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fā)布的2015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5年移動支付業(yè)務138.37億筆,金額108.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5.86%和379.06%,非銀行支付機構網(wǎng)絡支付業(yè)務實現(xiàn)翻倍增長,移動支付端呈現(xiàn)井噴之勢。Apple Pay、Samsung Pay等各種“Pay”不斷涌現(xiàn),國內一些知名的手機廠商也在籌劃屬于自己的“Pay”,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勢頭迅猛不可擋。移動支付將進一步成為國內主要支付方式,未來將繼續(xù)保持高增長的態(tài)勢。面對移動支付的興起與密碼安全問題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生物識別支付成為繼密碼之后的獨特形式。 目前市場上的生物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可以說是應用比較廣的一種。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機的興起,指紋識別技術也在蘋果的帶領下進入手機領域,解鎖的同時也在各種Pay中實現(xiàn)指紋支付。 眼球識別:除了指紋識別,目前更精確,更安全的技術包括眼球識別技術和靜脈識別技術。眼球識別技術是基于人眼眼白中的靜脈血管圖案進行信息提取和識別,通過識別獨一無二的眼球靜脈圖案,來辨別不同生物活體,從而實現(xiàn)高度的安全性與不可復制性,目前在一些手機諸如vivo X5Pro、TCL等手機上都有使用。 刷臉刷聲帶: 人臉與人體的其它生物特征(指紋、虹膜等)一樣與生俱來,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復制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鑒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基于場景的活體監(jiān)測更能有效地防止人臉照片和人臉視頻來蒙混過關。 “我的聲音就是我的密碼。”也許很快大家在給銀行或信用卡公司打電話的時候就會這么說。聲紋檢測是指用電聲學儀器顯示的攜帶言語信息的聲波頻譜,一般通過采集一段演講錄音并分析聲音集中區(qū)域的頻率而完成的。不同于指紋檢測,聲紋需結合一些行為元素,分析一個人的聲音,提取相關特征,與存儲的聲紋進行比較,消除錄音、合成聲音等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靜脈識別:靜脈識別技術也是一種新興的識別技術。通過配有特殊光學鏡頭的識別器取得手指內部的靜脈血管分布圖,由于每個人每根手指的靜脈血管圖像特征都不同,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作為身份授權身份認證精確度是相當高的。不過此項技術需要特殊的鏡頭,因此暫時難以應用于手機上。 以前,我們習慣用用戶名、密碼這些用戶知道的東西和身份證、動態(tài)口令這些用戶擁有的東西來驗證用戶身份,現(xiàn)在,已經(jīng)向與生俱來的生物特征識別身份轉變,比如指紋,聲紋,人臉,虹膜等。而基于場景的、復合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將更好的確認支付的你是你,而非他人冒用,或用假體替代。換言之,活體的、基于具體場景的、復合的生物識別技術能夠保證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來,生物識別技術的身份認證模式將快速發(fā)展,并從關注技術向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改變。生物識別技術變得更加現(xiàn)代化,并持續(xù)融入到日常應用中,即讓身份識別變得更容易,消除PIN碼和密碼所帶來的不便和安全風險。根據(jù)這一發(fā)展趨勢,龍脈科技將生物識別與傳統(tǒng)USBKEY產(chǎn)品結合,推出mToken K9指紋Key產(chǎn)品,來確定用戶獨特不可被盜用的身份,增加身份驗證和安全性。 圖 龍脈科技mToken K9產(chǎn)品圖 最后,讓我們打開腦洞暢想一下生物識別技術的發(fā)展愿景,或許在遙遠的未來,指紋、語音、虹膜、臉部等識別技術都已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基因、腦波等更為先進的識別技術,這些識別技術的應用會讓我們的生活比現(xiàn)在更便捷,個體更加獨一無二,安全性自然也不用多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