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細雨無法出門,閑著無聊,在此閑談下野釣,坑釣的感悟,覺得合適自己可以借鑒。 坑釣 論斤,論小時,論天,都有。技術含量也高,裝備要求也高,畢竟是競技項目嘛。都是爭分奪秒,主要是用餌,所以對餌的重量,霧化速度,味道等要求都很高。我一 般玩坑或競技(混養(yǎng))都準備4種類型的餌,重口味的,腥味的,香味的,本味的(很清淡),誘魚時,打行程釣腥香餌,魚進窩換本味的,打行程釣的餌都是麩系 列為主,比重輕,之所以釣的時候用本味,因為坑塘的魚,大腥大香吃的多了,本味清淡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因為區(qū)域環(huán)境的差異,效果都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jù) 自己的環(huán)境來變動)至于說重口味的餌,那是競技時用來坑人的,團隊賽的時候壓制別人,讓自己的隊友拿好成績。 調漂 就根據(jù)自己習慣來,喜歡調4釣1、2、3、4、5也行,喜歡調7釣1、2、3、4、5、6、7、8也行,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適合你垂釣的坑的調法, 簡單舉例吧,混養(yǎng)池魚個體大,魚多時由于魚的沖擊力的慣性會讓餌浮起,老頂漂,不頓,這時,釣頓點效果更好,如調7釣678目(餌料味道濃,導致誘魚而魚 不愛吃也是這個動作,這就要靠經驗去分辨了。)魚少后漂記得調回來。還有好多細節(jié),如子線長度,姿勢,拋竿姿勢的黑坑細節(jié)就不一一道來了。 野釣 野釣也分好幾種,河道,水庫,池塘,溪流等等,野釣是很考驗釣魚人的機動性的,魚食準備多樣,裝備長短都要具備,現(xiàn)在就拿大家經常提的水庫做重點分析吧,就 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而已,秋冬枯水季節(jié),水庫雜草多,春季后水位上漲,魚都近案覓食,容易掛底,找地麻煩,雜魚多(上下層都有),這個季節(jié)餌料釣魚不是很好,我 首選紅蟲蚯蚓,到水庫選擇2個釣點,距離要近,一個淺1米左右早上釣,一個深2米內12點后釣,過兩米不建議釣,淺灘稍微打點窩子。不打也行,深水地方建 議多打點,因為你是下午釣,盡量選有倒樹,浮草的地方,以上是釣點的問題。 釣法 這都是個人心得不喜別噴,水底障礙多,掛底是常事,因此我用紅蟲蚯蚓從來不釣死口,專門釣目,這時必須有根好漂,鉤子選擇同樣規(guī)格的,子線長度一致,一次幫 20組以上,好吧開始調漂了,方法兩種,都非常好,一種是,重鉛找底多找?guī)状伟训匦畏綀A兩米都摸熟,離地30厘米,帶鉤調7目(不能少原因后面有),再一 個鉤子上掛4個紅蟲,看餌能壓幾目,我用的天元的漂目距大,潛水可以壓到4目,深水兩目,把目數(shù)記下后釣567目,由于紅蟲比重輕,魚只有靠近魚鉤在慣性 水流的作用下漂就上頂,手就不能離竿了,坐等頓口提魚,記住任何的頂票都不理,過7目就不慣他了。 春天水庫沒有浪的日子幾乎沒有(也許是區(qū)域問題),有釣友會問老走漂啊,走票是好事,漂隨浪上下波動,比死口更容易看清。餌也不停抖動,誘魚效果也好,頓口 更清晰,值得注意的是漂不走了千萬記得輕提竿,因為要掛底了。我一直是以上釣法,在水庫沒有一次魚獲不是前三名。希望大家可以借鑒參考,指正。 春季釣大河,水庫,釣臺是神器,一般這個區(qū)域大家都5.4起步,搞個釣臺,配3.6--4.5,看漂清晰,抓口準,延時誤差小,拋竿方便,準確,等等誰用誰知道 其實大家不必糾結于死口還是釣目,有魚怎么都好搞,釣目強,沒有魚你就是金口,銀口,哪怕把老化,鄧剛,王貴龍都掛上也枉然 春季水庫釣魚,一定要注意這個事,你早先釣不掛底的,突然就掛了,這時候必須注意,大點的鯉魚來了,它吃食和豬一樣喜歡拱,把水底的枯枝敗葉拱起來了,不記住這個會有遺憾的。 