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媽“籬中人 ”總結(jié)自陳恩黎作者的講座 陳恩黎,《孩子,讓我陪你一起成長》的作者 陳恩黎簡介:1991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浙江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3年入上海師范大學攻讀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梅子涵、方衛(wèi)平。 自我介紹: 今天我是以三種身份來做講座的,首先我是一個母親,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10年的養(yǎng)育,我有很多的經(jīng)驗教訓跟大家分享。雖然孩子目前已經(jīng)識字,但我依然堅持每天的親子共讀,和孩子共享這段快樂的光陰,共享故事,培養(yǎng)融洽的親子關系。我相信這種親子關系,可以讓我面臨將來的更大的挑戰(zhàn):青春期的叛逆,環(huán)境、媒體的不良影響等。 其次我是一名教育者,我經(jīng)常帶領我的學生到各個小學實習,目前的中國教育尤其是小學的教育現(xiàn)狀讓人擔憂。中國的文化載體是功利的,學校教育也是功利的,從校長到老師都面臨巨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最終都轉(zhuǎn)化到我們的孩子身上,況且老師的素質(zhì)也很讓人不滿意,他們很難為孩子構(gòu)建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而我們的家庭就是要緩解這種功利的教育帶給孩子的巨大壓力,而這種壓力最終都轉(zhuǎn)化到我們的孩子身上,況且老師的素質(zhì)也很讓人不滿意,他們很難為孩子構(gòu)建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而我們的家庭就是要緩解這種功利的教育帶給孩子的巨大壓力。 再者,我是一名兒童文學的研究者。每一個階段都有適合孩子的讀物,而我們國家的兒童文學發(fā)展有著一大段的空白,即使是國內(nèi)的一流原創(chuàng)也難于躋身世界一流。 幻燈片: 閱讀定律: 1 人類是好逸樂的(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讀書是痛苦的,比如:頭懸梁,錐刺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應該培養(yǎng)閱讀情趣,提倡快樂地閱讀,培養(yǎng)終身讀者。比如朱自強教授編的小學語文《快樂讀本》) 2 閱讀是累進的技能(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慢慢提高的,不能操之過急,目前家長所做的都會給孩子留下印象。大人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累積的,包括辨別能力,欣賞能力) 舉例圖書: 一、 米菲系列(幻燈片若干) 請大家注意繪畫的細節(jié)(不同人物嘴巴不一樣,眼淚的畫法等),這些細節(jié)往往被大人忽略,但都逃不出孩子的眼睛。這套書的特點: 1 畫面中的形象是平面的 (嬰兒無法形成立體感,因此立體幾何要到高中才學習) 2 背景色調(diào)單一,非常清晰 3 粗黑的輪廓線使人物形象在背景中凸現(xiàn)出來(幫助孩子認識形象) 4 細節(jié)沒有重疊的部分,不會引起嬰兒的疑惑 提示:為孩子選書要注意挑選以素雅的色彩為背景,有利于刺激孩子的視覺,而不是紛繁色彩的。 二、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幻燈片若干)
1 鉛筆素描呈現(xiàn)出藝術的本真之美 2 動物的臉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非常生動 3 巧妙地在重復敘述中不斷推進故事發(fā)展 4 結(jié)尾的畫面使整個故事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5 畫面邊框設計加強了一種舞臺效果
三、彼得兔的故事(幻燈片若干) 這套書的特點: 1 書的開本正好與孩子的手大小相當,使孩子在翻閱的時候有一種身份的認同感 2 系列故事中角色豐富但固定,使孩子的閱讀有一種秩序感和安全感 3 在溫馨的總體基調(diào)中加入了冒險有趣的情節(jié),甚至有時還有一些小小的狡猾,避免了一種沉悶的感覺 4 作者繪畫細膩,各種形象富有質(zhì)感 本人觀點:這套書只有巴掌大小,而畫面就更小,對于4歲之前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小圖上,也就是說不太感興趣。建議可以收藏。 四、 小象巴貝爾的故事 幻燈片(主畫面:小象的媽媽被獵人射殺,小象的淚水象珠子滾落一串;細節(jié):鳥嚇飛了,猴子也躲起來了) 講解:這副畫涉及到了死亡,展示了生活中真實的一面,但是這種真實是有限度的,畫面中沒有血腥。 幻燈片(小象剛來到城市,和小象巴貝爾離開城市) 講解:采用西方的透視畫法,使人們的視線集中在不同地方。 幻燈片(巴貝爾開車去兜風) 講解:在一幅畫中,畫出了法國鄉(xiāng)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近處的農(nóng)舍、羊,草叢中的蝸牛,河面上的垂釣者,船;橋及橋上的火車,遠處的教堂,天空中的飛機和熱氣球。不知道我們中國的畫家會不會在一幅給孩子看的畫上傾注這么多的信心和精力? 