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張惠妹味道的《卡門》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4月9-10日,從馬爾貝拉到龍達,晴。 上海悶騷,對不起,是悶。 “絲綢之路”玉文化巡展開始以后比較忙碌, 我們一行人也進行了休整, 然后再次出發(fā)。 西班牙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 高收入,高福利。 再加上全國幾乎處處是度假勝地, 所以看上去老百姓活的特愜意。 喜歡到西班牙旅行的朋友, 一定對馬拉加、馬爾貝拉、龍達, 這三個地方印象很深。 這三個世界著名的度假勝地, 都屬于一個地區(qū), 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 西班牙最南的歷史地理區(qū), 南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 面積8萬7268平方公里, 人口685萬。 也是西班牙南部非常富饒的自治區(qū)。 說白了, 這地兒是有錢人聚集的地方。 這些豪華的游艇都??吭?, 馬爾貝拉(Marbella)的“太陽海岸”, 這個世界知名的頂級度假勝地, 全年氣溫在20-25度, 有320天是晴天。 在著名的巴努斯港口, 停靠著很多土豪游艇。 用郭德綱的話說, 搞不好哪艘船, 就是哪位非洲酋長四姨太的。 一個字, 這地兒奢侈的沒有上限, 美麗的沒有底線。 我們在一起討論, 有錢人的生活是不是就這樣? 有錢人的世界我不了解。 不過這些船讓我想起一個人。 1952年,法國攝影大師, 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為一代藝術巨匠, 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Pablo Picasso) 也就是我熱愛的畢老爺。 拍攝了上面這張幽默傳神的照片。 我們坐高鐵, 從馬德里到馬拉加(Málaga) 慕名拜訪畢老爺的美術館。 藝術館看到中國的玉雕藝術家到訪, 還是很客氣的,直接四個字: “禁止拍照”。 誰叫畢老爺是改變藝術史的大藝術家呢。 我只能用意念和大家分享了。 為什么看見土豪游艇會想起畢老爺? 巴黎塞納河右岸的蒙馬特高地, 埃米爾?古杜廣場。 矗立著一座古建筑遺址。 承載著一段現代藝術史和眾多畫家過往的, “洗衣船”
畢老爺年輕時也落魄過, 作品沒人買, 人也窮的叮當響。 “洗衣船”不是一艘船, 而是一幢形狀奇特,破破爛爛的木板樓。 之所以出名, 是因為很多畫家、詩人、作家、音樂家等, 擁擠著住在里面。 (洗衣船遺址) 畢老爺的房間總共不到20平方米, 里屋僅能放下一張床,外間稍大, 畢加索用來作畫室。 室內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 畢加索用一只大煤油燈照明。
夜里作畫時, 他再點上一支蠟燭, 沿著畫的四邊移動, 借燭光察看畫的細節(jié)。 “洗衣船”這段畢老爺的“黑歷史”, 卻是他非常重要的經歷。 也絕對是一段勵志故事。
這讓我不由的想起, 自己最初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開辦工作室, 也經歷了外面下大雨, 里面下小雨的工棚, 也經歷了和師兄弟擠在跑水漏電的破屋, 艱苦奮斗的日子。 有很多人說歷史選擇了畢加索, 我說是畢加索自己選擇了自己。 痛苦是一位良師, 就看你自己有沒有好好學習了。 聊完畢老爺,得聊聊斗牛士了。 龍達小鎮(zhèn)(longda) 斗牛士的故鄉(xiāng)。
現場看了斗牛士表演, 確實血腥, 難怪現在很多人抵制這項古老的運動。 如果一頭斗牛擊敗或殺死了斗牛士, 那么這頭牛就會被宰掉, 做成標本。 我覺的有點不公平, 但誰讓嗜血和戰(zhàn)斗是人類的本能呢。 我拍這些留著紅血的斗牛, 謹以此獻給在中國股市摸爬滾打的朋友們, 祝?!芭J小碧焯煊?! 從馬拉加到龍達, 是西班牙美好的象征。 也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熱鬧與孤寂并存, 美麗與破敗共生。 看完斗牛士比賽, 現場也是垃圾遍地啊。 歪果仁也不用五十步笑百步。 畢老爺和斗牛士就聊到這啦, 至于那些擁有土豪游艇的人算不算富人的問題, 我再講個故事, 相傳畢加索有個朋友,很想要他一幅畫。 但彼時畢老爺的畫已經很貴, 朋友有些為難。 結果畢加索送給這位朋友一幅畫, 而這位朋友沒有白拿, 送給他一箱手榴彈做回禮。 畢加索很高興。 我覺的畢老爺才是富人。 你們覺著呢。 世界很小,藝術很大 |
|
來自: 昵稱3235990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