖賀園醉煙亭
三山入望松筠在;
雙樹無言水月新。
——賀君召題揚州瘦西湖賀園踏葉廊
幾處好山供客坐;
一川寒月凈塵襟。
——褚浚題揚州瘦西湖賀園踏葉廊
一邱藏曲折;
蹤步有躋攀。
——劉藻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樓臺突兀排青嶂;
鐘馨虛余下白云。
——潘偉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真道每吟秋月淡;
至言長詠碧波寒。
——魏嘉瑛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草衣木食留仙詠;
碧落蒼梧識道心。
——王掞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竹里登樓,風(fēng)引三山不去;
花間看月,溪流四序如春。
——董權(quán)文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三山:揚州舊有三山不出頭之說,三山指倚山、巫山、康山。
灣過茱萸,松竹三霄水碧;
階翻云葉,亭臺四序天香。
——王承先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聯(lián)
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化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淡蕩洵是仙居。
——沈斌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積忠孝以成神,典桂籍科名,予奪后先,十五國文章司令;
舉陰騭而垂訓(xùn),鑒槐區(qū)德行,權(quán)衡富貴,億萬年造化樞機。
——梓潼殿題揚州瘦西湖賀園駕鶴樓
【蓮性寺】
蓮性寺在蓮花橋側(cè),本名法凈寺,建于元至正年間,康熙四十四年南巡,賜名蓮性寺,咸豐中寺毀,光緒中葉重建,有云山閣五楹以五色玻璃為窗,臨窗可覽全湖之勝。
水曲山如畫;
溪虛云傍花。
——佚名集羅鄴、杜甫詩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寒香生寂磬;
山翠滴疏欞。
——龔賢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三山近將引;
紫極遙可攀。
——王澍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醉月花陰竹影;
吹風(fēng)水檻山亭。
——朱佐湯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數(shù)片石從青嶂得;
一條泉自白云來。
——王澍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風(fēng)情合作湖山主;
歌吹寧虛花月辰。
——程南溟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檻前春色長堤柳;
閣外秋聲蜀嶺松。
——魏嘉瑛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供桑梓謳吟,幾處亭臺成小筑;
快春秋游覽,一隅邱壑是新開。
——賀君召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一枝孤塔,似白鶴飛來,試添金碧樓臺,便成北海;
幾度游人,被黃雞催老,那得乾嘉耆舊,與話南巡。
——陳重慶題揚州瘦西湖蓮性寺
【雜綴】
飛塔云霄半;
書齋竹樹中。
——佚名集劉憲、李頎詩題揚州瘦西湖靜香書屋
山月映石室;
春星帶草堂。
——佚名題揚州瘦西湖石舫
柳占三春色;
荷香四座風(fēng)。
——佚名集溫庭筠、劉威詩題揚州瘦西湖香雪亭
天上碧桃和露種;
門前荷葉與橋齊。
——佚名集高蟾、張萬傾詩題揚州瘦西湖天然橋
一水回環(huán)楊柳外;
畫舫來往藕花天。
——陳寅題揚州瘦西湖畫舫
沿岸春光開畫圖;
繞城波色動樓臺。
——陳寅題揚州瘦西湖畫舫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
明月二分瘦西湖。
——陳寅題揚州瘦西湖畫舫
雕欄曲曲生香霧;
嫩柳紛紛拂畫船。
——陳寅集盧見曾詩題揚州瘦西湖畫舫
十里畫圖舊閬苑;
二分明月心揚州。
——陳寅集盧見曾詩題揚州瘦西湖畫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