幻燈片(巴貝爾和老婦人一起做健身操和洗澡) 講解:這是一種進入文明的行程 幻燈片(老婦人給巴貝爾錢包讓他自己買衣服) 講解:這幅畫表現(xiàn)了老婦人對巴貝爾的寵愛。很多童話中,母親都過早的死去,也是孩子冒險的開始,其實這是表現(xiàn)出了孩子與母親分離出的焦慮,而老婦人的出現(xiàn)就代表了教母的身份,這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一種回歸感。 幻燈片(老國王吃了壞蘑菇,身體變綠了) 講解:文字很簡單,而畫面承擔了敘事功能,展示了文字沒有表達出的內(nèi)容。 幻燈片(巴貝爾和表妹結(jié)婚) 講解:性心理的成熟代表了個體真正的成熟。 這本書的特點: 1 回應了個體成長的每一種心理體驗 2 以故事的形式延續(xù)、擴展了孩子無法表達的一種生活欲望 3 畫面細節(jié)的刻畫也有開闊視野的作用 4 始終忠于讀者,與孩子保持平等,沒有絲毫的訓誡 本人觀點:這次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和另一本《巴貝爾和他的孩子們》,不是特別讓人滿意,首先大象的顏色看上去臟臟的,有點象紙被書浸過,反面看到的樣子,一塊一塊的,不知道原著是否這樣?而且有很多畫面都被刪節(jié)了,因為光讀英文的話,根本讀不通,不連貫。 五、我學會,我成長(幻燈片若干) 故事內(nèi)容簡介(一只青蛙看見鳥會飛,就想學飛;看見兔子會看書,就想學認字;可最終什么都沒學會,當他很沮喪的時候,兔子告訴他:你是青蛙,你會跳啊。本人沒看過這本書,詳細內(nèi)容記不得了。)通過這本書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書中有一只鳥死了,大家把他埋了,回來的時候大家都垂頭喪氣,突然青蛙說:能活著多好啊。于是大家又高興的一起玩了。)作者以平靜的心態(tài)簡單的表達,告訴孩子死亡的意義。希望家長不要回避這個問題,敢于面對。 這本書也有邊框設計,增加了舞臺效果,用距離感,讓孩子有安全感。 六、雅諾什《我說你是一頭熊》 很多家長反映這套書看不懂。這套書在西方賣的很好,可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其實這套書,是從孩子的視角關注成人世界。家應該是一個溫暖的,可以讓我們放松的地方,不論我們在外面有多么辛苦,多么勞累,經(jīng)過在家的休整,都會再次精神抖擻迎接外面的風風雨雨。 這套書的特點: 1 故事建立在兒童和成人的雙向支點上 2 畫面第二空間的開拓使故事增添了許多樂趣和回味 本人觀點:這套書除了《雨汽車》比較受男孩的喜愛外,其它的幾本更適合成人閱讀。作者將人生的哲理賦予看似簡單的故事中,表現(xiàn)了非凡的功力。比如《走,讓我們尋寶去》,孩子讀這本書也許是單純的享受冒險樂趣,對成人來說,它也代表了人年輕時候的異想天開,旺盛的精力和冒險的精神,但最終都要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也才懂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七、《愛心樹》、《爺爺一定有辦法》 這兩本書都很好的開拓了第二空間,使主題故事有很好的延展。 八、《野獸國》、《瑪?shù)铝障盗小?/p> 國內(nèi)目前沒有引進,圖片資料不全,不能詳細地講評。如果將來國內(nèi)有出版,請大家不要錯過。 Picture book (圖畫書)定義:畫面不僅用來解釋文字,它還承擔了不可或缺地敘述功能。圖畫書中地話和文字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相乘。即畫和文字相互呼應補充構(gòu)建了一個更為豐富的文本世界。 圖畫書的種類: 1 歌謠(鵝媽媽歌謠 Mother goose) 2 字母書(Alphabet)a 3 玩具書 4 概念書 5 數(shù)字書 6 無字書 7 易讀書 8 圖畫故事書 家長挑選圖畫書的要點: 1 畫面是否準確的回應了故事的內(nèi)容 2 畫面是否延展和補充了故事的情節(jié)和情感基調(diào) 3 畫面是否強化了角色的性格 4 情節(jié)是否吸引孩子 5 主題是否有價值 親子共讀時注意: 1了解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2 不要強迫孩子閱讀和/或聽故事 3 固定的時間段(本人觀點:不一定,只要孩子在看書,就可以一起看) 4 安靜的環(huán)境 5 最好采用一對一的方式(人多嘴雜,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孩子會跟你交流內(nèi)心的想法) 6 孩子是共讀活動的參與者(注意孩子的反應,允許孩子打斷你的朗讀,積極回應孩子的提問) 7 享受共讀的時光(本人觀點: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他讓你抱在懷里,聞他的體香,感受他對你的依戀的時間是稍縱即逝的。家長們請珍惜。) 有一些書是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的: 1 《詹姆斯和大仙桃》(達爾系列) 2 《夏洛的網(wǎng)》 3 《獅子、妖婆和大衣柜》 講課結(jié)束。 媽媽提問: 1 《鼠小弟和鼠小妹》怎么給孩子講?沒法講? 答:沒法講就讓孩子自己看。 本人的經(jīng)驗:剛開始看,孩子并不感興趣,一臉的疑惑,我告訴他這是鼠小弟的想象。然后多看幾次就接受了,但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這叫想象。 2 無字書里的老鼠多惡心啊,怎么講? 答:老鼠在孩子的想象里是一個可愛的形象,家長不能有偏見,以自己的喜好影響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