選竿 好多朋友都在詢問什么牌子桿子好,我想說的就是,沒有不好的桿子,只有不適合的桿子,選桿子,建議去實體店,別信什么頂釣,什么桿子輕,都浮云,選合適自己 的,假設5.4的桿子,自己拿著是否墜頭,拿桿子用23節(jié)在漁具店店房頂頂記下,檢查腰力彈性,再就是看下桿子壁厚,有沒瑕疵,覺得合適就入手,你們沒發(fā) 現(xiàn)一個問題嗎,北方那邊的釣友都喜歡迪迦,光威,老化的桿子,而南方都喜歡寶飛龍,天元,西格瑪,等這樣的桿子。因為北方人個子大,重點他們不在乎那么大 個子怎么都玩得動,南方人個子小所以桿子都輕,當然價格也貴。所以選桿子是根據(jù)自己的習慣,資源,體格,來定的。 調漂不難,重要的是各種重量你都要算進去,好多人談調漂說的頭頭是道,卻不提地理因素,主線的重量,鉤子的大小,大家想想這么關鍵的三個要素都不提,你怎么能調好漂呢? 首先地理因素 水底是否平整,高低差有多大,這些首先就決定了你該一幾目為基礎目數(shù),假設水底落差5-7目,你把基礎目定為4目,那不是瞎胡鬧嗎!沒法釣。 主線的重量 假設啊,主線總重一斤,線分兩節(jié),漂下一節(jié),票上一節(jié),漂的位置在線正中間,這時候漂受力下面的半斤,還要受力竿尖和漂上公用的半斤,這時候漂受力0.75 斤,這時漂往下移動了一半,也就是總線的1/4位置,這時候漂下受力0.25斤,漂上和竿尖共同受力0.75斤,漂上和竿尖各0.375斤 0.375 0.25=0.625斤,數(shù)字對比,說明水線對漂的目數(shù)干擾很大,深水調4目,淺水也許就是6目了,(小學文化,搞這個真特么不好表達,對不 起了) 鉤子的大小 他們決定著餌的大小,餌的大小決定著鉤子的狀態(tài),或雙鉤觸底,或一懸一底,一懸一底,那是不現(xiàn)實的釣法,太難,我們幾乎都是雙鉤落地,既然是雙鉤落地,那我 們就得把鉤距計算進去了,假設鉤距3目,我們如果調的是7目的話7-3=4我們釣1234目的時候短鉤的餌是輕觸底,為釣靈,456目餌雙鉤完全落地,為 頓,(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同時兩鉤餌大小不均勻,也會有誤差,)。 綜合以上三個因素,你連該調幾都沒搞明白,你談什么調漂?你連釣幾都不知道你談什么調漂?,你連水深度都不知道,你談什么調漂? 博巨物分有準備和無準備兩種操作方法有準備的博巨物方法 (10斤內的不算)專門釣巨物,大家都會有相對應的準備,輪子(失手繩),大鉤,大線,大抄網(wǎng),等配套設備,這種情況只要控制刺魚力度,種魚后2-——10內秒不被秒殺,90%這個魚捕獲成功,10%的失敗在魚到邊上后放松警惕。 1、抄網(wǎng)超魚掛到另外一個鉤了。 2、或魚靠邊速度過快,導致魚線沒處于繃緊狀態(tài)脫鉤。 3、溜魚時間短,強行抄魚,魚沒死網(wǎng)破。 4、魚到邊上后桿子弧度沒控制好,導致自己把桿子折斷,線松魚脫鉤。 綜合上面四點失誤,各位一定要注意魚靠岸后,不要太忘乎所以,一定要保持心態(tài)。 中魚后的幾秒是它生死存亡的關鍵,一般會猛沖一下,這下你頂住了就成功大半了。有輪子的中通竿或閥桿也不例外,不要以為有泄力有繩子就萬無一失了,首選說中 通竿的輪子不是很好泄力過松刺魚刺不透,溜著溜著就啥也沒了。泄力緊了,種魚后過于依賴泄力,魚一個猛沖一樣切線。閥桿(4.5米上類似海桿,我們這里叫 閥桿)相對安全些,刺魚瞬間輪子一定泄力處理好,再就是竿稍在拋竿時容易纏繞,拋竿后千萬別忘記檢查。手桿種魚后,手腕要靈活,要有意識,感覺不對立馬撒 手抓繩輕放,這個時間只有給你1--2秒的時間判定。