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詞鑒賞】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擴春 2016-04-10

 

當(dāng)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靜謐自然 空雨 - 色即是空

花中丞相-芍藥


芍藥,別名將離、離草、花中丞相,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xiàn)已被尊為七夕節(jié)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藥在紅樓夢中是一種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藥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

芍藥花自古也有一個別號,叫做“將離”,有相互愛慕、依依不舍的寓意。將離的意思還在于芍藥開花的節(jié)令,恰在送別春天的時候,這便有對春天的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意。正因為芍藥開放于牡丹之后、春天之末,所以,文人們又給了芍藥一個雅號:“殿春”。

傳說中牡丹芍藥都不是凡花種,是某年人間瘟疫,玉女或者花神為救世人盜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間。結(jié)果一些變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變成草本的芍藥,至今芍藥還帶著個“藥”字。牡丹、芍藥的花葉根莖確實可以入藥,牡丹的丹皮是頂有名的,白芍更是滋陰補血的上品。

芍藥

唐-王貞白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tài)風(fēng)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注: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zhàn)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diào)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芍藥

唐-潘咸


閑來竹亭賞,賞極蕊珠宮。

葉已盡馀翠,花才半展紅。

媚欺桃李色,香奪綺羅風(fēng)。

每到春殘日,芳華處處同。


注:潘咸(一作成、誠)與喻鳧同時,集一卷。今存詩五首。


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

唐-錢起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注:錢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七年(748年)進士。唐代詩人。


芍藥(元和中知制誥寓直禁中作)

唐-韓愈


浩態(tài)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

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注: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xí)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感芍藥花,寄正一上人

唐-白居易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注: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戲題階前芍藥

唐-柳宗元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馀春。

孤賞白日暮,暄風(fēng)動搖頻。

夜窗藹芳?xì)猓呐P知相親。

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


注: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xué)家、儒學(xué)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xùn)|集》。因為他是河?xùn)|人,人稱柳河?xùn)|,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lǐng)導(dǎo)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官舍迎內(nèi)子有庭花開

唐-盧儲


芍藥斬新栽,當(dāng)庭數(shù)朵開。

東風(fēng)與拘束,留待細(xì)君來。


注:盧儲,江淮一帶人氏(李傳璽作合肥人)。字號及生卒年不詳。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庚子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九人??脊伲禾I偾淅罱?。試題為《早春殘雪詩》、《何論》。


芍藥

唐-王建


芍藥丁香手里栽,臨行一日繞千回。

外人應(yīng)怪難辭別,總是山中自取來。


注:王建(約767~約831后),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xiāng)間。20歲左右,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xué),并開始寫樂府詩。貞元十三年(797),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zhàn)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別楊校書》)后,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xiāng)間,過著“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發(fā)初為吏”(《初到昭應(yīng)呈同僚》),任昭應(yīng)縣丞。長慶元年 (821),遷太府寺丞,轉(zhuǎn)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大和初,再遷太常寺丞。約在大和三年(829),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大和五年,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賈島曾往見贈詩。此后行跡不詳。王建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題情人藥欄

唐-萬楚


斂眉語芳草,何許太無情。

正見離人別,春心相向生。


注:萬楚,唐詩人。開元年間登進士及第。沉跡下僚,后退居潁水之濱。與李頎友善。清沈德潛謂其《驄馬》詩'幾可追步老杜'(《唐詩別裁集》)?!秶慵愤x其詩三首,《全唐詩》存其詩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李頎集》卷上、《唐詩紀(jì)事》卷二0。

詠芍藥

宋-蘇軾


一聲鴣鴃畫樓東,魏紫姚黃掃地空。

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fēng)。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國北宋文豪,“三蘇”家族成員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上被公認(rèn)文學(xué)藝術(shù)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又與陸游并稱蘇陸;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其畫則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現(xiàn)存詩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

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

宋-晁補之


人間花老,天涯春去,揚州別是風(fēng)光。

紅藥萬株,佳名千種,天然浩態(tài)狂香。

尊貴御衣黃。未便教西洛,獨占花王。

困倚東風(fēng),漢宮誰敢斗新妝。


年年高會維陽。看家夸絕艷,人詫奇芳。

結(jié)蕊當(dāng)屏,聯(lián)葩就幄,紅遮綠繞華堂。

花百映交相。更秉菅觀洧,幽意難忘。

罷酒風(fēng)亭,夢魂驚恐在仙鄉(xiāng)。


注:晁補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紅芍藥

宋-王觀


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

又十年昏老。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


仔細(xì)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追朋笑傲。

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來、有酒如澠,結(jié)千秋歌笑。


注:王觀(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蘇如皋),北宋著名詞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其后,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在任時作《揚州賦》,宋神宗閱后大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一卷,遂被重用為翰林學(xué)士凈土。

