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掛被, 2010年冬天就開工了。是照一本書做的,書名見文章最下。從配色到圖紙完全按照書上的每一步,就是想認(rèn)真學(xué)習(xí)下這種貼布方式。雖然家里的英語,法語,日語的手工書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時間就是翻著看下照片,當(dāng)雜志欣賞來著。 而這本是我第一次認(rèn)真讀每一頁的,因為不想錯過作者提到的TIPS。很多人問我有沒有去外面上過拼布課什么的,我除了上過兩次打皂和護(hù)膚品制作的課,沒有上過其他手工課,嗯,確切的說,我這十幾年除了這兩次,就木有上過課。對我來說,自己看書更容易,想什么時候?qū)W就什么時候?qū)W,想玩什么就學(xué)什么,我是喜歡自己找食,而不是等著喂食的人。
先來放成品圖吧。其實(shí)早就完工了,但是一直攤在客房的床上,沒有掛。因為一直在琢磨掛哪去,也順帶回答個不斷被問的問題。老有人關(guān)心我做那么多東西掛哪。嗯,到處掛,輪流掛唄,按照季節(jié),心情換著掛。 貼布被子, 這是我做的第二條。第一條是萬紫千紅總是春,2010年5月完工的。當(dāng)初也是貼得很痛苦,光貼布就貼了整整好幾個全天。貼布這玩意太瑣碎了,每次都攤得都是布,工藝上也是最煩的。當(dāng)初做完那條的第一感受就是:再也不貼了。 咳,木有想到女人的通病那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呀。 從貼布的工藝上來說, 上一條掛被就操練得不錯了。這次這條不光有貼布,還有折布花。 這些就是新玩意了,于是第一次玩起了折花。還是蠻好玩的。 這些花沒有用YOYO,直接手做的。我也才明白原來木有YOYO模具,也是可以單純自己做花的哇。
下面這些花是給周圍邊框做的。書上沒有十六個的成品圖,周圍的邊框是花布的。我逛了幾次布店,都沒有找到和已完成的主體部分配的花布,沒有最好的,那就只好等待啦,不想潦草應(yīng)付。就那么放了幾個月,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有點(diǎn)貼煩了,想換換做點(diǎn)別的。
本體部分的花用掉了第一次買的布。邊框的花琢磨了好久一直在想配什么色。去布店的時候,原先買的玫瑰紅斷貨了,于是找到這個漸變的玫紅,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更加出彩,因為做出來的花瓣也是漸變的,更接近自然。這些花,我放了一個月都不舍得縫到被子上,就把這一盤放在手工桌上欣賞著。
拍這條被子,換了三個鏡頭。新百威么,只能拍近距,拍全被子的話,距離不夠。于是換了個廣角的,這下是很容易拍全了,但周邊變形了,明明正方形的被子,看上去成了矩形。最后再換個35定焦,于是便有了這樣柔光的效果,倒也蠻好的,看著挺嫵媚的哈。 在微博里貼了局部的照片,被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 有個人評論說, 這有什么稀奇啦,電腦做的呀。我隨便畫一幅, 比這還好看。 我不禁心里暗笑,這個世界上能畫這么一副東西的人,肯定比能縫這條被子的人要多。畫肯定要比縫快多了,但是畫是平面的,這是立體的。我可以把這當(dāng)畫卦,但是畫能反過來摸上去那么有立體感,有那壓線的起伏感么?當(dāng)然,真正畫畫很靈光的人,也不會說這種隨意貶低別人作品的話。我尊敬一切藝術(shù)家,和手工作者。 我來簡單介紹下制作過程吧,因為微博里有人要我寫教程, 我寫這些步驟你就會明白,這工作量該有多大。你有多難為我哈。 1.把圖案用布用復(fù)寫紙, 描到底布上。如上圖左。 2.把圖案各部位分解,復(fù)寫到冷凍紙上,剪下,熨到要貼的各色布上, 留縫份, 剪下,沿冷凍紙痕跡,熨燙。如上圖右。 3.用硬紙板做好圓片紙型,包圓布,做圓形花。裁布,熨燙做好花莖等。如中圖左 4.按照先后,藏針貼縫到底布上。 5.輪廓繡,洗去復(fù)寫印記,熨燙整齊。如中圖右。 6.裁剪,拼接內(nèi)邊框,熨燙,再裁剪。 7.拼外框, 重復(fù)1開始的畫圖, 貼布。 8,熨燙整個表布,和背布, 鋪棉三層疏縫, 被子太大, 只好放地上操作。如下圖左。 9.畫壓線痕跡,手工壓線。如下圖中。 10.噴水去除畫的壓線印記, 熨燙,裁剪。 11.裁剪包邊布,包邊。 12.熨燙,做花, 縫上。 13.固定后面的掛桿。 完工, 拍照。