失手繩掛著沒來得及撒手就切線了,這樣的人大把的是,不是他們笨,是意識不夠而已,說白了就是遇見這 樣的情況不多,反應不過來,就連我自己也經常范這樣的錯誤。 再就談沒準備情況下博巨物了 沒任何準備,鉤小,線細,抄網(wǎng)(抄鯽魚)小怎么辦?首先是心態(tài)了,千萬不要慌,桿子75度挺住,角度隨回魚情況可酌情加大,最好不要讓立桿的弧度大于 110度,雖然只會切線,斷桿幾率也大。再就是觀察地形,可否有障礙物(水中,上面,后面,左右)如果左右平坦,就左右來回控魚溜,如果后面平坦就迅速后 退,為以后拔河做好預防,這是一個相當耗時耗體力的事,注意力也崩的緊,就這樣吧40-50分鐘就可以看到魚了。沒人幫忙的情況下,多溜下,魚即使到邊上 了,也別用你抄鯽魚的抄網(wǎng)去抄,它輕輕用力,你抄網(wǎng)也許會粉碎,不是破是粉碎,盡可能多溜,它到邊上了,你把它“趕”走,(抄網(wǎng)打水,腳踹地,吆喝, 等,)想盡一切辦法消耗其體力,直致翻背,腮息微弱,再用你的鯽魚抄網(wǎng)把魚弄到邊上,手抓腮起魚。如果沒抄網(wǎng),的情況下,螞蚱,取鉤器這時都是神器,螞蚱 砸頭,取鉤器扎雙腮之間的地方,就那能刺進去。 博巨物,天時地利人和,很重要,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觀眾的來回走動和宣化。驚到魚了,它不靠岸的。 2、千萬別讓前面拿抄網(wǎng)的人擋住了你的視線。 3、魚上岸后,取鉤一定要注意安全,容易鉤著自己,尾部容易傷人(親眼見鱘魚一尾巴把取鉤的雙腿閃浮空,把別人蘭德酷路澤車門撞憋)。 針對裝備合理搭配,少花冤枉錢 我們只要入坑的朋友基本裝備就是。魚竿,魚護,炮臺,釣箱(椅),竿包,票盒,線組盒,子線盒,拉餌盤,傘,抄網(wǎng),等等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就把一些花冤枉錢的地方說說 1、魚竿與竿包、竿包我是不用了,因為淘汰幾個了,原因是桿身長度過長,更新后桿包不夠長一換再換,現(xiàn)在直接用桶裝了。在此建議買桿包買長的或不用桿包用裝漁具的桶,一次到位避免浪費。 2、魚竿與(炮臺)架竿、架竿建議買稍微長點的寧可嫌長了縮短點用,避免以后有長桿子了架不住又得花錢買長架竿。 3、 釣箱與(炮臺)架竿、選擇架竿的時候一定要架竿的尾部直徑和釣箱孔的直徑配套,一般架竿尾部細和釣箱孔不配套導致架竿不穩(wěn),迎風左右晃動雖然有辦法解決, 但是留心選配套何樂而不呢?如果要架兩根桿子用到雙架竿的話,架竿,雙炮臺,釣箱,三方一定要尺寸認真比對,不然會出現(xiàn)沖突導致重新買架竿的錯誤。 4、漂與漂盒、漂盒盡量買最長的,買短了很多票放不進去的哦。 5、子線盒與子線、建議買45厘米以上長度的,平時也許沒覺得好處也用不到那長的子線幫的鉤。在競技比賽的時候限制桿子主線長度,子線比原基礎長20厘米鉛皮上調20厘米釣行程搶魚很實用的。 6、魚護與擋針、魚護稍微選大點的(40厘米直徑左右)。魚護一定要選金屬邊框的,我開始沒注意結果邊框折了,128一個的擋針打窩了。 好多人爭議釣箱好,還是吊椅好,其實這沒有什么好爭議的,都好,就地形資源選擇,吊椅舒服,不容易疲勞,但是功能沒釣箱全面,而且靠背在中大魚后會礙事。釣 箱可以載魚或載物,但是有地形約束,不過一把小鍬幾分鐘就解決了,歸納下來,釣箱優(yōu)勢多,不過在山石地區(qū)鍬不能挖釣箱就不好說了。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環(huán)境 選擇,至于攜帶方面,釣箱釣椅都是一樣。
|
|
來自: zhangshengli86 > 《鉤、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