玉盤盂

宋-楊萬里


旁招近侍自江都,兩歲何曾見國姝。

看盡滿欄紅芍藥,只消一朵玉盤盂。

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無。

欲比此花無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膚。


注: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diào)零陵丞。乾道,知奉新縣,擢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權(quán)吏部右侍郎官,將作少監(jiān)。淳熙間,歷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遷廣東提點刑獄。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jiān)。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fā)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

代表作品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過安仁》等。

玉盤盂,白芍藥的別名。

如夢令(和張文伯芍藥)

宋-王之道


綽約一枝紅怨。疏雨淡煙池館。

梅子欲黃時,日倚朱闌幾遍。

爭看。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注: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jié)。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diào)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jiān)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zhuǎn)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風(fēng)流子·黃鐘商芍藥

宋-吳文英


金谷已空塵。

薰風(fēng)祝攥舞低鸞翅,絳籠蜜炬,綠映龍盆。

窈窕繡窗人睡起,臨砌脈無言。

慵整墮鬟,怨時遲暮,可憐憔悴,啼雨黃昏。 


輕橈移花市,秋娘渡、飛浪濺濕行裙。

二十四橋南北,羅薦香分。

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

終待鳳池歸去,催詠紅翻。


注: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風(fēng)流子”,本唐教坊曲名?!稉]塵錄》:“周美成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為《風(fēng)流子》以寄意?!彪p調(diào),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span>


芍藥

金-姚孝錫


綠萼披風(fēng)瘦,紅苞浥露肥。

只愁春夢斷,化作彩云飛。


注:姚孝錫(1097-1179) 字仲純,號醉軒。江蘇省豐縣人。金代文學(xué)家。姚孝錫所作詩文另有意趣,著有《雞肋集》,已佚。


芍藥

宋-何應(yīng)龍


金蕊絲頭茜染成,五云樓映玉盤傾。

謝郎一入中書后,二十四橋空月明。


注:何應(yīng)龍,字子翔,號橘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泰進士,曾知漢州,與陳允平有交(《西麓詩稿·別何橘潭》詩)。著作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詩稿》一卷。一生官運頗順,其文以詩見長。

側(cè)犯·詠芍藥

宋-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

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

紅橋二十四,總是行云處。

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


金壺細(xì)葉,千朵圍歌舞。

誰念我、鬢成絲,來此共尊俎。

后日西園,綠陰無數(shù)。

寂寞劉郎,自修花譜。


注:姜夔,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tài)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這是一首吟詠芍藥風(fēng)情,描寫揚州景物的詠物詞。

  姜夔的詠物詞,不重在描摹物態(tài)的外形,而是遺其外形,重在神似,即攝取事物之神理,因而能達到一種清遠(yuǎn)空靈的境界。姜夔游歷揚州,反映在作品中可以查考的有兩次:一次是公元1176年(孝宗淳熙三年),他二十來歲,因事路過這座古城,目睹經(jīng)過戰(zhàn)火洗劫的蕭條景象,感慨萬端,于是創(chuàng)作了名篇《揚州慢》,以寄托自己的“黍離之悲”;一次是公元1202年(寧宗嘉泰二年),他重游揚州,已人到中年,時值暮春,芍藥盛開,歌舞滿城,詞人置身于名花傾國之中,頓生遲暮之感。這后一次就是《側(cè)犯·詠芍藥》的緣起。

芍藥

宋-鄭云林


與春相識亦多年,今歲春胡不到園。

一任階前無芍藥,免教蜂蝶兩爭喧。



點絳唇(芍藥)

宋-張炎


獨殿春光,此花開后無花了。

丹青人巧。不許芳心老。 


密影翻階,曾為尋詩到。

竹西好。采香歌杳。十里紅樓小。


注: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朝中措(雙頭芍藥)

宋-侯置


翻階紅藥競芬芳。著意巧成雙。

須信揚州國艷,舊時曾在昭陽。

 

盈盈背立,同心對綰,聯(lián)萼飛香。

牢貯深沈金屋,任教蝶困蜂忙。


注:侯置(?——?)字彥周,東山(今山東諸城)人。南渡居長沙,紹興中以直學(xué)士知建康。卒于孝宗時。其詞風(fēng)清婉嫻雅。有《孏窟詞》



溫馨提示 中國好詩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