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卻可能有著某種內在的聯(lián)系,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周圍的每一個人。這一現(xiàn)象,很早以前,我就從有關書中讀到,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最近,在翻閱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洛的著作時,發(fā)現(xiàn)有一個費斯汀格法則,也同樣講到這種現(xiàn)象,且十分有趣。 ——丁丁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法則,即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表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時,不小心將手表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表,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后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表打濕??ㄋ苟≌f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里,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fā)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都是由于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chǎn)生后,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表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隨后的一切就不會發(fā)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tài)與行為決定剩余的90%。 這都是一個心態(tài)問題。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了解并能熟練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處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不詳,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可聯(lián)系刪除 延伸閱讀: 1、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tǒng)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jīng)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tài)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經(jīng)系統(tǒng)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現(xiàn)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里,由于它對不良環(huán)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里,慢慢地加溫,青蛙并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jīng)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青蛙現(xiàn)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3、鱷魚法則: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只腳。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幸。 4、鲇魚效應: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發(fā)現(xiàn),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鲇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原來鲇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后,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游,這對于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fā)現(xiàn)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5、羊群效應:頭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著往哪里走。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xiàn)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則:兩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于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湊到一起。幾經(jīng)折騰,兩只刺猬終于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手表定律在企業(yè)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fā),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yè)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8、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xiàn)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9、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jīng)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shù),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tǒng)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jīng)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yè)經(jīng)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shù);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yè)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占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yè)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10、木桶理論: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