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是古典詩詞中的???,時不時就出現(xiàn)在遷客騷人感時傷懷的詞句中。不過在這些詩詞中出現(xiàn)的楊花可不是楊樹的花,而是指的柳絮。 《辭源》對楊花一詞的解釋如下:楊花:“柳絮”。北周庾信庾子山集 一《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詩·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泵珎鳎簵盍?,蒲柳也。 可見,古典詩詞中的楊花指的是柳絮,寫楊花就是在詠柳。所謂柳者,留也,這些詩詞大多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 筍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歸, 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 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 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踏莎行·小徑紅稀 (宋)晏殊 小徑紅稀, 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 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 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 斜陽卻照深深院。 清平樂·春晚 (宋)王安國 留春不住, 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 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 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 春風自在楊花。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 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 思量卻是, 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 困酣嬌眼, 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 尋郎去處, 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 恨西園, 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 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塵土, 一分流水。 細看來, 不是楊花, 點點是離人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