把所有的各色的小布片, 大布片,各色的貼布線,DMC繡線,各種針收起來,我的工作桌總算恢復(fù)稍微整齊的狀態(tài)。 反反復(fù)復(fù)的縫, 熨燙, 裁剪。哪一步都不能少, 任何一點(diǎn)點(diǎn)疏忽和偷懶,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后悔, 再后悔。 既然是花了很多心思進(jìn)去的, 就必須高標(biāo)準(zhǔn), 嚴(yán)要求, 一步都不可以馬虎。 光線總是差強(qiáng)人意,每每這時候, 我就動了要敗個攝影燈的心思。 毫不謙虛滴講,照片完全木有實(shí)物美麗呀。 最近一段來我家的女銀, 看到了就都要“哇”,“WOW"這種反映呀。 如果可以大半天什么都不干, 只是呆在手工房間, 一杯茶,一部劇, 一根針, 一條被子, 這么壓線。 就是非常滿足的時刻。與世無爭, 安靜祥和。偶爾, 會看到不知誰家的貓, 跑到我們院子里,在窗外看看窗里的我,然后又走掉。 雖然預(yù)先知道這條被子會是什么樣的,不會有太多驚喜。但是到了壓線結(jié)束的時候,卻覺得很驚艷。北美的配色對比強(qiáng)烈,象那種玫紅粉紅的布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買的。為了這條被子,去配所有的布,因為這里面八成的布都不是我以往會收集的顏色。偶爾突破一下自我,換點(diǎn)新色彩,感覺挺好的。
最早裁布的時候,多裁了兩片白色浮水印,疊花的時候也多做了幾朵,而葉子則因為挑不同的綠色,搭配深淺的問題,多了十幾片。想著也別浪費(fèi)了。索性又做了兩個靠墊,剛好放在書房的沙發(fā)上,顏色也還算匹配。反正沙發(fā),墻壁都是很NEUTRAL的顏色。
花莖也是多下來的,所以挑兩個圖剛好是需要用花莖的。所有的貼布,都周圍用繡線輪廓繡一遍。等于是兩次貼布,第一次是把布貼縫在底布上,第二次是輪廓繡一遍。壓線時候再沿著輪廓壓一遍??梢娪卸噘M(fèi)時。但是我始終不喜歡貼布后沒有輪廓繡的感覺,看上去很不FINISH。不夠細(xì)致,不夠完美。
若是我自己配色,估計是不會玫紅,絳紅,大紅在一起的,但是看人家作者就是敢這么配色。什么亮藍(lán)也上了。我當(dāng)初做之前還有所猶豫,那顏色做出來會不會太刺眼?事實(shí)證明,就是好看,而且我發(fā)現(xiàn)我做出來,比書上拍的照片更好看哦,大概那拍照滴人水平比我還不靈光。
帶著輪廓繡好的主體去布店配邊框布的時候,拼布柜臺的工作人員都圍了過來,又去把經(jīng)理叫過來,一起欣賞。讓我很受鼓舞,感覺很好哇。 全都是手工壓線,壓的時候還覺得自己針腳還不夠小。但是成品一看, 很好么,我對自己要求真是太高了。 從照片上看, 還以為是機(jī)器壓的了吧, 那么密, 那么均勻。(我真是太不謙虛了。 嵌根紅的邊條,多個層次。顏色上也更搭,因為有了對比。 靠墊的邊框部分壓線我想了兩天。翻出幾本壓線的書來,找圖紙,復(fù)印,放大,再放大,調(diào)節(jié)到需要的大小,然后畫在硬紙上,刻出模板,就像STENCIL那樣,再描到布上。是葉子的形狀,又有點(diǎn)象心。
靠墊一定要做得鼓鼓的, 靠著才舒服。我是根據(jù)沙發(fā)上原來的兩個靠墊尺寸做的。 成品尺寸我很滿意, 因為剛剛好。 熨燙好的靠墊, 非常挺括, 簡直像漿過的一樣。35定焦很柔和哈。
掛被子,需要敲起碼兩個釘子,先敲好一個釘子,然后在另外一側(cè),差不多的位置,按下這個東西的按鈕,上面有水平儀,調(diào)整好水平泡在中間,會出來一根激光光束,對齊了另外那個已經(jīng)敲好的釘子,一按這個東西就會吸在墻上,這時候我就可以篤定去拿榔頭釘子,然后在墻上那根激光光束的線上敲釘子了??梢运?,垂直對位。對于我這樣一個,經(jīng)常在墻上敲多個釘子的人來說,這無疑可以省卻很多砸錯位置的苦惱。
手工貼布, 機(jī)縫拼接, 手工壓線。 FINISHED SIZE: QUILIT 56INCH, INNER BLOCK 10INCH, CUSHION 16.5INCH HAND APPLIQUE, MACHINE PIERCING, HAND QUILTING. PATTERN:BALTIMORE BASICS BY MIMI DIETRICH.
最后,問我臟了怎么辦的哈。這屬于掛著看的,最多是些落塵,抖一抖,吸塵器都可以。要洗也可以。只是因為有折花,熨燙的時候,熨斗要用小貼布用熨斗,把花附近熨燙整齊。 哦, 還有問我的手是怎么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